明确了这两方都没有要与参与之意,这更让尹玉虎信心满满,他相信,等自己灭掉了龙天王之后,地盘就会扩大,人口也会增加,那个时候,自己的实力自然就会增强。
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一种军民一家亲的表现。尹玉虎之所以这样做,不过就是为了可以解放出更多治下的百姓,让他们帮着自己运军粮,好有更好的本钱与苏石一战。
借用苏石提供的低价粮,武装强大自己,然后对付大宋,这是一个很好的主意和计划。
过年的这段期间三个龙骑军团、三个人民军团,共六个团全部都在黑骑加强营的教导总队轮番的集训过,相比于以前,他们的战力得到了至少一倍的提升。
有了一万新的助农兵,就可以更好的调配军用辎重,以保证任何一支参战的军队都不会出现后勤问题的事情。
龙天王与西京王终要一战,辽国也好,高丽也罢,都将目光放在了这里。
为了这一战,尹玉虎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似乎是想要一战而胜,奠定优势,他调集了足足十二万的军队,民夫二十万人,对外号称四十万大军,开始于距离定城最近的宁远城集结。
可是真正被征用的人却是极少,苏石也仅仅是在治下又增调了一万助农兵,跟着便不再征召。
爷们们都要上前线打仗了,治地中留下了更多的女人和老人孩子,他们在富弼的带领下,依然是井井有条的生活着,即便是修路建房的事情也没有丝毫的耽搁。
鉴于有人在旁虎视眈眈,苏石在召集着军中将领开会的时候,就制定出了速战速决的战策。
苏石如此的沉稳,最终反倒是自己沉不住气,不得不考虑着主动发起攻击的事情。
既然外买的粮食价格如此低廉,那自己就没有必要种这么多的土地。倒不如把劳动力解放出来,让他们参军,扩充军队的人数,为接下来进入中原做好准备。
所谓的四十万大军,不过就是一个虚名而已。
龙军对于苏石自然是绝对的服从,各团长得令之后也都信誓旦旦的保证,只要苏石大手所指,他们便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现在好了,只是对付一个西京王,苏石包括他治下的龙军都是信心满满。
苏石也不会允许治下的百姓战死的太多,这就代表着信仰点的缺失,这对他而言才是最致命的。
苏石虽然有系统,可以将所需的各种物品安置在他身边的四十公里以内任何一处,但地盘扩大之后,苏石也不能保证自己随时可以四处乱走,投放辎重。
为此一战,尹玉虎还让人打听了高丽和辽国的想法。
得知终于要打仗了,龙军自然兴奋的,这代表着无数军功的出现。可比之三万助农兵、五千农兵和五百辅兵,龙军战士远没有他们那般的激动。
唯一可惜的就是这个龙天王虽然人很年轻,但却十分的沉稳。原本以为自己行刺杀之举后,他会发狂,会主动向自己发起攻击,他就可以借大同江之险据守。
交通发达的优势就此开始体现,只要是在苏石的境内,各军调动的速度之快,非是这个时代的人可以想像出来。
苏石倒要看看,接下来在自己的调动之下,十二万西京军能坚持多久,又能经得住几次战场奔波。
而一旦纠缠起来的话,便等于给了高丽军以机会,那个时候龙军很可能要面对两面夹攻的局势,这是苏石极不愿意要看到的。
要说军民齐心,就没有哪一个势力比苏石做得还好,也没有哪一支军队像是龙军这般得百姓的爱戴。
对他们而言,最终不管是哪一方胜了,对他们都不是什么坏事。尤其是高丽军,座山观虎斗之余,一旦发现大战分出了胜负,两方都极度虚弱的时候,他就会马上出兵,寻找到有利于他们的机会收复国土。
这代表着可以加入正兵的机会来了,这三万多高丽百姓,个个激动非常,巴不得现在就可以上达战争与西京军一战。
普通百姓也十分的激动,正是因为大战的开始,再一次助农兵征兵潮来临,但凡是家中有适龄男丁的,那就没有一个不报名的。
第一个出发的便是早就得到了任务的龙骑军第一团和人民军第一团所部。
在其团长冯一刀和木欢的带领之下,两个精锐团外加农兵一千、助农兵一万,共计一万三千人于夜幕之中消失不见。他们带着五十艘气垫船,于咸州城直奔西南方向而去。
这是一支秘密行进的部队,他们不仅要绕过西京王斥候的侦察,还要防止被高丽军斥候所发现。
有关这一点,之前训练的时候,就有过针对训练。外加有侦察营的相助,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