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夸张的说,耶律庆德位置重要性之大,远比耶律重元还要重要许多。无它,自己的势力主要都在中京地区,他与那里的地头蛇孙氏是儿女亲家,关系极好,可谓是荣损与共。
可是很快,这种想法就被他给否决。无它,现在的辽国正逢与龙帝国这个大敌作战的时候,那是万不能内乱的。
看着萧惠就跪在自己的面前,耶律重元有些犹豫了。
那里才是耶律庆德的根基所在,也是他真正可以依仗之地,正是因为孙氏的存在,让他极有底气,在朝堂上说话都可以比别人大声一些。
“汉人有句老话,叫做家有一老,好有一宝。我们这些老臣做事稳妥,才是稳定大辽的砥柱。可是现在,他却对我们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这样一来,只会寒了我们这些老臣之心,如此所为,怎么能够征服人心,长此以往,人人自危,臣将不臣,国将不国矣。为了大辽的长治久安,还请殿下可以振臂一呼才是。”
他首先考虑的就是对方是不是来诈自己。
别说,他一直就是这样想的。
在他看来,自己的兄长辽兴宗自然是英明神武的,不然辽国也不会在他的手中继续壮大下去。可一旦皇兄老了之后,那轮也应该轮到自己才是。
何为最佳时机呢?
耶律庆德,看其名便知晓,属于耶律皇族之人,且也深受辽兴宗的信任,不然像是守皇都外城这样的重任,那是不可能交到他的手中。
耶律重元相信,年轻气盛的耶律洪基一定不会容忍一些老臣的贪娈,而一旦他要对老臣下手的时候,那就是自己出头的机会到来之时。可却没有想到,会这么快。
耶律洪基仅仅只是表露出了对萧惠的一丝不满,这个人竟然就主动找上门来了,且还劝他自立门户。
尤其还是资历同样较深的萧惠这般的重臣,他能主动说出这些,自然是让耶律重元心中大喜。
耶律重元在上京城中实力有限,这也是为何刚才萧惠主动提起,他还会犹豫再三的另一个原因。
“那个.萧大人,此事事关重大,非是你我两人就可以决定的,还需从长计议才是呀。”耶律重元犹豫了半天,决定再试探一下对方。倘若是萧惠头脑一时发热来找了自己的话,那此事只能先做罢,毕竟这般大事,可能是会伤及到性命安全,若是一点的准备都没有,那是万万不行的。
尤其是萧惠本身的身份就很高,此时能下跪给他人,显然是诚意十足。
只是现在辽兴宗还在,只是身体不佳,不能理政而已,这个时候,你就让他露出反意,反对侄子耶律洪基上位的确是有些不恰当的。在他想来,如果这个侄子对自己还像是以前那般尊重的话,他会继续旁观下去。可是一旦侄子上位之后想要对自己露出獠牙的话,那他是绝对不会惯彻,大不了就推翻好了。
耶律重元还想再等等,萧惠怎么可能愿意答应。
外有强敌之下,内讧绝对不是一个智者的所为。
没有人不喜欢听好听话,也没有人不想被其它人所承认。
同样,正因为了耶律庆德的势力并不在上京城,辽兴宗才将他放在身边放心使用,不用担心他会出什么幺蛾子。
耶律重元没有说话,这一切落在了萧惠眼中,他就知道有门,当下便加重砝码的说道:“秦王殿下,其实不止是老臣,还有很多人是不满耶律洪基的。比如说今天与臣一起被骂的耶律吴哥等人,若是殿下需要,臣可以主动去联系他们,相信他们一定都仰慕殿下才学许久,听到有这样的事情定然都会心中高兴。哦对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其实龙帝国也是支持殿下您的。”
再说了,事关自己的巨大利益,他是一刻也不想等待下去。在度看向耶律重元的时候,他决定要加上一些的筹码,这便开口说道:“秦王殿下,此事虽是臣一人找殿下,但其实有这样想法的老臣相信有很多,只是他们还没有被耶律洪基这个小儿给找到头上,不方便出面而已。这正是那小儿的高明之处,一个个针对,慢刀子剌肉,等到其它人喊疼的时候,将为时晚矣呀。”
“臣不才,愿意成为这第一人,也愿意贡献出臣的所有力量,耶律庆德为外城守门将军,他与臣的关系极好,早年更是受过臣的恩惠,只要臣一句话,他必然是愿意听臣之言,也会归于殿下之帐下管辖的。”
“嗯。什么?”
正听得仔细的耶律重元当即就瞪大了双眼,一幅不可置信的眼神看向着萧惠。
早就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萧惠心中得意,嘴上却是一副谦逊的模样说着,“秦王殿下,实不相瞒,臣之所以有胆量来找殿下,也是先与龙帝国沟通过了的原因。”
“这一次,我们辽国插手龙帝国与已被灭国的高丽之战,说到底,是我们有些多管闲事了。也就怪不得龙始帝生怒,要与我们辽国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