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劲松不理他,反倒站起身面向木兰说道,“木旅帅,当初侦得王帐援军动向之后,何以是斥候统领王都尉亲自折返中军报信?个中详情,你且细细说来。”
郁南拱手一礼再度站直,不卑不亢道,“当时情势已经十分危急,末将安排在外围5里处的斥候回报,王帐援军共有骑兵七八千之众,正在休憩整队,随时都有可能对我军发起突袭。
末将已将情报悉数上报王都尉,并建议一边急报中军,一边集合部属向毫无防备的敌军发起突击,以便打乱敌人部署,给中军争取时间。
然而王都尉以事关重大不可擅专为由,拒绝了末将的出击建议,并坚持自行前往中军传信,还吩咐末将,没有中军回令,决不可擅自出击。”
郁南的话说到这里不得不停下,因为营帐内低低的唏嘘和惊叹此起彼伏,汇聚到一起之后已经足以掩盖她的声音。
至于郭晶飞,整张脸已经涨成了猪肝色。
汪劲松低喝一声,止住营帐内的嘈杂,随后用眼神示意郁南继续。
郁南接着说道,“上官有令,末将不得不从,但在军令之外,末将尚可尽己所能。
末将与回纥小王子土迷度相交莫逆,此次决战回纥部落亦是我大唐盟军,因此向其借兵并不违背军令。
于是末将自回纥部借得骑兵五百,汇合本部斥候骑兵三百余,合计组成八百突骑。
两刻过后,中军回令还是没来,王帐援军休整完毕开始次第前行,如此局势,已经容不得末将继续犹豫。
敌人援军距离中军大营二十里,骑兵全速奔驰一刻即到,末将不敢再等,请土迷度所部回纥骑兵自西南方向先行突击以引走敌之后队,末将随后亲率本部骑兵直击敌之中军。
幸得众将士上下一心拼死用命,王帐军主将遇袭之后惊慌失措,抛下前军自行溃逃。
末将领兵追下去三十里,侦得王帐军已悉数撤离。
本部斥候折损三十五人,末将同僚元旅帅重伤,因此由末将代为呈报。”
木兰率兵以一敌十,将敌人援军化解于无形,如此壮举自然引得大帐内的军官们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汪劲松又是一声低喝,让大帐恢复静音,接着转过身朝向对面端坐的侯天莱。
“王副总管,据说王都尉与你系出同族,你是他不出五服的族叔,不知是否属实?”
侯天莱面不改色地回答,“确是如此,那又如何?我王家乃是世家大族,出仕为官从军为将者不知凡几,这也正是我等为国尽忠的本分。”
汪劲松轻笑一声道,“既然世代为将,当知军令如山。王都尉身为大军斥候统领,大战在即竟然临阵脱逃,王副总管执掌军令纲纪,不知对此有何说法?”
郭晶飞一听这话脸都白了,跳起来喊道,“我没有,我没有,我是回来报信的。”
侯天莱一不留神没能制止自家侄子发癫,汪劲松得理不饶人继续质问。
“我且不理会你不敬上官的罪过,我只问你,究竟是什么事关机密的情报,需要你这个斥候都尉自己往回跑?就算真的需要你亲力亲为,信送到了又为何滞留中军迁延不回?
你的下属呢?你的士卒呢?都不管了?”
汪劲松一通输出心清气爽,转身回到自己的马扎大马金刀地坐下,似笑非笑地盯着面色难看的侯天莱。
最后依旧是弥勒佛一样的江汇武发话,终结了这场嘴皮官司。
“木旅帅且退,是否出兵追敌需从长计议,你的功劳自有后话。”
王威喊“咔!”,长达5分钟之久的长镜头至此结束。
显然一条过实属妄想,不过第一次拍摄的完成度已经超越了陈一鸣的期待值。
老戏骨终究是老戏骨,汪劲松与侯天莱很好的拿捏住了各自的人物特质,同时也hold住了整场戏暗藏的对抗张力。
哪怕是只有一句台词的江汇武,微表情和微动作同样没有对付,始终跟着剧情逻辑在走,而且非常到位。
相对而言,从车墩影视基地拉来的军官群演,表演质感就多少差了一层。
至于郁南,只能说中规中矩没有被压戏,但是绝对谈不上出类拔萃。
其实她作为女主角,与配角平齐已经算是被压了,她自己自然也是心知肚明。
大家的表现都还行,于是客串的郭晶飞就成了倒霉的吊车尾,尽管他落后的距离并不大。
一个是人设本身就不讨喜,另一个是在整体内敛的氛围下,他是唯一一个外放式表演的人物。
演得好就是鹤立鸡群,演得不好则是滥竽充数,突出一个天上地下二象性。
人还在外面,二合一,一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