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99章 一场友好的交流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冯正明带女儿一起来的好处很快体现出来。

有小女孩在场,无论是冯正明,还是酒楼里的李老师傅和掌勺大师傅都会相对轻松。

大家坐在一起,就仿佛是在拉家常一样的聊着。

看似实际上是聊着每道菜的具体改进意见。

可是冯正明不会有那种说教的意思,李老师傅和酒楼的掌勺大师傅也都表现比较轻松。

谈论起一些菜的起源,李老师傅还会专门说点小故事,作为一种小小调剂。

这种情况下,大家都会觉得更加的舒服和自然。

“其实,很多的本帮菜都是外地传进来的菜,又经过了本帮菜曾经的厨师们加以改进出来的。”

李老师傅指着面前的扣三丝。

“这道扣三丝,最早也不是本帮菜的,要说最早流传于什么地方,可能谁也说不清楚,总之无论是淮扬菜、苏帮、杭帮,包括是徽菜里,都有过这道菜的。

但真正让这道菜出彩的,还是曾经的一位本帮菜大师,他专门对这道菜做了一些改进。”

冯暖悠坐在爸爸怀里,像是个乖乖听故事的小姑娘,眼前这个老爷爷的故事让她充满了好奇。

李老师傅眼见坐在冯正明怀里女儿,显得是那样乖巧喜欢听故事。

自然出于老人对孩子的喜爱,李老师傅也说的更加高兴。

“本帮菜那位大厨,对这道菜的改进,首先就是刀功上的改进,从之前的豆芽丝,给直接升级到了本帮菜扣三丝的这种牛毛丝。”

冯暖悠扭头看向爸爸:“豆芽,丝,是,什么,样呀?”

冯正明微笑给女儿解释:“豆芽丝呢,就是和豆芽一样粗的,你想想爸爸是不是给你炒过银芽吃?”

冯暖悠歪着小脑袋很认真地进行了一番思考。

很快小姑娘想到了:“哦哦,豆芽,粗粗,比,这个,粗。”

李老师傅微微一笑,继续往下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本帮菜那位大厨,把过去比较矮粗的扣三丝,改进成了这种修长的形状。

这样可以让客人吃到最后,上这道扣三丝的时候,不会觉得这道菜很多。

也就不会让这道菜会被剩下,而是可以成为最后清口的小菜被吃完。”

冯正明微笑:“李师叔说的真好,本帮菜昔日的大师们也都是博采各家之长,才有了如今的本帮菜。”

李老师傅:“是啊,本帮菜受到太多不同菜系的影响,像是甜受到苏帮菜的影响,制汤的方面,也有淮扬菜和鲁菜的影响。

当然还有我们本帮菜中的干烧、红扒等技法,也都算是受到鲁菜影响。

更重要的是一些,像是炸猪排、红酒烩烧的菜式,还受到一些西餐影响。”

冯正明:“这正是沪城这座城市的特色,包容万象,海纳百川。”

说了这话后,冯正明紧接着便笑着话锋一转。

“只可惜,现在的沪城不再有昔日的那份气度。”

听到冯正明这话,李老师傅和在场的酒楼掌勺大师傅都有些尴尬。

两人都是沪城本地人,尤其是掌勺大师傅更是出生在沪城。

所以他还是很清楚沪城一些本地人不该有的对外地人的歧视。

可以说很多时候,因为这份歧视心态的存在,也才会导致沪城在很多方面被动。

就好像是,明明沪城如今餐饮大部分是依靠外地菜系。

可本帮菜的厨师们,还会想要保留自己高人一等的姿态。

这又怎么会让外地来的厨师们甘愿让你高一头?

尤其像是冯正明这样,他是正儿八经凭本事拿下的全国烹饪大赛的状元,你本帮菜的厨师谁有资格压着他一头?

何况他在沪城开的四家分店,还有那家老洋房餐厅,可以说都是非常受欢迎。

更是已经把高、中、低,三档的餐厅都给很好的占据住了。

这种时候,本帮菜厨师协会那边还想要压着他。

冯正明压根不用去理会你们本帮菜厨师协会。

甚至他连沪城厨师协会都可以直接跳过。

所以李老师傅出面,主动邀请冯正明来谈,是先放低姿态进行示好。

冯正明也同样是给了面子,而且他今天一个人带女儿过来。

在李老师傅的面前摆出了晚辈的姿态。

这么一来,也让李老师傅面子上过得去。

一场畅谈后,双方都算是比较稳妥的解决了问题。

冯正明给出不少改进的建议,尤其是在一些菜品的具体设计上,冯正明给出的建议,确实让李老师傅心里也不得不佩服。

佩服冯正明的大胆,因为有些设计,可能是之前连他也不曾想到的。

而冯正明在这些独特菜品的设计上,又是最大程度保留了一些本帮菜的特色。

看似以甜为主,可又不会让整体味道过于偏甜。

可以说具有一种颠覆性的设计。

而且冯正明还给了建议,让酒楼可以尝试借鉴一些日餐里的设计。

“茶泡饭,这个现在往往会被人觉得是日料,可实际上我们传统中餐里很早就有日料,而且是在红楼梦书里就有明确的记录。

所以其实这方面我们也可以重新做起来,把本帮菜的一些小菜,像是八宝辣酱和茶泡饭结合。

设计成一种精致的小食,作为一种给客人的独特体验。”

说完了一些理论上的东西,冯正明又和李老师傅一起跟着掌勺大师傅来到后厨。

在后厨里,冯正明也亲自用后厨现成的原料,设计了几道有些特别的菜。

比如用面包片切成小丁,之后包裹在虾胶的外面进行油炸。

就如同是沪城特色的炸猪排,最后也是蘸上一些中西式的酱吃。

冯正明做出来,给李老师傅和后厨所有厨师一起尝尝。

大家也都不禁觉得,冯正明这个独特设计,还真就很符合沪城人口味的偏好。

油炸物的香味,看似清淡简单的内馅,又是有海虾,还有面包,再加上番茄酱或者是西式白酱,这就很符合沪城一些人的喜好。

当然,这个菜也很受孩子的喜欢,冯暖悠就吃了不少几个。

冯正明不拘泥于菜系,不拘泥中西餐的做菜方式,确实也让后厨不少人大开眼界。

甚至大家还看到,冯正明用大量的黄油,以西餐的手法做了几道中式菜肴。

主打一个多元素的结合,但味道上又真的很符合国内人口味。

李老师傅品尝完冯正明的几道菜,也是不禁感叹他的利害之处。

“正明你这调味的手法,还真的是太独特了,其实很多中西烹饪菜式的组合,不是我们想不到,而是很多时候大家会忽略味道。

就是可能很多厨师单纯只是把中餐和西餐的一些东西强行组合,但却忽略了味道上的问题。

导致了看起来很高级,但是吃起来的味道反倒是不那么好。”

这其实是很多厨师都会犯的错误。

那就是追求的东西往往流于表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