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1章 先请示  红楼:我是贾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贾琏想要坐起,腰间有点酸涩,昨日太过狂放。需引以为戒,今日起,戒色。

“还是晴雯最疼老爷。”贾琏夸了一句,晴雯掩嘴笑道:“回头老爷可不好太偏心。”

贾琏这才知道搞错了,哼哼,今天一定要吃点好的补补。

这才说两句话,司琪挑帘子进来了,昨夜过于没羞没臊了,这会想起来不禁脸发烫。

“怎么就你们在,其他人呢?”贾琏下了床,由两人伺候着更衣梳洗。

“薛姨妈和薛家哥哥来了,二太太拉着三姐姨娘在陪客。”司琪解释了一句,贾琏嗯了一声:“袭人呢?”

“没起来呢?昨晚上累着了。”司琪还调侃一句。

贾琏的脑海里浮现昨夜的场景,袭人担心姨娘位子不保么?

袭人肯定是着急了,三姐腰力出色,回头还是省点力气的好。

出了院子到正房处,薛蟠正在院子内转圈,似乎很着急的样子,贾琏来了都没注意到。

“干啥呢?在我这拉磨呢?”贾琏笑着打趣,薛蟠赶紧上前见礼:“二哥,你要去两江?”

贾琏倒是一点都不吃惊薛蟠知道这个,朝中哪有秘密可言啊?孙化贞中风这么大的事情,魏达正好来到广州等着。

“我去哪,那是陛下决定的事情。”贾琏并没有告诉薛蟠真话,机事不密则害己的道理,贾琏还是很清楚的。

“那魏达都来广州等了这些日子,难道没旨意?”薛蟠变得不好忽悠了,还敢追问。

贾琏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不说话,薛蟠瞬间明白,抬手抽自己的嘴:“多嘴,该打。”

贾琏这才岔开话题,问他:“当初薛家在金陵,主营都有哪些买卖?”

薛蟠不敢多想,立刻作答:“薛家靠着皇商的身份,做南北的买卖,运河各处钞关不会刁难。薛家虽然发家在金陵,但很多买卖都有跟脚了,也插不上手。薛家的老底子是给军方提供粮草起家的,其中以大豆买卖和布买卖占的份额为主。后来靠着江宁织造的关系,进入了生丝行业。家父在的时候,好几次想去扬州做食盐的买卖都没能做成。后来林家姑父做了盐道御史,家父已经不在,我也没去惦记这行。给宫里办采买其实不挣钱,内务府那些人两头吃贪的厉害,薛家要的就是个皇商的名义。”

贾琏站着听的很仔细,薛蟠继续:“后来我出了事情,江南那边的买卖基本都停了。如今在广州再起炉灶,这几年把生丝买卖又捡起来了,还有就是瓷器茶叶的买卖也有了起色。真正挣钱的,还是码头上的仓库,还有给人跑交易手续,这倒是个没本钱的买卖,只是怕人说闲话,偶尔为之。”

薛家的生意肯定是很杂的,薛蟠说出来的都是赚钱的大头。

“贾家在辽东的地里产出,没有找你帮忙处理?”贾琏想起这个来便问了一句。

“赖大管家的勾当,哪轮的到我伸手。”薛蟠阴阳的很明显,贾琏听了忍不住笑了笑,不再废话,抬脚往里走。

贾家在辽东的土地,经贾琏的关系扩张了一次,如今到底多少地,贾琏也不知道。如果每年的收入还是没增加多少,离离死期不远了。

这次回京述职,问问王熙凤吧。看她怎么说。就怕这女人因为卷烟的买卖太挣钱,看不上辽东的土地收入了。

贾琏进正堂,薛姨妈赶紧起身,拉着身边一个少女一起见礼。介绍之后,贾琏才知道这是宝琴。

对她贾琏没啥想法,家里已经够多了,都有点招呼不过来了。客气的点点头,寒暄两句之后,宝琴便告退了,袭人陪着下去了。

嗯,这才是大家闺秀该有的做派。估计要不是薛姨妈作祟,宝琴都不会来见贾琏这个外男。

相比之下,妙玉这种方外之人,倒是能见贾琏的。

“老爷起来饿了吧,正好哥哥来了,陪老爷喝两杯。”宝钗上前说话,贾琏自无不可。

薛姨妈自然也告辞离开,去寻宝琴一起。留下薛蟠与宝钗,莺儿指挥几个丫鬟,张罗着伺候用饭。

“正好我带了二十年的女儿红过来,开一坛喝了。”薛蟠也挺高兴,要陪贾琏喝酒。

二人边吃喝边闲话,说起近期广州城内的事情。薛蟠表示英国的商人,对于茶叶的份额需求,似乎有所增加。最近还听说了,有松江府来的商人,悄悄的接触英国商人,不知道在搞什么名堂。

“对了,沙逊派了个人到广州来,以东印度公司代表的名义,要求租一个岛,就在澳门附近。我舅舅那边以前就没答应他,如今他找布政司那边关说,布政司那边不敢做主给推脱了,回头怕是要向二哥提此事的。”薛蟠突然爆了个猛料,贾琏下意识的停了筷子。

“如今这边不让贩大烟了,他的买卖受损失不小,自然不肯干休。你消息灵通,注意打听一下,看看谁胆子够大,掺和进大烟的买卖里头。”只有利润足够,杀头的买卖有的是人去做。鸦片的事情,松懈不得,稍稍放松一点,就会有人铤而走险。贾琏自然是不会懈怠的。

“小弟记住了,回去就让人去打听。”薛蟠满口答应。

贾琏心里暗想,东印度公司的代表,难道是马尔嘎尼这一家族的人?

说休息三日,就休息三日,贾琏正式开衙之日,下面的各属官员纷纷排队拜见。

贾琏第一个见的是广东布政司,跟他聊了一会近期的事务后,布政司果然说起东印度公司的代表提出要租一个岛的事情。

“那个英夷说的岛,卑职派人去查看过了,不查不知道,查了吓一跳,他们已经不请自来,在岛上的海湾里停靠了不少船只。只因涉及到外藩,卑职不敢专擅,只好给京城去了公文,让鸿胪寺先去与维恩公使交涉。您猜怎么着,那公使说了,东印度公司为私人企业,他也管不到。非但不管,还提出在广州设领事馆。卑职只好等制台回来再做计较。”

贾琏听了也不打算立刻动粗,交代道:“派人去通知那些私自停泊的英国商船,让他们赶紧滚蛋,否则武力驱逐。”

布政使连忙点头道:“卑职也是这么想的,先礼后兵,免得有人说我等破坏友邦关系的闲话。”

贾琏点点头:“处置的还算妥当!”话是这么说,心里默默的给这个下属评了一个“缺乏担当”的分数。

换成是一个有点野心的下属,这种事情还有啥可犹豫的,立刻出手驱逐了再说,说破大天去,这也是分内的事情。

有一点贾琏也没提醒了,估计那个岛就是香港,英国人私自停泊,十有八九是在走私鸦片。

巨大的对华贸易逆差面前,英国人动了歪念头,走私鸦片弥补逆差。主要是英国的工业品,对国内商人而言,没啥吸引力。

英国人引以为傲的纺织业,摧毁了印度的纺织产业不假,前提是印度是他们的殖民地了,对上大周帝国,那真是想倾销都做不到。别的不说,就算你的布再便宜,内地的商人也不敢进货。真的进货回去卖,怕是要被本地织工砸了店铺的。至于为何是本地织工,因为同行善啊!

国内的男耕女织模式,小农经济,在大机器生产的英国布面前,自然是竞争力不足的。但是那些依靠从农村收布挣钱的商人,哪个都不会是善男信女。英国的布从来都不是必需品,所以没有竞争力。但是英国人不喝茶,那真的会疯的。

英国人开着军舰满世界的嚷嚷自由贸易,所到之处,真的就是自由贸易了。后来美国人起来了,到处嚷嚷要门户开放,即便在中国市场,美国人也被英国人按在地上摩擦。扬子江那是英国人的势力范围。

现在贾琏表示南洋以内为大周的势力范围,那是因为大周的实力做的到来一个收拾一个。更因为英国人欺软怕硬,并且现在实力还不行,真打起来,英国人是真的打不过。在此之前的明朝,荷兰人不是没尝试过武力殖民,结果先是被郑芝龙收拾了,后被郑成功打一顿,于是才老实了。

西方人的自由贸易,本质上就是海盗逻辑,能抢则抢,不能抢才乖乖的贸易。

贾琏了几天时间,见了一干下属,总算是有了点清闲。布政使又来回复关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事情,在派人警告之后,英国人的船白天开走了,晚上又偷偷回去了。布政使拿不定主意,特意来问贾琏,要不要动武。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