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37章 年前巡视  红楼:我是贾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637章 年前巡视

殿试的题目由皇帝出题,所以恩科的考生乃至于整个文官集团,都被李元打了个冷不防。

事后内阁大臣之间发生了激烈争执,李清遭到众人的强烈不满。认为他为了个人私利,配合皇帝搞事情。

李清大呼冤枉,自辩殿试题目素来都是皇帝出题,哪有礼部说话的份。

再说了,印试卷的事情不像以前了,皇帝不用礼部干活,太监系统就能找到印试卷的地方。

这么一说合情合理,众人只好作罢。

别的不说,民间的报纸那么多,京城就十几份呢。以前是雕版印刷,现在都是铅活字,机器印刷。

报纸也从最初的邸报一个月出一份,进化到如今最慢也是一周一份,快的双日刊都有好几家。

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率提升显而易见,提到印刷技术的进步,又离不开实学的运用和推广。

最熟悉的变化还是马车,以前内阁大臣们都坐轿子,如今都乘四轮马车。

轿夫这个行业,城内还是有的,但已经大不如前了。

改乘马车最主要的原因,居然是现在不缺骏马了。打通了西域之后,大量骏马被运回内地,西域骏马根本不是草原马能比的。

草原马的特点是耐力强,但个头矮小,看上去根本比不了西域大马。军方更看重的是西域马的冲刺能力。

所有的变化,似乎都离不开技术的进步。技术进步生产出来的新式步枪,贾琏亲手打造的新式军队,击败了两千年以来北方的威胁。

现在的草原各部,又回到了能歌善舞的状态中。

实学真正带来的变化,还是体现在经济发展上,随之而来是国家财政的好转。

这些都是能看的见摸的着的,是先帝留下的遗产。

新君李元通过恩科殿试的题目,清楚的告诉天下读书人,今后该朝着哪个方向使劲。

民间会不会闹,当然会,但没有用。读书人就是这么怂,清末取消科举也没见读书人闹出多大的事情来。

任何时代,批判的武器都无法与武器的批判来的更直观更见效。

又是一日上班日,工部衙门里的牛马们,无心工作,凑在一起议论近日最热门的话题,恩科殿试题目。

“《士林报》头版刊登了燕山老叟的文章,再论君子不器。暗讽所谓实学,不可以道理计。”

“道是千变万化的,这国家那么多人,不能只有一种道吧?”

“对于市井百姓而言,所谓道真没有一斗小米来的要紧。”

“心学是道,实学就不是道了?前者玄而又玄,真的能达到人人皆可以为圣的目的么?”

“圣人也要吃饭的,吃饱了才能研究道。所以啊,研究世间万物的实学乃一切道的基础。”

工部的技术官僚多,所以在议论时,多少有点离经叛道的意思。有人认可,自然有人反对。

“哈哈,你要拍马屁,还是去当着贾公的面拍。在这说他又听不见。”

“放你娘的屁,老子是真的认可实学。”

“哎哎,别动手啊!”

贾琏站在台阶上,看着院内正在上演的武行,两个官员被同僚们拉开,嘴上还互相问候对方直系女性亲属、

“打啊,继续打!”对着停下来的现场,贾琏似笑非笑的开口。

对峙的双方都缩着脖子低着头,没人敢与贾琏对峙,别看年龄上他们还大几岁。

“都围着干啥?没事干去把厕所扫了。”贾琏一声呵斥,众人做鸟兽散。

工部的风气变化很大,注重实干成为了主流,这个主要是人事的变动造成的。贾琏对于偷奸耍滑之辈,那真是一点都不客气。

叫来两个侍郎,交代了一番之后,贾琏起身进宫,向皇帝辞行。

接下来有个长时间的巡视活动,年底之前赶回来。

“先生,皇家煤铁集团二期扩建工程的报告朕看了,建成后新增年产七万吨产能,应付日渐扩大的铁路修建的需求。股市募集的资金足够了,看来股市是好东西的。不像以前,想做点啥都要掏内帑。”

李元态度很是亲热,拉着贾琏坐下谈话,贾琏见状扮演一个合格的听众。

“朕有个想法,皇亲国戚们多数没啥出息,朕也不能不管,是不是给他们找个营生干干?”

这个问题,贾琏没法不回答,但还是选择了反问:“陛下为何不先听听他们的要求呢?”

李元连连冷笑道:“他们要的可多了,要央行的重要职务,还要皇家蔬菜(冬菜)基地,偷了玻璃厂的技术,造不出合格的玻璃,惦记着直接拿下玻璃厂。不算央行,单说蔬菜基地和玻璃厂,每年给朕的内帑带回来三百万两的进项。都依着他们,哪有个满足的时候?先生可能不知道,他们还盯上的南洋粮食销售的渠道。如今京城粮价稳定,全靠南洋粮食输入所致。交给他们,百姓得饿肚子。”

贾琏想了想道:“有能力的用还是要用,实在是没能力的,专门弄个衙门养着吧。平时不用他们做事,逢年过节的给他们找点事情做。”

皇帝也不好当的,一干皇亲国戚,只要不谋反,还不能苛待他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贾琏也是皇亲国戚。只不过是承辉帝时期的。

当然贾琏也不需要这个身份。

李元叹息道:“也只能如此了,朕拟弄个皇家政策研究所,没用的人都丢进去吃闲饭,养着他们就是。贾家二房那个宝玉,最近与北静王走挺近,两人张罗着弄个大戏园子,倒是个会享受的。”

“昔日先帝给北静王月俸五万元,一年六十万元,省着点够用的。开戏园子,只要正主不露面,倒也无伤大雅。”

贾琏不明白李元的意思,所以比较隐晦。

李元淡淡道:“戏园子总归是贱业,就怕有人说朕苛待开国勋贵之后。”

贾琏听懂了,呵呵一笑道:“这些王爷每年的俸禄都是有账目的,他们要瞎折腾,怎么都算不到陛下头上。至于宝玉嘛,臣会问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