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边上屋里传来的争吵声,韩骅有些头疼的揉了揉脑袋,说道:“初审阅卷还有半日就该完成了,到时候就该我们上场了,这几天本官头都快被吵昏了。”
“韩郎中比我们可清闲多了,我们这几天每天可要看几十份答卷,难得的清闲一会。”副主考之一的何寿安苦笑道。“是啊,不过这次的差事,总算快结束了,不知道这次能不能出现如苏家兄弟那般的人才。”另一個副主考官喻建林说道。
“苏家兄弟那般的人才哪有那么多,家师都夸赞苏家兄弟,有宰相之才。”韩骅摇头道。
“哦?”何寿安惊讶道:“海学士真这么说?”
“确实如此,那苏家兄弟我也多有接触,才学方面,我确实自愧不如。”韩骅说道。
喻建林和何寿安闻言都有些惊讶,韩骅可是海文仁的得意门生,年仅十九岁就中了榜眼,如今刚刚三十岁,就已经是从五品的礼部郎中了。
官家对韩骅都赞赏有加,没想到韩骅都会说出自愧不如这种话来。
即便有谦虚的成分在,也足以证明苏家兄弟的才能了。
“不说这个了,这次阅卷争论那么大,根本原因还是题目的问题,很多人都押对了题,早有准备。”韩骅说道。
“是啊,真不明白这次怎么会出这种题。”喻建林摇头道。
“明天我们阅卷的时候,怕是也要争论不休了。”何寿安笑道。
“何大人喻大人,这边有几分答卷需要两位大人审阅一下。”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一个声音。
何寿安和喻建林对视一眼,面露苦笑,和韩骅打了一个招呼,走了出去。
等到傍晚时分,历时八天的阅卷工作终于完成了。
这次参考考生一共一万两千多人,最终审卷官批阅通过的答卷有九百多份。
而乡试录取五百人,也就是说基本还要淘汰一半。
第二天,韩骅和两个副考官开始了阅卷。
九百多份考卷,三人全部都要看一遍,一共用了六天才全部看完。
之所以用了这么久,是因为很多答卷存在争议。
按照规定,三人交叉阅卷,阅完后会按照甲乙进行打分。
甲乙还细分为上中下三等,其中两人一致则算正式分。
最终从中选取得分最高的五百份上榜。
而这其中有很多三人意见不一的需要重新商议,还有一些得分一样,但是名额不够,也需要重新商议。
争论了几天,总算赶在张榜的前一天把入榜的人全部定了下来。
人选定下后,阅卷官的限制也就解除了。
韩骅让人把其中一份卷子重新誊抄了一份,安排好其余的事情,带着誊抄好的卷子离开了礼部。
从礼部出来,韩骅乘坐马车,来到了海家。
作为海文仁的学生,海家他经常来,门房一边派人去通报,一边命人带着韩骅去前厅。
韩骅在前厅坐下没多久,海文仁就走了进来。
“学生见过老师!”韩骅起身行礼道。
“伯俞可是乡试卷子已经阅完了?”海文仁摆了摆手,示意韩骅坐下。
“前不久才忙完,学生刚刚从礼部出来,连家都未曾回呢。”韩骅说道。
海文仁闻言笑道:“可是这次乡试发现了大才?”
“就知道瞒不过老师,学生发现一篇文章,和学生一个好友的想法有些不谋而合,便想着拿来给老师看看。”韩骅说着,把誊抄的答卷拿了出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