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暗自好笑,这位老丈人也是个给杆就上的货,让他跪了这么久,也算是磨一磨性子吧,否则日后得势了,也容易找不准自己的定位。
自古皇亲国戚坐大,百害而无一利,甚至危及皇帝的统治江山,不但不能赋予大权,而且要时不时地敲打敲打,让他们处处警省。刘明可不想自己穿越过来好不容易坐稳的江山,最后败在外戚手里。
冯芳跪得腿都快麻了,见刘明看过来,急忙往前跪爬了半步,道:“臣冯芳叩见陛下!”
“爱卿请起,快到屋里坐。”刘明笑道。
冯芳急忙起身,两腿有点发麻,身子晃了晃,差点栽倒,赶紧扶住门框。
现在他才将屋里的情况看得清楚,在皇帝的不远处正侍立着一位绝色美女。
娉娉袅袅,仿佛仙子下凡,虽然与貂蝉比起来略有逊色,但是却比自己的女儿淑妃可是强了一大截。
冯芳不由得心里咯噔一下——陛下又有新欢了?!
“快给冯爱卿上茶。”刘明一挥手,那绝色美女上前来,就要在旁边摆放食几。
刘明笑道:“杜卿无妨,冯爱卿是自家人,与朕同桌而饮吧。”
刘明发明了桌子,大臣们也争相效仿,对这个新物件倒是不算稀奇,但是却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能与皇帝同桌坐饮的。多数情况还是要为其另设一个矮几。
现在皇帝让他同桌而饮,冯芳心中却是惊喜交加,喜的自然是陛下没有冷落他,而且将其称作自家人,看来陛下对冯家还是看重的,自己的女儿并未失庞。
忧的是陛下对那位绝色女子的称呼,竟然是杜卿!
也就是说这位陌生女子并非普通宫女,而是颇受陛下宠爱之人,他之前守护后宫乃至长乐宫,从未见过此女。
也就是说这是皇帝刚刚收纳而来的爱妾!
想到此处,不由得又对女儿及冯家担忧起来。
刘明见冯芳便秘般的神情,心中猜到了八九不离十,便笑道:“之前朕南征荆州时,在南阳纳了此女,杜氏,今日刚刚入宫,朕已加封其为美人。”
此女正是杜氏!今天随着荆州黄琬派来的上表团队一起入京进宫,一直候在长乐宫,盖勋、郭嘉等人刚刚离开,杜氏才有机会进入御书房拜见刘明。
刘明大喜,便封她为美人。
汉灵帝刘宏遗留下来的那些嫔妃,刘明现在几乎不去碰了,他现在很忙,没时间在女人身上下功夫,况且别人玩过的女人他不感兴趣。
除了淑妃冯方女,就是美人貂蝉,今晚又新增了一个美人杜氏。
冯芳一听皇帝陛下郑重介绍,急忙作揖施礼。杜氏还礼后为其倒了一杯茶。
“不知淑妃娘娘……”冯芳迟疑一下问道。
他现在最关心的还是女儿及其怀的龙种。
“淑妃一切安好。”刘明道,“爱卿尽管放心,朕让她安心养胎,一切为了朕的骨血健康成长。”
其实刘明有时候也心佯难耐,这个落后的古代没有b超等现代医学设施,既不能进行各种孕检,更无法判断怀的是男是女。
只能是每过一段时间就让华佗来把把脉,只可惜华佗似乎对产妇护理研究得也不是很深,再加上男女有别,淑妃身份特殊,也不能作什么有效的检查。
好在到目前为止,孕妇一切正常,没有什么意外发生,这让刘明稍稍放下些心来,不过每天还是要抽出时间去陪一会儿的。
冯芳听陛下这么说,悬着的心逐渐放了下来。
“此次朕召爱卿前来,是有要事相托。”刘明郑重道,“你可知西凉叛贼马腾、韩遂?”
“韩马二贼与西羌为伍,起兵闹得西凉不宁,臣自然是知晓的。”冯芳迟疑一下说道,“其实要说起来臣与那韩遂有过一面之缘,此子曾经也是慷慨多才之士,没想到最终沦落为叛贼,着实可惜。”
“哦?”刘明颇感意外,没法想到冯芳与韩遂还有过交集,便道,“这么说爱卿与那韩遂有交情?”
“交情算不上。”冯芳急忙解释,“韩遂在西州一带颇有才名,大约六年前来京处理公务,当时他只是金城郡吏,但朝中大臣都想拉拢他,包括大将军何进亲自去见他,想要收为门客,但是被拒了。臣当时为大司农,也想将其留在京城做事,于是便请他吃过一次饭,仅此而已。”
“接着说,韩遂为何不愿留京?”刘明问道。说实话他还是第一次听说韩遂还有这样的过往。
“韩遂劝何进诛灭以十常侍为首的宦官,何进没有同意,他便觉得……”冯芳看了刘明一眼,不敢往下说了。
“接着说嘛,不必顾虑,何进与十常侍俱已伏诛,你还怕什么。”刘明笑道。示意杜美人给续茶。
冯芳脑门冒出了细密的汗珠,心说正是因为陛下展示了诛灭大将军与十常侍的雷霆手段,臣才不敢直说啊。
不过显然不说不行,最终还是硬着头皮道:“他说朝廷腐败之极,宦官把持朝政,大将军空有军权却是无能之辈,还说……还说大汉江山恐败于陛下之手……
“这不是臣说的,是韩遂此贼说的,显然他判断有误,不识陛下的英明神武,如今大将军、十常侍均已正法,大汉江山如日中天,想起当时韩遂之言,岂不可笑?”
看着冯芳诚惶诚恐的样子,刘明苦笑摇头,若不是自己以假代真,替身上位,没准这天下还真就亡了,不得不说韩遂还是有些眼力的。
沉吟一下,刘明道:“如此甚好,朕着你去招降韩遂、马腾,你就给他们讲讲朕是如何的英明神武,若愿意归降,他二人一个为广汉郡守、一个为汉中郡守,你就留在他们身边,不必着急回来,只等刘焉起兵进攻汉中、张鲁难以抵敌之时,你鼓动韩马二人进军汉中,击垮刘焉,你可明白?”
冯芳也是精通军事之人,稍稍琢磨便明白了其中的意思,重重地点了点头,“陛下妙策,坐收渔翁之利!”
“非也,此乃一石三鸟之计。”刘明笑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