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之前在营帐里吵得有多凶,这时候,他都得无条件给对方面子。王阿海立刻松开手,还礼,然后转身进了帅帐。
“臣,拜见大王。”
“坐吧。”
刘陵看到了帐帘处的那一幕,不过并没有拿这事问责,反倒是王阿海先是坐下,然后离开椅子,跪在地上。
“臣自作主张,请大王责罚。”
王阿海还是有能力的,他奉命出使夏军大营的时候就预料到夏人可能会待价而沽,故意漫天要价,所以他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好好谈判。
他先是让自己的一些心腹买通夏人看守粮屯的兵卒,以夏人涣散的军纪根本不可能挡得住这种银弹攻势,而在议和期间,全军上下又本就松懈,毕竟大部分夏人兵卒都属于“强制性征召兵”,不开小差逃跑就算是对得起国恩浩荡了。
然后在和谈的时候,一把大火,直接给整個议和过程按下了快进键。
“你出使有功。”
刘陵直接下了结论,他不喜欢玩君君臣臣你来我往的那一套,补充道:“你来本王治下为官已经有些时候了,孤看得出来,你是有才学的,你为孤做事,孤不会亏待你。”
“臣明白。”
“等撤回云中的时候,孤打算再派你去宋国一趟,伱觉得,该用什么说法?”刘陵看着王阿海,发问道。
王阿海低头默默思忖着。
贺正旦使?
为赵官家贺寿?
片刻后,王阿海抬起头,沉声道:“我大汉立国之初,宋人便败盟北伐攻我大汉,臣,自当是去.问罪!”
刘陵微微颔首,又提示道:
“先前本王独镇燕地,而后并有云中,草原,吞河北七州,往东,是一片汪洋大海。
本王听说宋人每年从海上商道里获利何止百万,所以想着,若是我大汉也能开辟一条海上商道,与海外诸国往来,或许燕云账面上的空洞也能弥补许多。”
“臣,明白了。”
攻夏一战的收获不算太大,土地上虽说把后套地区也收入治下疆域内,但后套地区的黄河灾害需要费大力气去拼命整顿,以现在大汉的国力只能慢慢整顿,腾不过去太多人手。
只不过,此战俘虏的许多夏人兵卒倒是可以迁入后套或是云中为农户,云中多余的人口也可以稍微迁徙一些到兀剌海城,新筑城池,恢复当地废弃的沟渠。
刘陵连夜签署了多道文书,在最后一道文书上停留了片刻,慢慢写了几行字作为批阅。
北复长城,南并河北,西收黄河,燕云现在三面都有险关要冲防守,再也不是几年前那个四战之地,所以相应的,刘陵就得慢慢整理治下的一些弊病。
他手下的大汉更像是一个纯粹的藩镇,看似是上下层次分明,时间长了依旧祸患无穷,所以现在局势和缓,他就要慢慢调整重心。
文书上末尾,留着一句批注:
乾武一年六月,令知云中府蔡靖、知燕山府时立爱于燕云各开太学,召大儒,讲公羊春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