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午了,餐厅里的人们却依旧围坐在桌边,舍不得离去。
有的人在低声交谈,有的人则是埋头苦吃,他们的表情中透露出对这涮羊肉无法抗拒的喜爱。
偶尔,桌上会响起筷子与盘子碰撞的声音,那是对这美味的赞赏与狂欢。
桌上的一道道羊肉料理,仿佛是艺术家精心布置的画卷,色彩斑斓,形态各异,让人目不暇接。
涮羊肉的鲜美、烤羊肉的香脆、羊肉泡馍的醇厚,每一种都让人回味无穷。
而那些依旧坚守在坐位上的坞民,就是对这羊肉宴最好的赞誉,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今天的涮羊肉——一定很好吃。
李程手握长筷,眼放光,从翻滚着热浪的红汤锅中夹起一块纹理分明的羊肉,裹挟着锅底的香气轻轻一涮。
肉片在沸腾的水中轻舞,转瞬间变得恰到火候。
他唇角扬起满足的笑,将羊肉送入口中,细腻的肉质在味蕾上绽放,满嘴是鲜而不膻的余韵。
坞民们围坐在桌旁,原本丰盛的菜肴已经见底,他们聊着天,准备告别这顿丰盛的午餐。
然而,当他们看到李程那陶醉的表情,听到他满足的咀嚼声,他们似乎又感受到了饿意。
他们的目光被李程的吃相吸引,看着他大快朵颐,仿佛也能通过他的享受而获得满足。
他们开始交流着,谈论着涮羊肉的美味,感叹节目组的精心安排,使得这顿晚餐超乎了所有人的预期。
李程再夹起一片羊肉,似是在向众人展示这道美食的魔力。
他的一举一动,无不流露出对涮羊肉的热爱。
看到周围人的反应,他索性放开了胃口,更加酣畅淋漓地品尝这令人难以抗拒的美味。
而那些本以为吃饱了的坞民们,此刻也情不自禁地重新拿起筷子,再次沉浸在涮羊肉的美妙滋味中。
整个餐厅内弥漫着羊肉的香气,混合着人们交谈的欢声笑语,形成了一幅温馨而生动的画面。
李程的食欲不仅感染了在座的各位,更让这顿晚餐成为了大家心中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
“程程吃完了吗?等你排节目呢!”
这时,宋丹丹的声音传了过来。
李程马上擦了擦嘴,起身说;“吃完了丹妈,来了来了。”
“行,不差这一会儿,你真吃完了?”
宋丹丹可是知道李程能吃,排练也得等孩子吃饱了再说。
“吃完了,走吧丹妈。”
“行。”
乐器房内,琴弦振动的声音此起彼伏,如同潮水般汇聚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和谐又热闹的氛围。
古筝的柔和与二胡的激昂交织,笛音如山间清泉般清澈,锣鼓声则如同擂动的心跳,震得人耳膜发颤。
房间的四角摆放着各种乐器,从古琴的沉稳到架子鼓的现代,无不体现着音乐的包容性。
一束阳光从高高的天窗射入,将地板上斑驳的影子拉长,给这满是乐器的空间增添了一抹神秘感。
此时,李程轻盈地走进了乐器房,他的到来像是春风拂过水面,使得在场的坞民们精神为之一振。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自信与底气,仿佛有了李程这位舞蹈老师的加入,他们的舞步将更加有力,他们的演出将更加精彩。
李程的目光扫过这些专注练习的身影,从一位正在轻抚琵琶弦的女子,到一位正沉醉于低音提琴旋律的男子,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即将到来的表演的期待。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木香和新拨琴弦的气息,这一切都让人感到,这里不仅仅是乐器房,更是一个梦想的舞台。
在这里,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演奏者,而李程的到来,则像是为这场演出添加了一道亮丽的音符。
“丹妈,你们想怎么弄?”
李程看向了宋丹丹和其他人。
“我们就弄二人转,你教教我们。”
宋丹丹在这方面也会,但是没有李程会的多。
“行,那我教几个简单给你们,然后再告诉你们队形怎么摆。”
大家听到李程的话纷纷同意。
“没问题!”
“听你的。”
“好的!”
李程站在房间的中央,他的双脚微微分开,稳稳地踏在木质的地板上。
他身穿传统的东北布褂子,手中拿着一柄黑色的扇子。
他的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眼神坚定而热情,仿佛要将二人转的精髓全部传授给面前的坞民们。
随着音乐的响起,李程的身体随着节奏轻轻地摆动,他的动作既有力度又充满韵味,仿佛在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
他的脚步轻快而准确,时而旋转,时而踏步,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深厚的功底。
扇子在他手中翩翩起舞,如同一道黑色的旋风,为他的表演增添了几分神秘与优雅。
周围的坞民们聚精会神地看着李程的动作,他们的眼神充满了敬佩和渴望。
尽管二人转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但在李程耐心细致的教导下,他们很快就掌握了基本的步伐。
每当李程示范一遍,他们就跟着练习,随着音乐的节奏,他们的动作越来越协调,越来越流畅。
房间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每当有人掌握了一个难点,都会引起一阵小小的掌声和欢呼。
李程也毫不吝啬地给予鼓励和指导,他的教学方法既严谨又富有感染力,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了二人转的魅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坞民们的动作越来越自信,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当音乐渐渐落下帷幕时,李程带领着大家一起完成了一段精彩的表演。
掌声雷动,所有人都沉浸在这份成就感中,他们知道,这一切都归功于李程出色的教学和他所分享的东北二人转的精髓。(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