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64章 战离多奇情  红楼之扶摇河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神京,大理寺官衙,寺卿韦观繇官廨。

房中摆设简洁,靠墙整排书架,上面码放各式文牘,密密麻麻,蔚为可观。

许多卷册都夹带书籤,上面简略摘要,便於隨时寻找取用。

房中书案古朴宽大,上头放置宗卷文牘、笔墨纸砚等物,显得整齐肃然,一丝不苟。

韦观繇作为大理寺首官,三法司扛鼎之人,可谓位高权重。

他虽身在高位,少有官场浮夸,处事縝密勤勉,很对嘉昭帝务实做派,四年前拔擢至寺卿之位,一直颇受倚重。

他正在批阅手头宗卷,见到杨宏斌稟告入內,便知他来稟告泄密案进展,这几日两人已有默契。

方才杨宏斌与下属三位评事,仔细磋商稽查事项,並按诸事疑竇轻重,做一番分派布置。

便携带文牘去了寺卿官廨,因韦观繇都军囤泄密案关注,杨宏斌但有所得,都向韦观繇呈报请示。

韦观繇问道:“宏斌,案情是否有所进展?”

杨宏斌將与贾琮磋商的稽查方略,先和韦观繇详述清楚。

又將八位涉事官员纠察之事,向韦观繇简述上报。

韦观繇听了微微点头,说道:“贾玉章素有卓异之才,稽事探查手法老道,即便三法司积年老吏,也逊他老辣三分。

有时我都有些奇怪,他到底是师承渊源,还真的生而知之,他只在翰林院虚应其位,倒是屈才了。”

杨宏斌微笑不语,贾琮行事出人意表,他早已见怪不怪,旁人心中惊诧,他也习以为常。

韦观繇閒话两句,便回到正题,问道:“这八名涉事官员之中,以你纠察推演,那个嫌疑最大?”

杨宏斌抽出陈瑞昌的案牘,说道:“卑职和手下评事仔细剖析,齐国公次孙陈瑞昌,最该值得深入稽查。”

韦观繇听到齐国公等字眼,目光似乎微微一亮,但並没有言语。

……

杨宏斌將稽查陈瑞昌所得,对韦观繇详细稟告一番。

说道:“卑职本以为陈瑞昌国公子弟,门第高贵,经歷军囤战事,负伤之下千里报信,觉得他泄密嫌疑不大。

但贾玉章却觉得四名军囤武官,以陈瑞昌涉事最深,不能轻易排除嫌疑。

一番纠察之下,此人交往商贾,行事颇有蹊蹺,只是眼下未获实证。”

韦观繇神情珍重,说道:“贾玉章所思没错,此人嫌疑实在不小。

正因他是齐国公子弟,此事愈发急促棘手,万万不可轻易放过,一定要儘快稽查出根底!”

杨宏斌神情诧异,问道:“大人此话何意?”

韦观繇神情凝重,说道:“你有所不知,那日早朝爆出军囤被占之祸,满朝文武义愤填膺,战事已不可避免。

许多將领都当庭自荐为帅,请战迎击土蛮部安达汗,齐国公陈翼便是请战將领之一。

这几日我频繁入宫,向圣上稟告军囤泄密稽查进展。

同行入暖阁议政之人,都是內阁、兵部、五军都督府等高官,其中多有提及,战事將佐遴选之事。

齐国公陈翼本就是军中宿將,且身居五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在武將之中颇有名望。

暖阁议政之中,他的名字常被圣上和大臣提起,此次伐蒙之战,齐国公陈翼极可能被委以重任。

要是他的次孙被查出泄露军机,此事可就非同小可,后果难以预料……”

杨宏斌听了此话,脸色也是一变,他因官居六品,尚无入朝之资,自然不知其中內情。

说道:“大人,虽然兹事体大,但卑职稽查陈瑞昌,虽有疑竇,只是揣测,並无实证。

如果用来左右遴选將领,名不正言不顺,形同捕风捉影,岂非等同推事院酷吏作风,大理寺必受朝野非议。

最终稽查结果,陈瑞昌並无泄密之事,大理寺就会难以收场,各部官员、都察院御史必会弹劾攻轩!”

韦观繇嘆道:“你说的半点没错,此事没有取得实证,不能轻率揭开,以免后续难以收拾。

即便陈瑞昌真的涉及泄密,齐国公陈翼乃世传勛贵,两朝老臣,观其言行,绝不会有私通残蒙之虞。

此事稳妥之法,便是全力稽查陈瑞昌,儘快取得实证,但未显端倪之前,不得轻举妄动,以免打草惊蛇!

即便我们赶不到前头,希望圣上匡定伐蒙军职,心中另有良帅驍將……”

……

大周宫城,乾阳宫。

天色阴沉,宫城恢弘,广阔空寂,透著异样压抑,只有在中轴甬道上,偶有宫女太监来去匆匆。

贾琮得嘉昭帝传諭,跟著內侍入承天门,走在空旷的宫道上,凭生出藐小沉鬱之感,

赶到乾阳宫之时,宫室附近戒备森严,巡防守卫御林宫卫,比起往常多出许多,透著严阵萧杀之气。

异乎寻常的气势,让贾琮心中惊讶,这等严密防卫,不说风雨不透,只怕连只鸟雀都难以飞出……

贾琮步入后殿暖阁时,正遇上数位朝廷官员,也如他这般奉昭入宫。

其中几位都是熟面孔,如內阁大学士王士伦、內阁大学士蔡襄,兵部尚书顾延魁、忠靖侯史鼎。

齐国公陈翼、吏部尚书陈默、另有几人武將打扮,贾琮並不认识,但留意隨身军徽號牌,应是五军营將领。

其实昨日两轮军报入城,今日又被突召入宫,贾琮对面临之事,便已猜到几分。

如今见了这些人物到场,心中越发明晰篤定。

等到眾臣进入暖阁,列班向皇帝行礼平身,贾琮正看到御案后端坐的嘉昭帝。

虽然眼神清明,精神矍鑠,脸色却有可见的苍白,隱约透著一丝疲倦之色。

暖阁的东墙之上,已提前掛著一张舆图,描画神京以北,大周三千里江山,以九边分界,直至广袤的漠北草原。

嘉昭帝神情郑重,说道:“今日召诸位爱卿入宫,有军国要事商榷鼎定!

昨日收到北地军情急报,残蒙土蛮部王子把都,率领数万蒙古精锐,突袭围攻九边重镇宣府镇。

宣府镇守军迎战三日不退,但残蒙早在城中布下细作,乘夜骗开南城门,宣府镇腹背受敌陷落。

蒙军入城之后,屠城近两日,城中罹难军民四万有余。

宣府镇被侵占之后,安达汗分兵亲率数万精锐,於东堽镇集结南下,攻占军囤粮道中转红树集。

其势要沿著沿途粮道南下,兵峰直指京畿,实在张狂之极……”

……

嘉昭帝说的军报战情,在场许多大臣都已知晓,但贾琮和几位五军营將领,因为官阶不高,却是首次听到。

昨日贾琮见军报快马囂然入城,闹市纵马,情態紧急,便知北地战事必定生变,却没想到事態如此严重……

嘉昭帝继续说道:“蛮夷囂狂,背信弃义,悍然南侵,屠戮百姓,罄竹难书!

国临战事,君臣一心,同心戮力,必要將来犯蛮夷扫灭殆尽,以慰宣府镇四万罹难军民,以扬大周国威。

眼下各地卫军及五军营精锐,皆已调集北城郊外,北向二州皆已加筑城防,以防残蒙来袭。

如今兵马粮草已备,只待委任忠勇將帅,为国征战,为朕建功。

关於伐蒙將帅遴选,这几日朕与诸位大臣,一直在斟酌磋商之中,眼下已勘定各阶军职。”

嘉昭帝言罢,对著兵部尚书顾延魁頷首,顾延魁上前一步,站在御案右侧,展开明黄圣旨捲轴。

沉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詔曰:大周承运天下,四海生平,万民乐业,可期大治。

然残蒙三部忤逆蛮夷,祈和欺诈,背盟弃义,掠侵疆土,戮我军民,其罪滔天,神人共愤,天地诛之。

调辽东总兵官平远侯梁成宗,为討蒙全军主帅督师,已下八百里金牌急詔,命其火速回京履职。

五军营中军主將忠靖侯史鼎,为伐蒙全军副帅都督,节制六万五军营精锐,执掌京畿九门防务。

五军都督府之中军都督陈翼,为伐蒙全军副帅都督,受主帅督师节制指挥,主责北向二州防御,伺机出兵迎敌。

宣武將军工部火器司监贾琮,独领伐蒙神机营参將,受主帅督师节制指挥,率六千神机营精锐,开拔通州待命。

五军营左军参將毕允生,率一万左军精锐,开拔通州待命。

五军营右军参將刘昌耀,率一万右军精锐,开拔远州待命……”

顾延魁宣读圣旨许久,涉及伐蒙全军將帅及文官二十余人,其中过半因官职和职司,未能入宫听宣。

贾琮听罢圣旨,心中微有震惊,自己正职五品,散勛不过从四品。

此次能被委任参將之职,独领六千神机营精锐,直接受主帅节制,將军定职颇为器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