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四爷失笑:“咋还哭了呢?老夫给你们晚辈压岁钱,这不是应该的么?”
“是啊。”一旁的朱棣手里拽着红包,语带讥讽,“不像某些长辈,抠门啊。”
朱元璋狠狠瞪他一眼。
朱四爷领着两人进了屋,继续煮茶。
“对了,四爷,开春后我回凤阳,到时候一起?”朱元璋问。
“行,老夫也想去看看。”朱四爷哼一声,“到底是哪个不孝子把老子活埋了。”
“呃,你恢复记忆后,就知道了。”朱元璋连忙喝几口茶。
“有时候老夫也希望真有个不孝子。”朱四爷一笑。
“真的?”朱元璋暗喜。
“那样的话,老夫天天揍他。”朱四爷摊手,“就活埋老夫这一点,够揍他一辈子了。”
朱元璋一头黑线,总感觉未来不妙。
他待了半个时辰,就告辞回去了,因为今天是正月初一,他还要去太庙。
……
朱棣留了下来。
朱元璋也希望他留下来陪伴朱四爷。
“师傅,下午踏雪赏梅去。”朱棣道。
“梅?哪里有梅?”朱四爷好奇。
“当然是梅园啊。”朱棣起身,“走,我带你去。”
于是,师徒二人出了门。
外面的雪已经停了,虽然依旧是寒风呼啸,可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还挺多。
朱棣轻车熟路地带着朱四爷穿过几条小巷,来到一处幽静的园子前,伸手指:“这就是梅园了。”
朱四爷顺着朱棣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围墙上几枝梅傲然绽放,暗香浮动。一阵凉风吹过,梅的香气更加浓郁扑鼻。
“这园子谁的?”朱四爷好奇问。
“据说是一个姓万的商人的,不过,这主人家不在京城。”朱棣边走边道,“有个老仆人在,他按照主人家要求,开放这梅园,外人可自由进入。”
说着,两人已经来到了敞开的大门前。果然如朱棣所说,园子里并没有人看守。他们毫不犹豫地跨进了大门。
满园的梅在寒风中傲然绽放,瓣洁白如雪,轻轻摇曳着,红色的梅则点缀其间,宛如燃烧的火焰。
梅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凉风吹过,瓣轻轻飘落,如同雪般纷纷扬扬。
“可惜了,没有酒。”朱四爷道。
“我去给师傅买。”朱棣转身麻溜的走了。
朱四爷很是欣慰。
……
他一个人向着园子里面一边走一边欣赏。
不多时,到了一个亭子前,那亭子中站了十来个人。
当中的两人竟然是李善长和吕本,朱四爷心中嘀咕一声,还真是冤家路窄。
“这老头怎么也在这?”吕本冷哼一声。
原来,今天他们都是陪李善长来游园的,一帮朝中的文官聚在一起。
他们都穿着冬天的儒服,一看就是优雅的读书人。
朱四爷的气质就完全不一样了,一身粗布麻衣,腰悬六尺长刀,一股子草莽气。
他还径直走向了亭子。
那吕本厌恶瞪眼:“没看这有人吗?”
咣当!
朱四爷长刀猛然杵地,冷笑:“这是你家的吗?”
“粗鄙!”吕本冷脸,可他不敢上前顶撞。
李善长负手而立,上下打量朱四爷,冷哼:“不是我们的地方,那也有个先来后到,你连这点礼仪都不懂?”
他摆着他当朝丞相的架子。
“你哪位啊?”朱四爷故意不屑问。
“这乃当朝丞相,李相国。”一旁的胡惟庸朝朱四爷喝斥。
朱四爷似笑非笑。
他本不想与他们冲突,可这帮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实在是欠揍。
“李老伯!”胡惟庸突然朝着后面房间喊一声。
一个头发灰白的老者,从房间中走出,朝着亭子过来了。
胡惟庸朝朱四爷冷笑:“就让这里的主人赶你走,什么东西,也配与我们游园?”
朱四爷气陡冷。
这时那李老伯进了亭子,看到朱四爷的刹那,惊呼一声:“朱师傅?是你?”
他快步过来,直接在朱四爷面前跪下了。
全场所有人都傻眼了。
朱四爷有点懵:“你……你又是哪位啊?”
“朱师傅,你估计不记得我了。”
那李老伯满脸激动,甚至有些手足无措,“我家主人是你徒弟啊,十年前你教过他,这些年主人可一直都在找你。”
徒弟?
朱四爷想起来了,在朱棣之前,他还收过两个徒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