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50章 在家里你叫我小名我不挑理,在外面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然而,身为贼捕掾,职责所在,他也不能说我就不干了。再说,死伤的百姓,被掳掠的妇孺,惊慌的民众……

沈乐一一看在眼里,也想解决这个问题。他想了想,再次拱手:

“要缉捕海贼,请大人允我讯问受害百姓,查访一切可疑人等,搜查店铺!”

“准!”

“请允我征调县内可用人力,踏勘县内各地,在沿海布防!”

最后一个要求让县令犹豫了一下。然而,想到再被抢一次以后,被上官申斥的后果,他咬了咬牙:

“准!”

“请允我征用民间船只物资!县里若有骡马,也请尽量集中起来,一旦有海贼来袭,我可以速速带人支援!”

“这……”县令满脸为难。纠结半天,刷刷写了几个条子:

“非是本县不能允你,只是春耕将至,总不能误了农时。这样,本县允你查点县中坐骑,一旦有警,你可立即征用!”

这和不答应有什么区别……等消息传来,再去各家各户牵马牵骡子,黄菜都凉了好吧!

沈乐心里叹气,却也知道东吴这地方,缺牲口是常态。跟曹魏不能比,跟蜀汉都不能比——蜀汉好歹还有川马滇马呢!

没办法,条件不足,干活也要干。

眼看从县令那里压榨不出更多的权限,他带着自己的一干族人,连同县衙里归他管的那些衙役,直奔受害的东沟乡。

北人善马,南人善舟。三条小船头尾相续,欸乃不止,当晚就赶到了东沟乡。沈乐上岸一看,就皱起了眉头:

现场惨不忍睹,断壁残垣间仍有未干的血迹,幸存的百姓目光呆滞,哭声不绝。

但这不是重点。整个劫掠现场,种种迹象,都让他感到疑惑:

整个乡里虽然看上去都被扫过一遍,损失最大的,却是码头边上的一排仓库。

被踩进泥里的稻谷,横流在地面上的香油,撕扯成碎片、沾着血渍的布帛,无不诉说着这里遭到了何等粗暴的劫掠;

有的库房甚至被砍开大门,里面的陶器被推倒砸烂,木器被锤出大洞,美丽的漆器,光洁的铜镜,即便不能带走,也要被砍上一刀……

粮食和布匹也就算了,硬通货,哪怕不拿来卖,自己吃用也用得着——特别是不事生产、专司劫掠的海盗。

然而,漆器,铜镜,这些东西又轻便又贵重,为什么不带走?为什么只是毁掉?

总不能只是为了销赃不便吧?

还有,还有被杀害、被掳掠的百姓。不杀大户,不杀富户,杀的是码头附近,以扛货为生的穷苦人;

掳走的妇孺,毫无固定范围,更像是随手而为。打破一些低矮浅窄的棚屋,随手拽了就走——

如果只是为了利益最大化,杀富户,抢大户人家的妇孺,更正常一点吧?这样做,是为什么?

沈乐一边派人暗中查访县内及周边的店铺、货栈、黑市,一边耐下性子,挨个拜访了县内几位有头有脸的大户。

说白了,鄮县地点偏僻,别说距离孙吴国都,距离郡治都十万八千里——

而且靠海,地瘠民贫,无论是陆、朱、顾、张四大家族,还是后来发迹的一些新兴家族,都不爱来这儿。

能在这里算是有头有脸的,也就那样,且和县吏、乡老、啬夫等等官职高度重合。

基本上,各个大户,你分一块,我分一块,瓜分了县里各种能赚钱的产业:

李家主要经营酒楼、客栈,赵家主要售粮,汪家名下有大片连绵山头,出产的木材和木器最好,甚至还有个小小的船厂……

“沈掾曹!你可要尽快发兵啊!最近市面萧条,海贼闹这么一闹,街上都没人走了!”

李家的家主看着十分急切,一边说,一边就招呼下人,送肉、送酒到衙门里,让衙役们“好歹暖暖身子”。

但是,更多的投入,就完全没有了,不给钱,不给布帛,也不说支援几个打手帮忙一起巡视。

做木材生意的汪家更加冷淡,借口“家主受惊卧病”,只派个少年出来见了一面。沈乐拿他也没办法:

汪家在县里树大根深,家里甚至还出了个县丞,官位在他之上……

赵家的家主,那可就真的急赤白脸了:

“若需要钱粮,我家愿捐!需要壮丁,我家族人佃户也可出人!只求早点剿灭海贼,换我家一个平安!”

“别别别……”沈乐看他快要跪下去的样子,赶紧伸手搀扶:

“这会儿怕是还出不了兵。农忙时节,也不能抽调佃户,不能误了农时……这样,您这儿若有机灵的伙计,借我几个打听消息?”

东问一个,西问一个,连同衙役、族人和赵家借来的伙计一起撒出去,也没找到头绪。

更重要的是,沈乐也没发现有大宗异常货物销赃:

粮食留着自己吃也就罢了,布帛全都留着自己穿?货主报上来的失物,除了麻布,可还有丝帛,还有织锦!

他们沈家出产的织锦!

这群海贼,不在本地销赃?

这么重的东西扛到外地去卖吗?

漆器偏偏又不扛去?

还有,杀港口扛活的力工……

“不合常理。”遣走衙役,沈乐对族人心腹分析,

“要么,他们有固定的销赃渠道,不在本县,而在更远的地方。要么,他们抢劫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财物本身……难道?”

虚假的商战:勾心斗角,有来有回,你掐断我的供应链,我在消费者面前造你的谣。

真实的商战:派人去拔你家网线,浇死你家的发财树,在老板杯子里下毒,买凶杀人……

他默默掂量着,却不宣之于口。而是踏遍沿海,组织起各村各镇的民众,大力宣讲海贼的凶残;

而后,在几个关键的高地,设置了简易的烽火台。一旦发现敌情,白日燃烟,夜间举火——

“我立刻就来!”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