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他们都干的啥事!
文英面露微笑,赞同道:“是应该剁掉!”
嚯,她竟然也说狠话?
因为还有后续的故事。
“vitalfields被收购后,创始技术团队被拆分重组,以vitalfields的数据库和数据工具为核心开发fieldview平台。”
“2018年孟山都被拜耳收购后,又基于fieldview平台整合成climate fieldview平台。”
“这个平台,现在已经覆盖全球8900万公顷农田,整合进60多家农业技术公司数据。堪称农业数据的‘天网’”
“最开始是为了卖农药,拜耳是卖农药的嘛。所以不许继续开发病虫害预测模型。后来听说又想开发了,不过做不出来。”
为什么做不出来呢?
因为马丁被弄废了呗。
该!
“不过很亏啊,他们就利用所积累的农田数据,在全球范围内申请127项农业算法专利。”
好吧,又是专利,路径依赖了属于,后面肯定是起诉同类公司侵权,迫使其关闭呗。
岂止啊,太小看国际种业巨头了。
他们玩的可了。
“之后拜耳的climate fieldview平台与嘉吉土壤数据库、adm收获期预测系统互通,名义上是共享世界各粮食主产区数据信息,推动各国合作。”
“但它真正的作用是当平台预测某区域减产时,四大粮商提前在期货市场做空。”
“以及提前预知减产时提前签订收购合同,减产到来后低价收购,再高价卖给当地。”
“甚至在某国或者某个地区农业部门拒绝共享数据时,切断农资服务,使该国农作物因虫害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
卧槽!
不仅是骆一航,连见多识广的李叔都惊呆了。
竟然还能这么玩?
竟然敢这么玩!!!
骆一航这边从无到有,卖辣酱卖香水凑钱,几年功夫就已经搞出来超级马兰草治理沙漠,助力光伏产业了。
他们那些人,拿着更好的工具,海量的资源,尼玛去玩期货!
拿屠龙刀剁排骨,还是人么!
“抢过来,一定要抢过来,把它用到正确的地方。”骆一航愤愤说道。
李叔点头。
文英也在点头。
“我也是这么想的,拜耳的climate fieldview平台是一件非常好的工具,也是拜耳和它们那一伙距离真正的育种4.0最近的技术。开发团队实力非常强。”
“这就是我说的,卡脖子也可以是人。”
文英侃侃说道,终于进入了正题。
不过她想的抢过来,跟骆一航说的好像不一样。
文英还没意识到,兴致勃勃的开始分析。
“现在climate fieldview开发团队的负责人是个叫里米威廉姆斯的人,他也是拜耳数字农业与气候部门负责人。不过他就是个搞行政搞管理的,只会办公室斗争,不重要。”
懂,外行领导内行的那个外行呗。
“关键的是这几个人,工程负责人是希瑟格伦,他领导的技术开发团队,负责架构与功能迭代,这个人也是当初马丁团队的一员。”
“娜塔莉亚卢卡斯,她是数字产品负责人,主导产品功能设计。”
“布兰登林肯伯格,这个人负责数据工具开发。同样是马丁初始团队成员。最开始的数据库和算法他都是参与者。”
“这三个人才是核心,如果能把他们挖过来,咱们就可以基于climate fieldview,或者说基于最开始的vitalfields,开发一个自己的平台,让环境大数据回到它原有的作用,预测病虫害,预测极端天气变化,减少损失及指导农业生产。”
看的出来,虽然马丁做的vitalfields工具更偏向气候、环境分析和预测。
与文英从事的育种只有部分关联。
就是环境大数据这一块。
国籍、目的这些先不谈,一位业界先行者,一位目光长远的科学家,所留下的遗产。
一个明明可以造福世界的工具,竟然被拿来做作恶。
她是非常的愤怒!——
两天后。
帝都一个外表普普通通的小楼里的一间会议室里。
围着会议桌坐了一圈人。
骆一航、文英、李叔、杜景教授,坐在一起。
其他还有农业、信息技术、国际关系、国际法、商业谈判等一群智库专家。
会议已经开了很久。
之前聊完了育种4.0的专利全球注册和保护。
聊完了杜教授土壤微生物关联模型及菌群生态激活技术攻关。
现在已经到了第三个议题。
大屏幕上显示着climate fieldview所属的拜耳子公司气候公司前ceo、现ceo、首席商务官、全球战略官、数字产品负责人、区域业务孵化总经理、客户体验总经理、亚太、拉美、欧洲、中东和非洲各区域负责人。
反正一大票管理高管。
以及文英所说的该平台最重要的三个人,三个中层干活的。
他们的照片、履历、人际关系、甚至性格分析。
也不知道短短两天,他们怎么收集到这么多资料。
而在最后,还有一个人。
一个名叫卢世学的人。
他是气候公司在华业务负责人。
最主要的工作是与一家名为爱科农业的子公司,共建智慧种植模型(x),收集卫星遥感与气象数据(√)。
怎么挖人,就要落在他身上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