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87章 四队不养闲人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从小海子里回来,李俊峰就去了前院东屋。

妻子董晓娟正在院子里坐着休息,看着李俊峰回来,身后没人,便低声问道:

“你不是说这趟过来赚钱,活好干得很吗?今天看这情况也不咋样啊。这地方人太少了,一点也不热闹……”

李俊峰还没把李建国所说的那个话说给媳妇听,现在听媳妇抱怨,心头也是有了怨气,但却没办法跟媳妇说,只好说道:

“北疆就是这样,人少。人少了才好赚钱啊,要都是像老家那样人多地少,那咋还能赚到钱?你别想那么多,好好在这里养着就是了。”

实话说,这边的生活肯定是比在老家里好的,菜园子大,刚才董晓娟就已经进了菜园子里,偷偷摘了一个黄瓜纽子吃掉了。

很好吃。

“我给你说,可能先前说的那些事情做不成,我得在大叔这里干活了。”李俊峰想了想还是决定把事情说出来,“不过这样也好,我们不用分开了,这地方住得也行,被褥啥的都有准备,比咱在家里用的还好些。”

“为啥?”董晓娟有些不解。

“我刚才打问了一圈,山里太危险进不去了,逮鱼卖也行不通,现在那个小海子里鱼没多少了,不好逮。另外就是有一定风险,我不一定能赚到钱。

咱家孩子上学要钱,咱们来回也要钱,总不能指着我冒风险。你要没来,我自己一个人闯一闯也就闯了,现在有你,我觉得还是安稳一些比较好。”

李俊峰比较会说话,明明是他不敢赌一把,却把原因归到老婆身上,董晓娟反倒觉得丈夫有情有义,还挺感动。

下午开饭,李俊峰和董晓娟两个不用李龙过来喊就去了后院。炒鸡肉,炖鱼,就这两盆大菜,再加上米饭,这就挺丰盛的了。

对门的陆英明两口子看到李家过来这么些人,中间过来聊了一会儿,快吃饭的时候离开了,咋留也留不住。

都是讲道理讲人情的,别人老家来人,他们肯定是不能打扰的。

不光没打扰,陆英明还把自己家晚上弄的小菜让铁头给端过来一份。

晚上李龙接了明明昊昊回去大院子,给顾晓霞说了这件事情。

“人这么多,家里活够不够啊?”顾晓霞先前就知道队上大伯哥家里要从老家请人过来干活,只是没想到这一来就这么多。

“不够的话,大哥就不用干地里活了,专门搞拖拉机。反正马上要割麦了,我大哥肯定要开拖拉机给人割麦的,到时地里的活,老爹和大嫂照应着就行了。”李龙说道:“我时不时的也要回去看看。”

这人刚来,虽然对脾气有所了解,但真要看一个人品性能力怎么样,还是需要长期观察。

接下来几天,每天李龙都要去四队看看。李俊峰最终决定留下来,倒也没出李建国所料。现在出去闯哪有那么容易的,况且他还带着一个孕妇。

李俊贤挺跳腾,跟着李建国开中耕机倒也用心。陈前进不怎么说话,一开始适应起来比较慢,但干活塌实,倒是李俊峰有点心不在焉,好在让李青侠给训了两回就老实了。

六七月份,四队这边的农活并不算多,除了荫场,就是地里中耕锄草,施肥浇水。

这边大水漫灌式的浇水李俊峰他们是不太适应的。主要是地块比较大比较大,一浇就是好几个小时,浇之前还要在地里打梗子,这活比较费力气。

麻烦还在于浇水的时候有些会在晚上,半夜浇水就比较考验耐力和技术,这都需要李建国带着他们干。

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李俊峰他们干活还是不太行,不过总归是多了人,比李建国带着李青侠要好太多了。

慢慢的,他们干活进入正轨,学校准备放假,李龙也就不经常往四队来了。

这时候收购站收的东西主要就是黑虎掌菌。经常有进山的人一麻袋一麻袋的把晒干的黑虎掌菌送过来。黄磊他们收野蘑菇干的,今年也没涨价,因为先前行情好,价格涨起来了,现在需求量稳定了,价格也就不变了。

李龙这边是随行就市,黄磊他们没涨,收购站这边自然也不涨。一般人自然也不会说什么,对他们来来说现在算是买方市场,人家什么价收他们就只能什么价卖。

偶尔有一两个经常来卖东西的二道贩子觉得这个不正常,但不在这里卖,又没地方出货。

陈红军给李龙打来电话也说了目前的情况。现在算是收购站的淡季,一个月的利润不到收贝母时候的一半,但他倒是挺淡定了,毕竟原来就在收购站干了那么些年,对这些事情还是挺了解的。

李龙利用去乌城取那些裱好的画的时机,和陈红军见一面,说了说当下的情况。

那就是等了。作为合作者,李龙也说了自己的收购站,那些杂项都算小项,主要就是贝母、皮子、野蘑菇干。

陈红军这里也收了一些野蘑菇干,量虽然没有李龙那么大,但也算一个不错的进项。

因为不愁销路,所以陈红军这边相当于是给附近的进山人多了一条致富的路子,名气倒是越来越大。

李龙裱的那二十幅画,他感觉人家技术挺不错的,这回又带过来二十幅交给对方。人家那边依然按规定登记,收订金,双方签字。不过这位师傅说了,这回因为他们有事,所以时间可能会长一些。

李龙倒不在意,慢慢来呗。他本身就是拿着那些保存在外侧容易破损的过来装裱的。里面的保存的还好,所以不急。

做着这些杂事,时间一点点在流逝。李龙接到了杜厂长的电话,那边的药罐做好了,让他有空过去看看。

对于这个李龙是寄予厚望的,所以杜厂长一打电话李龙立刻就过去了。

农机厂外面的一块空地上,小四轮拖拉机带着药罐子缓缓前进,随着拖拉机手的操作,药罐发出了充气的声音,软管一下子变硬起来,然后连接软管的喷头开始喷出水来。

这时候是演示,所以并没有直接用药水,就清水来代替。

李龙和杜厂长以及厂子里一些技术人员围观看着。

“怎么样?上下都能喷,软管和喷头的位置能移动,压力也足够。喷头那里我们用的就是喷雾器同型号的,里面有金属隔膜,能把脏东西隔开免得堵了喷头。”

杜厂长介绍的时候一脸得意:“气泵也是制式的,看看这压力多大!”

压力的确不小,李龙仔细看了看,感觉到这个药罐子和记忆里的,没太大的差别了。

要说差别的话,那就是这个药罐的药水桶不够大,不像以后的那种可以盛近一吨水的。

不过想想也正常,哪怕现在兵团已经开始大规模种了,那一个生产连种植的也就是千把亩,可能还不到。太大的罐子,现在还不一定实用,现在这种装几百公斤水的就差不多了。

“挺好挺好。”李龙点点头,“比我想像中的还要好一些,实用一些,我觉得现在就可以生产使用了——对了,请种的人过来看了没有?”

“目前还没有。”杜厂长笑笑说,“在我们眼里,你就是最权威的评判专家了。你自己设计的东西,只要生产出来你能点头,那就说明能用,所以肯定是先请你来看看了。”

这话捧得李龙自己都有点脸红,他急忙摆手说道:“我这里也不好说,说不定有点想当然了。我觉得还是请种的人过来看看,或者说,弄一台到地里,实地打一打药,就能说明情况了。”

“这个……”杜厂长觉得这个的确是有必要的,不过眼下他还真没时间。厂子里收割机的任务又多了起来,他负责的东西还真不少。

要不是李龙信誓旦旦的说这个打药机以后肯定是拳头产品,他不至于这么上心的。

“那这样吧。”李龙猜出了杜厂长的难处,笑着说道,“这台打药机子交给我,我来找地方测试,然后给你们一份详细的测试报告怎么样?”

“行啊。”杜厂长自然没问题。这打药机的生产销售有李龙的一份分红在里面,李龙这么用心是正常的,杜厂长也想着让李龙去分担一下这方面的任务。

“不过这一趟过来我没带卡车。”李龙也说出来自己的难处,“所以得麻烦你这边把药罐子运到石城那边去,我再开拖拉机把它拉走。”

“这个肯定没问题。今天就有一车货要拉到石城,捎带着就运过去了。”旁边有厂子里的管理层插了一句。

这事就这么敲定了。

李龙中午没有在杜厂长这里吃饭,他还要去二哥那里。

二哥李安国先斩后奏让小舅子陈前进到了四队,而且陈前进明显就是得到了叮嘱,一到四队就留下来了,丝毫不提去奎屯找姐姐和姐夫事情。

虽然四队大哥这里有足够的活让他们干,但也不能这么搞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