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91章 我只是想保住小海子,怎么又关心水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嗨!娘啊,你别想那么多了。小龙在外面事情多,和其他男的女的打交道可不少,那要人人都乱想,麻烦就大了。”梁月梅有点哭笑不得,婆婆的思维和一般人还真不一样。

到了小海子,李龙带着姜至瑜到了闸门所在位置,详细讲了要建闸门的缘由。

“兴修水利方面,大家都想着清渠、打井,你这做得好啊,把大自然留下来的设施和人工疏导结合起来,既能留下洪水为农业所用,又保证了水道的通畅,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将来的大好事啊!”

行吧,宣传上这些人说话果然是一套一套的,李龙惭愧的说道:

“我可没想那么多,我就是觉得,既然我承包了这个小海子,现在就得为它负责。

再说了,真要来洪水把坝冲掉了,我们四队通往外面的那个苇沟桥肯定也会被冲掉,到时学生上学、村民外出都是问题。

对于我而言,修一个闸门并不算多大的负担,但有利的方面挺多,那就修吧。不过我是外行,所以就想请着专业的人来指点一下。”

“那山里的桥呢?”姜至瑜问道:“你什么时候进山,能不能到时带我一起过去?”

李龙想想觉得倒是可以,只不过这么一来,到时马晓燕可能有意见了。

不过也没啥,先来后到嘛,既然姜至瑜已经提了,那就先紧着她吧,便点了头。

见李龙答应了,姜至瑜开心起来,她急忙举起相机拍了几张,然后又让李龙站在坝前,她来给李龙摆着姿势又拍了几张,这才算结束。

话题又回到了种上面,这方面姜至瑜不了解,回去的车上让李龙给她详细说一说,李龙便从种播种开始,一直讲到了收获。

有些机械的使用现在就有,比如点播机,中耕机,目前李龙已经搞出来的打药机等等;有些机械目前还没有,这方面李龙就当畅想一下了,比如采机,打杆机等等。

甚至于滴灌等二十多年后普遍使用的技术,李龙现在也在畅想一下,让姜至瑜不停的记着,这些对于她来说都不亚于是“脑洞”、“科幻”甚至于天方夜谭的东西。

有些她听过或者在报纸上看过,有些都没听过,但姜至瑜此刻却觉得,说不定李龙所说的这些,未来真有可能一一实现呢。

回到李家,姜至瑜看着记下来的满满三页纸,很满意。她这回是有些渴了,吃了李龙切的西瓜,然后洗了手,开心的回去了。

李龙自己也赶紧回到了县里,中午在家里吃了饭后,下午上班时间,便去了县水利局。

杨波的个头不高,不到一米七,长得有点墩实,看到李龙后,笑着说道:

“我老师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还真没想到他给我安排了这么个活。”

“实在不好意思,我这边找不到专业人员,也不认识你们,所以只好到乌城请人帮忙了。”李龙是真的不好意思。

其实哪怕再来一次,他也会这样做。至少目前这阶段,人情社会的招术还是很管用的,如果没有罗教授和杨波的老师董教授的介绍,李龙直接过来水利局找人,这边肯定是官方那一套。

“哈哈,既然已经说到了我老师那里,那咱们就是自己人了。罗教授可是好好把你一顿夸啊。”杨波三十岁左右,他上八一农学院的时候已经挺大了,所以现在工作时间并不算长,算和李龙同龄:“以后咱们得多联络。”

“那是那是,我后面要麻烦你的事情多呢。”

“叫我师兄吧。”杨波自来熟,“虽然你没上农学院,我老师说罗教授和吴教授都很赞赏你,说如果你去上学了,他们肯定愿意收的。”

李龙急忙摆手,这时候可不像刚开始能搞工农兵大学生,得凭硬硬的学历,自己啥也没有。

“就这么叫吧。”杨波一摆手,止住了这个话题,“咱们说正事?”

那李龙也就这么着了,把两件事情说了一下。

“要按你这么说的话,其实挺简单的。不过我觉得我还得去看看。这样吧,我呆会儿和领导请示一下,明天咱们去一趟?如果问题不大,那我这边给你出个图纸,安排一些注意事项,到时你找施工队修就行了。”

“好好。”李龙自然乐意了。

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李龙留下了一包肉干,说是请杨师兄品鉴一下,然后就离开了。

李龙走后,同办公室的同事嚷嚷着要一起品鉴一下那些肉干,杨波就打开给同事们每个人分了几个。

这时候吃肉已经不那么稀罕了,但这种包装相对精致的肉干还是比较少见的,有同事尝了一个后,就把剩下的留下来说带回去给孩子。

李龙的名头挺大,水利部门也有民族同志,所以大家其实清楚他的过往。杨波和李龙拉上关系,不光是叙叙师门什么的,这人脉嘛,是互相来的。

现在李龙请他帮忙办事,后面他说不定也有找李龙帮忙的时候,互相的。

李龙回到大院子的时候,碰到了开着拖拉机准备离开的梁文玉。

和梁文玉有一段时间没见面了,李龙还有些意外。

李龙回来了,梁文玉自然就不能走了,他把拖拉机停在了路边,等李龙把吉普车停进了院子后,两个人就开着院门在门口聊了起来。

没办法,梁文玉的拖拉机上拉着半车西瓜,一半卸在了李龙院子里,韩芳正在院子里看着呢,还有一半在车上,打算拉到四队去。

“哪来的西瓜?”李龙有些好奇,“我记得你家地没种这个吧?”

“嘿,这几天不是给人割麦嘛,”梁文玉笑着说,“割到一个近老乡家里了。一说话听着熟,一问,一个村的!结果人家死活让留着吃饭,然后给装了一车瓜。那我也不好意思要钱啊,就把瓜给拉回来了。”

“赔了啊?”李龙也笑了,“老乡嘛,赔一点就赔一点吧。咋说出门在外的,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吧。”

“就是这话啊。”梁文玉点头,“我家里吃不了,队里有人送了不少哩,我就拉过来,你这留一些,剩下的拉到大姐那里去。”

“二姐那里呢?”

“送了啊。”梁文玉点点头,“前面队里有人送瓜的时候,我就给他家拉过去一些。你也知道,头两年跟着你赚钱,我带着人哩,人家感谢我嘛。”

李龙点点头,结交的人知道感恩这就是好事。

梁文玉欲言又止,李龙就让他干脆的说。

“我们队地少啊,”梁文玉感叹着,“现在粮食不值钱,又不能不种,剩下的那点地,种啥才行?抬把子不编了,搞大扫把,我们这边没芨芨草,得跑得远去搞……”

“种菜。”李龙其实早就想过这个问题,只不过先前一直没时间去和梁文玉说,他隐约记得再过两年,国家就搞菜篮子工程了。

其实就算现在也能看出来,大家能吃饱了,自然就想着吃好。以前饭桌上,饭多菜少。现在呢,大家都想吃好吃有营养一些,对菜的需求量就大了。

“种菜?”梁文玉有些疑惑,“种啥?卖不出去咋整?”

“今年秋天,苞米收了之后,你去市场上看看,比如大葱、白菜、洋芋,你看看大家买的多不多,还有其他菜。”李龙指的路子,其实是梁文玉他们队过几年就打算走的路子。

地少,就只能精品化种植,距离县城近,最大的优解,就是种菜了。

“行。”经过这些年的检验,梁文玉对李龙已经足够信服了,既然他说了,那到时走一走看一看就清楚了。

梁文玉没多呆,他还要赶紧把瓜送到四队,然后再去割麦。现在割麦能赚不少钱,其实他挺满足的。

但收割机慢慢在增加,这一条赚钱的路子能走多远他也不清楚,所以肯定得为将来考虑。

况且跟着他的人不少,别人也指望着他给指条路子呢。

那就先打听一下吧。(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