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柳暗明
市府的杨副领导满腹心事的离开了,坐在汽车后排,他紧皱着眉头望向车窗外。
这一趟不能说没有收获,收获还是非常大的,最起码他先一步得到了程氏还打算继续投资建厂的计划。
可也仅仅如此了。
想要将这笔投资留在京市,他需要面临的困难可不是一星半点。
唉……
想到这里,他又叹了口气。
坐在副驾驶位的秘书听到后边的领导叹气,琢磨了一下后转过身子轻声问道。
“领导,和李局长谈的不顺利吗?”
身为秘书,他当然知道领导第二次过来找市局那位李局长是要谈什么,可看领导的情绪,这次的谈话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顺利倒是顺利着呢,那位李局长也给我透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程氏还有打算在国内建厂,并且投资额度不会小,目前这个消息再没有其他人知道了。
但是,咱们那位李局长不会就这件事情给程家提出任何建议,他是坚决不插手程家生意上的事情。”
“这……领导,我觉得李局长就算是让程家将投资留在咱们这里,也不能说是插手生意吧?”
“怎么不算?这可太算了。”
老杨同志还是比较明事理的,他很清楚李言诚心中的顾忌,在这种事情上,还真不好指责这位李局长不为家乡考虑。
“说到底,南方目前属于实验区,他们能给出的各项优惠政策我们给不出,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程家宁愿损失自身本应得到的利益,而选择将投资留在咱们这里,你能说这其中因为那位李局长的影响吗?”
“呃……”秘书被领导反问的有些词穷。
“唉”杨副领导摆了摆手说道:“人家李局长能给透露那个消息让咱们第一个知道,已经算是不错了,我们得知足,还是想想办法怎么跟那位程总谈吧,用我们的条件打动人家愿意在咱们这里投资。
等会儿回到办公室你就联系一下老刘他们几个,让他们过来,先商量一下看看该怎么谈,看看咱们能给到最优惠的政策是什么,再看看相比较南方,咱们这里的优势有哪些。”
“是”听到领导的吩咐,坐在副驾驶位的秘书赶忙应了一声。
老杨说的没错,与其去绞尽脑汁的想那些盘外招,还不如苦练内功,招商引资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工作,不可能每次都剑走偏锋,更不可能每次都恰好能找到人帮忙。
就像老话说得,打铁还需自身硬,身为华夏的政治文化中心,京市有着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怎样将这种优势发挥出来,吸引外商愿意来这里投资,才是他们这届领导班子更应该考虑的问题。
……
下午五点钟,市府那位杨副领导刚离开,城西体校案的第一次案情分析会也就结束了,李言诚没再继续在这里留,跟城西分局的局长、副局长们又叮嘱了一下后,便邀请蔡副局长坐他的车,一同前往市局。
“伯明同志,谈谈你对这个案子的看法。”
车子驶出体校拐上大路后,李言诚开口说道。
蔡副局长今年五十出头,八年前是从阳朝分局刑侦科科长位置上调到总部刑侦五局,参与破获了多起大案要案,是正儿八经的刑侦专家。
李言诚还在社会局工作时就和他认识,帮助其他省份的公安部门审讯犯罪嫌疑人时,还和他一起制订过审讯方案。
对于组织上安排此人过来担任分管刑侦的副局长,他自然是无可无不可,他从未想过要将市局搞成什么“一言堂”,关键位置都要扶持自己人上来。
在他看来,只要能干,又愿意干好本职工作就可以。
面对李言诚的问题,蔡副局长沉吟片刻后说道:“首先,作案人对体校比较熟悉,这一点毋庸置疑。”
见局长点头表示认可,他又接着说道:“但我对作案人熟悉的是三年前库房改造前这个判断表示怀疑。”
“哦?为什么这么说?”听他这样说,李言诚一下就来了兴趣。
“您看啊局长,作案人是在库房和更衣室共用的那堵墙上砸了一个洞,通过洞口进入库房实施盗窃行为的,而他砸洞口的那个地方,刚好是库房改造前窗户所在的位置。”
“没错”
“作案人砸墙使用的工具是一把榔头,这把榔头我们在现场并未发现,经询问得知,更衣室内也不会有这种工具,这就说明,榔头应该是作案人自己带来的。”
“对”
“也就是说,作案人在过来之前,是做了充足的准备,可如果他熟悉的是改造前的库房,那么需要带那把榔头吗?
被砸开的洞口以前是一扇窗户,安装的是玻璃,窗户可以推开,就算窗户锁着,想要砸破玻璃随便在外边捡一块砖头就可以,完全不用在过来的时候特意带一把榔头。”
对啊!听完蔡副局长的分析,李言诚眼前“唰”一下就亮了,这点他之前确实没仔细想过,现在看来,作案人还真未必就是三年前离开体校的人,也有可能就是现在学校里的某个人。
“还有就是我比较怀疑这人的作案动机。”蔡副局长的分析并未结束。
“此人在作案时戴了手套,现场没有留下指纹,可以看作具有一定的反侦查经验,但他却留下了十分清晰且完整的脚印。
这就说明,他所具备的反侦查经验,很可能就只是听别人说过公安破案靠指纹,所以才戴了双手套。”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想说,这个人并不是一个老手。”
“对,此人如果此前曾多次犯案,或者说被咱们打击处理过,那么就应该知道公安凭借脚印也是可以破案的。
接下来我要说的就是犯罪动机了,我知道,领导们担心此人盗枪是有什么特殊的目的,肯定有目的,这是一定的,但他的目的未必就是冲着政治方面。
我之所以这样判断,就是因为此人要是真冲着国庆去的,那么他搞枪也搞的太早了,还有将近五个月,这么早就动手,难道他就真的觉得在这段时间里公安抓不到他吗?
再一个,即便他能拿到‘小口径’,其实也于事无补,虽然它确实比气手枪的威力要大,但也就那回事儿,除非近距离,但我认为,要是真的是那种蓄意搞破坏的,他应该不会选择这种武器,搞点爆炸物的话是不是效果会更好,所以我感觉此人盗枪应该是有别的意图。”
说到这里,蔡副局长一顿,他似乎是反应过来自己这样说有点不妥,又连忙补充解释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