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 取代货幣发行权
整个下午,有名有姓的上市港企都忙著站队,或忙著跟滙丰撇清关係。
陆良的电话打了一通又一通,毕竟別人主动示好,一通答谢电话是最基本的礼貌。
陆良还在通话中,突然听到敲门声,孙哲远打开一条门缝小声说:“陈处长找您。”
陆良疑惑,但还是捂著听筒说:“先把陈处长请进来吧。”
下一秒,陈杰斌推门而入,看到陆良还在与人通话,露出果然如此的笑容。
他走到茶台,熟练清洗茶具,等到陆良结束通话:“先喝杯茶,润润喉咙吧。”
陆良看著热气腾腾的茶水,摇摇头,从冰箱拿出矿泉水:“喉咙冒烟,等不及了。”
陈杰斌忍俊不禁,放下茶杯,突然正色道:“知道你现在很忙,我就开门见山了。要么不做要么做绝,最好把滙丰的货幣发行权也拿到手。”
陆良眉,又喝了一口矿泉水,沉吟道:“港幣锚定美元,谁发行,应该不重要吧。”
陈杰斌目光如炬,直视陆良,一字一顿的反问道:“真的不重要吗?”
两人四目相对,久久无言。
半响过后,陆良败下阵来,嘆道:“两年,先等我们把滙丰的业务消化完。”
港幣由谁发行这事,不上称,轻飘飘都没有二两重,一旦上称,千斤都止不住。
因为拥有独立货幣发行权是一个国家拥有主权的象徵之一,儘管中银跟渣打也可以发行港幣,
但滙丰发行的港幣流通量最大,也最被香江市民接受。
滙丰一直掌握著港幣的发行权,站在內地的角度,这是不能允许的。
但天星不同,由陆良高度掌权,容不得外人外资插手,甚至比內地某些国企更像华资。
陆良之所以不想同意,是因为发行港幣需要大量美元进行质押,比如想发行780亿港幣,就需要存100亿美元。
以滙丰的发行量,想要替代对方,哪怕初期都要存个三五百亿美元,而这笔资金是绝对不能动用的。
天星此前的可用资金也就1200亿。最近还搞出了这么多事,等到事毕,可用资金恐怕都不足千亿美元。
要是没头没脑揽下这个任务,流动资金直接打了个对摺,来年还怎么做空美股。
得到確定的答覆,陈杰斌笑眯眯说:“只要有想法就好,时间不著急,三五七年都可以。”
他停顿一会,又说:“没钱可以找中银,他们大把钱,也愿意提供无息贷款。”
滙丰发行的港幣之所以最受欢迎,原因有二,其一是上世纪的歷史遗留问题,人们已经习惯使用滙丰发行的货幣,其二就是隶属英资的滙丰,更容易被国际市场接受。
其一的习惯可以慢慢改变。其二的国际市场接受度,才是关键。
天星几乎可以完美的替代滙丰,甚至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还远远超滙丰。
就像千禧年前夕,东大为了更好的融入国际市场,也为了如今的人民幣国际化做铺垫,进行改版的理由是一样的。
陆良果断摇头,婉拒道:“香江很快就会像內地一样,进入无现金社会,质押的所需资金,应该没有想像得那么多。”
陈杰斌眯著眼睛,突然莞尔一笑,就像看穿陆良的小心思:“隨便你,不强求。”
他又喝了一杯茶,拍拍不存在的灰尘,摆了摆手说:“不用送了,你慢慢忙吧。”
陈杰斌走了,陆良收敛笑容,眼中露出一抹思索,但很快又被电话打断了思绪。
“车到山前必有路,多想无益。”
陆良想通了,在这段需求关係中,他始终是属於被需要的一方,而且越来越不可替代。
有些担心或许只是多虑,但还是能避免则避免,儘量不要跟官方扯上太深的关係。
整个十二月下旬,陆良与天星金融都在忙看接收来自香江各界的善意。
大量的资金就像长江水一样,从天星金融流向各行业的头部,替代滙丰的生態位。
隨著恒生指数接连突破26000点,27000点,开始向28000点衝击,市场已经没人再质疑这轮大牛行情的真实性。
滙丰撤离,天星接盘,港股大涨,已经成为板上钉钉的因果关係。
滙丰的反扑渐渐也没人再提及,就算是扮猪吃老虎,但扮了这么久,不是猪,也变成猪了。
“呸,说好的联动性,结果联动到3100点就连不动,什么垃圾鬼市场。”
港股的狂欢,是a股的眼泪,大a就像概念神,始终保持3000点上下。
12月31日,一年又要过去。
陆良还在公司忙碌。
岁末年终,返乡潮即將启动,灾疫濒临失控,来年很多计划,都要早做打算。
他正在审阅ppt,突然屏幕右下角闪过一条语音简讯,陆良下意识点开。
“良哥,还在忙吗?小区好多雪人好像有人感染了,小惠也回家了,我好怕———”
李曼丽怯生生的声音响起,只是语音还没有播放完就被撤回了。
下一秒,似乎为了掩盖撤回的消息,她又发来一个可爱小熊的表情包,无聊ing!
陆良微微失神,盯著表情包,心中涌现一股愧疚,沉吟片刻,唤来孙哲远:“现在去苏城帮我接个人,你亲自走一趟。”
孙哲远愣了愣神,但连忙点头,得知李曼丽的住址便立即出发,去往苏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