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7章 讨价还价  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247章 讨价还价

刚才吴国兴出来的时候,就穿着这样的一身红色布面甲,只不过他是校级军官,和普通士卒的款式还略有不同。

铁臂手是银白色的细叶扎甲编缀而成,肩膀和大臂处更宽,防护面积更大,能护住两腋要害,身甲的下摆缀着彩色布块,头上的盔缨也更高一些,胸前的护心镜也更大一些。

陈普文开始还以为这是圣武军缴获的元军甲胄,毕竟元军确实装备有一些布面暗甲,只不过十分稀少罢了,而且款式也和吴国兴穿的不一样。

可现在两百名士卒都穿着一样的甲胄出来,再加上看起来就很新的布料,就算是个傻子也能猜出来,这大概是圣武军自己制作的甲胄。

陈普文见状也没憋着,他身为使者,本身就有收集情报的职责,再说现在双方也并非是敌对关系,至少还没撕破脸,于是当即问道。

“敢问吴将军,你们这甲胄的样式可不像是元军所有的,可是贵军自己打造?”

“确实是我军自行打制的,不然只靠缴获怎么够用,再说战场上杂乱,若跟敌军穿一样的甲胄,还怎么分清敌我。”

吴国兴倒也没瞒着他,很干脆的就点头承认了,毕竟这东西是无法隐藏的,你总要穿出去打仗吧,既然都要穿出去了,又如何隐藏。

“那不知贵军现在甲胄产量几何?”陈普文见吴国兴还算好说话,心中一动,忍不住再次问道。

吴国兴捋了把胡子笑道,“呵呵,不多不少,反正够用。”

得,这话跟没说一样,看来是问不出什么了,不过紧接着,陈普文就见识到了什么是‘够用’。

等一行人进了城门,天色顿时一暗,原来城门之内竟然还有一个内瓮城,四周高耸的城墙遮挡了阳光,让人身处其中,宛如置身幽暗的井内。

看看四周的高墙,陈普文顿时神情一凛,没想到这里防备如此严密,若是没有准备,贸然闯了进来,真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陈普文看看内瓮城的铁质千斤闸,忍不住道,“贵军倒是不缺铁器。”

“那自然不缺,不然我们怎么自制铁甲,庐州路本就产铁,北边的定远亦然,汉末三国时,魏武帝曹操便在定远置铁冶,造过兵器,还在那里留下一个炉桥镇的地名。”吴国兴很自然的搭话道,也没隐瞒的意思,毕竟这些都是藏不住的,倒不如说出来唬人。

等一行人进了城,收缴了那些宋军的兵器,吴国兴这才安排那些士卒入军营休息,然后又派快船去六安报信,之后的事就不用他来管了。

陈普文就这样在霍山待了两天,找各种借口四处探查,很快他就发现,驻守在霍山这里的一个千户营,居然人人都有那种布面铁甲,看来圣武军已经能成规模大批量生产甲胄了,连一个守后方的三线部队都有这样的装备,那一线的精锐部队用的会是什么玩意,他简直不敢去想。

除了军队装备之外,陈普文也见到了许多民生方面的事,比如霍山县这里的百姓非常忙碌,地里的水稻和麦子长势不错,看起来今年的春耕并没有荒废。

可田里却见不到多少百姓,山里却有大量的百姓在砍伐木材,然后扎成木排,沿着淠水顺流而下,看样子是要运去庐州的。

这个小山城里制造业发达,不仅砍伐木材,还有药材,兽皮,造纸,陶瓷等行业,甚至这里还有一个专门镗火炮的水车工坊,只是没允许他进去看。

这天正在等待庐州那边的回信,陈普文在镇子上瞎转,很快就看到一个造纸作坊,但里面造纸的环节却让他有些疑惑。

于是便询问一旁陪同,实则监视的吴国兴,“敢问将军,这里是造的什么纸?为何这纸是黄色的?”

“黄纸?那应该是做纸钱用的火纸吧。”吴国兴假装不知道的猜测道。

陈普文一脸严肃的摇摇头,当即否定道,“不,做纸钱的火纸都是拿来烧的,一般多用稻草,而这纸却用的构树皮,明显就是皮纸。”

“哦,皮纸就皮纸呗,使者怎么对造纸这么感兴趣?莫不是你家中也造纸?”吴国兴装作不在意道。

陈普文又摇摇头,“我家虽不造纸,可我却是江西人,江西盛产纸张,尤以皮纸造价最贵。

“既然用了上好的材料,又怎会拿来做用来烧的火纸,可若说是用来写字,那这流程也不对,树皮取来应当先入灰水煮两日,再漂洗干净,晾晒半年以上,使其自然漂白,这样做出来的纸才是上乘,才能洁白如雪,才能卖的上价。

“而这工坊却直接省去了晾晒漂白的环节,所造之纸皆为黄色,虽也能用,但却大大的掉价,似乎只为了节省这半年时间,殊为奇怪。”

“嗐,使者管这个干嘛,你若问我,那我也不知,我是个武人,并非此地文官,我只管守城,这些民政我是不管的。”吴国兴当即打岔道。

陈普文点点头表示理解,不过吴国兴并没有说实话,他其实是知道这家造纸作坊的,因为这并非民办,而是官办的造纸厂,还是他重点关照的几个工厂。

至于为什么要省略掉半年的自然漂白,直接造黄纸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这确实不是用来写字的纸,而是用来包定装弹火药的,那白不白还有何区别,这时候就应该追求时间和产量。

终于,在霍山等了三天后,庐州那边传来了消息,和上次一样,只允许陈普文带十个士卒跟随前往庐州,陈普文也知道规矩,警告其余士卒在这提高戒备,然后就和几个亲随到了六安。

来出使之前,杨普雄还说驻守在六安的是一个姓俞的中年将领,此人是巢湖水师的元老之一,巢湖两大派系,廖氏和俞氏,这个六安的俞氏中年将领,便是俞氏三兄弟的父亲,想要收服鲁锦和他手下那些将领,如果鲁锦那说不通,可以和这个俞廷玉接触一下。

结果等陈普文来了这里,发现六安守将也变了,变成一个年约二十岁的年轻将领,姓赵,听说也是巢湖出身,但还来不及细谈,鲁锦那边派来接人的队伍就来了。

只见有两辆四轮的奇怪马车,分别由四匹马牵引,左右还有两百骑精锐白甲骑兵护卫,煞是不凡,领头是一名身穿黄甲的年轻小将,面相年轻的过分,似还是个娃娃,来人正是鲁锦唯一的一个义子,鲁破军。

“请使者上车。”鲁破军连马都没下,嘴上恭敬,但却一点没有将对方放在眼里的意思。

陈普文捋着胡子,看看左右的白甲骑兵,当即笑道,“鲁帅的骑士倒是威武,老夫也能骑马,希望能与诸位同乘马匹骑行,不知这位小将军可否行个方便。”

鲁破军面无表情,打着马在原地转了一圈,丝毫不给面子道,“那真是对不住了,我们可没有闲余马匹供阁下驱使,阁下还是乘车的好,若是骑马出了闪失,引起贵国和我军的误会,想必阁下也是不希望看到的,阁下还是应以大事为重。”

陈普文还想一起骑马走,希望能套点话来着,现在对方强行让自己坐车,明显就是不想和自己多言,那也没办法,只能讪讪道,“那也好,那就有劳小将军带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