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9章 油盐不进,软硬不吃  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249章 油盐不进,软硬不吃

陈普文原本以为,徐寿辉开出这么优厚的条件,鲁锦若是真有意归附,肯定就痛快答应了。

可没想到,这鲁锦竟然油盐不进,还在找各种理由推脱,连什么升米恩斗米仇都扯出来了,是,民间确实存在这种行为,可徐寿辉是皇帝啊,若是连皇帝都不守信用,那大家还玩个屁。

再有就是彭莹玉和鲁锦的私仇,这彭莹玉可是徐宋的创业合伙人,把徐寿辉推上皇帝之位的就有彭莹玉,他还把控着莲台省,也就是徐宋的中书省,手下也和鲁锦说的一样,带兵的徒弟众多,真想对付鲁锦的话,估计徐寿辉还真拦不住。

啧,这确实有点麻烦了,但该解释的还是要解释。

陈普文立刻反驳道。

“大帅多虑了,什么升米恩斗米仇,也未免太小看了吾皇陛下,是,民间的确有这样的事,可那是吾朝皇帝,口含天宪,天子若是做事都不讲信誉,今后谁还肯为国朝效力?

“至于军师会阻挠此事,那也是大帅想多了,军师的确位高权重,但这宋国的皇帝姓徐,可不姓彭,他有何本事能阻止陛下?”

鲁锦闻言撇了撇嘴,“先生说的这话,先生自己信吗?贵国军师若真要害我,他根本就不用自己出手,其手下徒子徒孙那么多,到时我就算横死,难道你家皇帝还能杀了他给我偿命吗?”

“.”陈普文顿时又是一阵无语,因为鲁锦说的还真有可能发生,一个外来归附的,和一个势力强大的创业伙伴,到时候保谁还用说?

“大帅就不能再考虑考虑?”陈普文感觉心力憔悴道。

“也不是不能考虑,但你得回去把这事跟你家陛下和军师都说清楚,不能让我人还没过去,就平白结了个仇家,那我岂不是死的很冤?”

陈普文闻言顿时来了精神,只要还有希望就行,于是当即抱拳拱手道,“那还请大帅告知详情。”

鲁锦也不废话,当即讲起了当初的经历。

“当初我去巢湖投军之前,巢湖水师还是廖氏和俞氏在领军,被庐州的左君弼打的很惨,根本不敢上岸,可那个时候,你们家军师的两个好徒儿在哪呢?李普胜带兵藏在无为县,赵普胜带人藏在含山上,躲的一个比一个远,只有俞氏和廖氏带着水师缩在湖中小岛上苦苦支撑。

“后来我杀了官军,被逼无奈,领着八百乡勇投了巢湖,靠着家传兵法,教他们练兵布阵,又使了点小计,将庐州的左君弼主力诱出城外,尽起伏兵将其包围,幸赖兄弟们用命拼杀,这才全歼了左君弼的主力,后来我又用计引出六安的义兵元帅朱亮祖,将其主力尽灭,这才连夺庐州,六安,梁县三城,让兄弟们有了落脚之处。

“我带着巢湖的兄弟连夺三城之时,你们军师的那两个好徒儿可是一分力也没有出。

“后来巢湖的众兄弟们服我,共推我为首领,恰巧这时,那赵普胜得知我们攻下庐州,就想来与我合兵,还叫我派兵去接他。

“虽然这赵普胜之前没出过力,可巢湖水师好歹也是他们拉扯起来的,那就是自家兄弟,我便答应说好。

“我那时手里有三座城,手中却只有六七千兵马,连战三场,士卒早已疲惫不堪,还要分兵守城,当时庐州的城墙还不到两丈高,还是夯土城墙,旁边的梁县更是连城墙都没有,这么点兵力,一座城只有两千来人,连城墙都站不满,这时若康茂才打过来,如何守得住?我只能弃城而逃。

“我便跟赵将军说,接你过来合兵可以,能不能容我缓一缓,哪怕只有半个月也好,待我招兵买马,再训练一批士卒出来,再去接你,反正你也在含山守了那么久,营垒坚固,山路险峻,和州的康茂才也奈何不了你,可他偏不,非要催着我去接人。

“接人就接人,我也答应了,着急忙慌的只用了三天招兵,便留下新兵守城,让手下老兄弟带兵去接。

“结果接应的部队走到一半,那赵普胜又等不及,都不肯等我的人过去与他合兵,到时再一起抱团回撤,非要自行出寨来找。

“结果呢,我这边连夺庐州三城,那淮西宣慰使康茂才压力陡增,他有守土之责,现在丢了三城,如何向元廷交代?元廷要治他的罪,他也只能想办法将功补过,我在庐州虚张声势,而且刚打了几次胜仗,军威正盛,又有城池依托,他不敢贸然对我下手,便盯上了含山的赵将军。

“赵将军手下只有两千孱兵,自起兵以来一战未胜,本来就士气低迷,再加上听说可以搬到庐州城里来住,不用在山上吃苦,士卒们便有了懈怠之意,失了防备,本来他在山上的大营中等着我去接,倒也不至于出事,可他偏偏等不及,要下山来找,这才被那康茂才寻到了破绽,就在他往庐州来的路上打了埋伏。

“要不是我派去接应的人速度够快,恐怕他那两千人马一个也活不下来,不过就算这样,最终也只救回五百来人,赵将军本人更是被伏兵第一时间乱箭射死,头颅也被康茂才砍了去。

“先生你给评评理,你说这与我有什么关系,他徒弟死于元廷之手,还是死在淮西宣慰使康茂才手上,要说有仇,那也是跟元廷有仇,跟康茂才有仇,而且康茂才的两万大军也是我给灭的,康茂才本人也早已被我杀了,就算有仇,这个仇我也给他报了。

“击败康茂才之后,赵将军的首级也被我寻回,如今尸首俱在,我还给他寻了上好的棺木安葬,可谓仁至义尽,都说战场之上刀剑无眼,将军难免阵前亡,谁也说不好能不能活到打完仗的那天,死个人有什么大不了的,不能因为死的是你家军师的徒弟,就不分青红皂白的错怪好人吧?”

陈普文听的连连点头,按鲁锦的说法,那赵普胜的死确实和他没什么关系,还有鲁锦为什么要杀赵普胜,好吧,鲁锦还真有杀他的动机。

首先就是鲁锦说的,攻三城的时候,赵普胜躲的远远的没出力,现在夺下城池了,赵普胜想摘桃子,还有巢湖水师是赵普胜拉起来的,但现在巢湖诸将共推鲁锦为首领,一旦赵普胜回来,鲁锦可能会被夺权,但有其他巢湖诸将支持,鲁锦应该不会怕他才对,大不了到时候让赵普胜做副将,还不至于非要拼个生死。

再有就是,赵普胜死于元军手中,这点鲁锦应该不会撒谎,毕竟这么多巢湖将领看着呢,鲁锦又不能指挥元军,如何让康茂才去杀赵普胜,而且鲁锦分析的也很合理,那康茂才有守土之责,现在被鲁锦夺了三城,他着急拿个人头将功补过,挑最容易下手的赵普胜也很正常。

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赵普胜被康茂才杀了,康茂才又被鲁锦杀了,于是死无对证,这件事确实有很多疑点,鲁锦也有动机,但赵普胜的确死于元军无疑,而且还死无对证,这就没办法查下去了。

再说了,这根本就不是要不要查的事,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是徐寿辉想要收服鲁锦这十万大军,那么哪怕赵普胜真是被鲁锦所杀,只要他不承认,而且还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那徐寿辉想让鲁锦归附,就算捏着鼻子也得认下去.

陈普文这时才说道,“听起来的确与大帅无关,这事确实巧了些,但赵将军死于元军康茂才之手,大帅军中那么多将领看着,应该不会有错。”

鲁锦一拍巴掌,“就是嘛,我与赵将军无冤无仇,我害他做甚。”

陈普文点点头,“那我回去定然将此事经过详细说与陛下和军师,也好解了军师对大帅的误会,就是还有一些细节,在下想问一下,不知大帅可否告知?”

“你说。”

“大帅当时是派的谁去接应赵将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