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闻言又皱了皱眉,“三个月后的事,战场更是瞬息万变,大帅何以如此肯定,万一猜错了,那咱们接下来可就很难走了。”
鲁锦突然站起来,背着手走了两圈,然后还是坚持自己的猜测。
刚刚有一瞬间,他也有些怀疑,自己的穿越已经造成了历史大变样,万一徐宋没有继续像原历史上那样进攻江南怎么办?可是很快,鲁锦就再次坚定了自己的判断和信心。
“不会的,他们肯定会进攻江南。”
“理由呢?为何他们一定要进攻江南,进攻别的地方破局就不行吗?”李善长追问道。
鲁锦当即解释道,“第一,战略方向不是战术战斗,战场瞬息万变,小的细枝末节,数百上千人的生死,一城一地的得失,这些的确难以推测和预料,但大的战略方向,是可以预测和推演的。
“第二,教我兵法的老师,曾经跟我说过这样一句话,‘战争是政治的延伸’。”
李善长有些没听懂,蹙眉问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说,一切的战争行为和目的,最终都是以实现政治目标为初衷的。”
鲁锦见李善长还是一副没听懂的意思,只能继续解释道。
“我且问你,徐宋为何能这么快起势?”
李善长想了想才回道,“因为他们用了妖教,愚弄小民,宣传反元复宋?”
“对,一是白莲教和弥勒教的广泛宣传,信众众多,二是前宋灭亡不到百年,许多百姓还念着前宋,因此他们建国称帝复宋,才会有这么大的号召力,那么我再问你,徐宋的国号是什么?”
这不是问的废话吗?你自己都说出来了,李善长心里暗道,不过嘴上还是配合道,“是宋。”
“那他们起兵的口号呢?”
“反元复宋啊。”
“那他们上次出使,为何偏偏封我一个汴梁管勾?”鲁锦继续反问道。
“因为汴梁是前宋的都城,他们的国号也是宋,他们想恢复前朝旧都!!我明白了,我都明白了,大帅真乃神人也!!!”
经过鲁锦的循循善诱,李善长突然反应过来,顿时眼前一亮。
鲁锦一抬手,示意他不用吹捧,然后又继续道。
“没错,徐宋之所以能那么快起势,是因为他们利用了百姓对前宋的怀念,打出了反元复宋的政治口号,又迅速称帝建国,国号为宋,这才有了巨大的号召力,南方的英雄豪杰群起响应。
“可是既然打了复宋的旗帜,那他们就得做复宋的事情,不然言行不一,底下的人也就离心离德了,这是政治标签,一旦你亮出来,就不好再改了。
“于是他们才会封我汴梁管勾,哪怕现在无法拿下汴梁,他们也可以先封个虚名,告诉天下人他们即将还政旧都,以此获取更大的号召力,引来更多人加入他们的复宋大业。
“但是汴梁管勾一职被我拒绝了,再加上现在就打回汴梁确实困难,那么就不如退而求其次,既然北宋的都城汴梁收不回来,那不如先收南宋的都城杭州!
“若是两座都城一座都没收回,那还谈个屁的复宋,这宋还有人认吗?
“所以现在套用刚才那句话,‘一切的战争行为和目的,最终都是以实现政治愿望为初衷的’,他们现在的政治愿望就是收复旧都,那么该如何实现?当然是派兵打过去了,既然现在汴梁收不回来,那就去打杭州,因此他们一定会进攻江南,除非他们把国号给改了。
“不过也有可能出现意外。”
“什么意外?”
李善长现在也十分认可鲁锦这个判断,听鲁锦分析的逻辑清晰,头头是道,正听到兴头上,突然来了意外,顿时让他好奇起来。
“比如物理条件上,进攻江南的机会不成熟,这样他们也可能会放弃进攻江南。”鲁锦一边说着,一边快速从旁边的架子上取来一副地图,然后在上面划拉了一会,突然指着一个地方说道。
“这里,徽州路,接下来两个月,只要盯紧了这里,只要徐宋能成功占领徽州路一部分的土地,他们就会进攻江南。”鲁锦敲着地图肯定道。
“为何?”李善长又想听听鲁锦的判断。
“因为安庆在我们手里,他们顺江而下,进攻太平建康的可能性不大,反倒是江西和徽州路交界,只要他们能打到徽州路,那就不用渡江了,直接就可进攻江南。”
鲁锦最后又给出了一个预判的时间,“七月份,如果徐宋能占领徽州一部分领土,他们就可以东出,偷渡昱岭关,直捣杭州!
“杭州是运河起点,江南重镇,前宋临安都城,元廷绝不会看着杭州路沦陷,会立刻抽调江淮地区的元军,反攻江南,到了八月份,九月份,江南元军就会一路撵着徐宋,将他们逼回江西,甚至有可能一举把徐宋打的断了气,跑到山里东躲西藏,到时候他们还拿什么来招抚我?”
李善长按照鲁锦画的进攻路线看了看,又问道,“那大帅认为咱们何时渡江为宜?”
鲁锦想了想说道,“最早八月份,这个时候江南元军应该正在反攻,但追到哪了还不好说,最好的时机则是九月份,秋粮入库,粮草充足,士卒训练半年,也已精锐,雨季也正式结束,接下来的秋冬两季都比较干爽,火药不会受潮,我们的火器部队能发挥更大的威力!这就是最好的渡江时机。”
李善长闻言点点头,“这么说,我们最多只剩下四个多月,不到五个月了。”
“对。”
“那看来我们要抓紧时间做准备了!”李善长也跟着兴奋起来,等了那么久,终于要渡江成立他们自己的基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