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0章 赎买
面对如此大胜,郑鸿逵自然是很高兴的,可当他见过了投降的荷兰人,並在对俘虏经过审讯后得知了一个消息,却让高兴中的郑鸿逵后悔不及。
郑鸿逵万万没想到,在通过审讯之后他才知道,荷兰舰队的最高指挥官卡佩伦將军居然跑了,而他就是率领那几条主力战舰拼死一搏,从包围圈侥倖逃脱的人。
当时因为混乱,再加夜里视线不好,郑鸿逵这边根本就没能辨认出卡佩伦將军的旗舰巴达维亚號,而且那时候他也没时间去分辨逃出包围圈的那几条战舰究竟是谁的战舰,战舰上又有什么人在。
毕竟整个港口荷兰舰队几乎全被堵在里面,足足一百多条战舰呢,相比这么多战舰,几艘战舰的逃脱对於大局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不管是谁在指挥,都会做出郑鸿逵一样的反应,他总不能光顾著逃脱的战舰派出大部分战舰去追击吧?所以竭尽全力全歼围堵在港口中的荷兰舰队,这才是正確的选择。
可偏偏问题在於逃出的战舰中就有荷兰最高指挥官卡佩伦將军的巴达维亚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可事已至此,郑鸿逵也只能接受现实,毕竟这一仗几乎全歼了荷兰主力舰队,除去烧毁、击沉和因为慌乱中因为碰撞而损失的荷兰、马打蓝的战舰外,明军俘虏了足足七十一艘大小战舰和武装商船,不仅获得了惊天胜利,还顺势拿下了苏鲁马益。
如此战绩,已是惊人到了极点,而明军的损失除了己方那些火船外,也就是负责围堵港口在交战中有三艘战舰受到了些损伤罢了。至於人员伤亡同样不多,负责火攻的马都拉人失踪五人,其余都接了回来,而参与作战的明军阵亡三人,负伤十一人,相比获得的胜利,这些损失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俘虏了对方舰队大部,荷兰在南海的实力可以说已基本被打残,而且荷兰人的舰队投降之后,对方的战舰就成了大明的胜利品,虽然其中主力战舰並不算多,可还有不少武装商船和马打蓝人的战舰,郑鸿逵想了下后,把完好的荷兰主力战舰直接编入明军舰队行列,派出人员接手。
至於武装商船和马打蓝人的战舰,作为战利品郑鸿逵也不能独吞,无论是参与联合舰队的葡萄牙人还是英国人,或者瑞典和波兰立陶宛王国,还是马都拉人,既然都是盟友,那么也不能亏待了。
尤其是马都拉国,这一次大战如果不是杜鲁诺王子的缘故,根本不可能有如此大胜,论功行赏其功劳可是不小。所以在收復甦鲁马益后,郑鸿逵不仅按之前的承诺把这个地方交给了杜鲁诺王子,让其儘快派人来恢復这里的秩序,同时还很大方地把所俘虏的马打蓝战舰再加两艘完好无缺的武装商船送给了杜鲁诺王子,这让杜鲁诺王子大喜过望,感激不已。
至於其他四个国家在之前的战爭中基本都在打酱油,可战后依旧捞取了不少好处。剩余的武装商船和其他缴获大家一分,所获得利益已经超过了他们参与作战的付出,每个人都是笑得嘴口合不拢了。
不仅如此,甚至英国人和葡萄牙人还特意求见郑鸿逵,提出可以利用俘虏的荷兰人做文章。按照欧罗巴的战爭规则,这些俘虏已经是大明的战利品了,大明完全有权力处置这些俘虏。
不过作为俘虏,也有自赎或者由荷兰东印度公司出钱赎买的规矩。现在所俘虏的荷兰军官士兵,包括被荷兰东印度公司徵召的武装商船的船长、水手等等,他们都具有著不小的价值。
荷兰作为海洋大国,是欧罗巴的强国。而荷兰东印度公司又是世界第一家股份制公司,这些年並被號称为全世界最赚钱的公司,所以金钱对荷兰包括荷兰东印度公司来说並不缺,完全可以把这俘虏进行分类,按照身份(贵族或者平民),职务(军官或者士兵),地位(船长或者水手)等来区分,明码標价,让其钱自赎或者之后和荷兰进行赎买,如此一来,总比直接处置更为妥当。
这个建议让郑鸿逵有些心动,但他考虑到朝廷那边的態度,暂时不敢全部答应。毕竟大明这一次出兵的理由是因为荷兰人冒充海盗劫杀大明商船,既然开战那么战胜后必须要献俘的,这不仅体现了大明的威严,更是给大明天下所有百姓一个交代,假如自己作为最高指挥官私下以这种方式把俘虏给卖了,朝堂那边得知这个事,可是吃不了兜著走的。
但郑鸿逵也知道这其中的好处不少,按照葡萄牙人的解释,如果以十年前荷兰和西班牙在殖民地的一场战爭为例,荷兰人向西班牙人进行被俘俘虏的赎买,是按照普通士兵300弗罗林,低级军官1000弗罗林,少校及其以上级別的中级军官和普通贵族按3000至5000弗罗林的价格来,那么这將是一笔巨大的收入。
要知道刚刚结束的一战中,所俘虏的荷兰人就超过了四千人,其中一半是东印度公司的军官和士兵,还有一半是徵召的武装商船的船长、水手等等。就算是后者,他们一般也都有自赎的能力,更何况前者的价值更大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