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在埃德加眼前的,有三种选择。
一种是“蜘蛛侠2”,商业类型电影,继续追逐票房巨星的头衔,如同汤姆-克鲁斯、威尔-史密斯一样建立自己的江湖地位。
这是最容易却也最困难的道路,毕竟,现在整个好莱坞的商业大片男主角头號选择都必然是安森,只要安森愿意,他有数不胜数的选择;但同样,任何类型电影都將拿来和“蜘蛛侠2”比较,在创造影史纪录的成绩面前,任何票房数字都显得黯然失色。
並且,风格、类型、口碑等等也全部都將拿来比较。
所以,容易,却困难。
一种则是“与歌同行”和“大象”,学院派电影,不管是贴合奥斯卡颁奖季,还是衝击欧洲三大电影节,走奖项路线,三百六十度转身,开始拓展安森作为演员的不同可能性,摘掉瓶標籤演变为实力派。
这是合理的选择,特別是经歷今年颁奖季的风风雨雨,如果安森真的能够拿下一座小金人,哪怕是和演技无关的最佳原创歌曲,他也能够扭转形象,真正进入学院视野。
但一来,这就相当於安森必须根据学院的游戏规则行事,此前的傲骨前功尽弃;二来,目的性太明显,和莱昂纳多没有什么区別,安森出演”与歌同行”的时候,好莱坞业內人士的吐槽和调侃已经不绝於耳,且不说作品质量如何,毫无疑问安森將面临诸多压力。
压力,不是问题;可是,被困在学院游戏规则里的安森,还能够保持现在超然的位置吗?
於是,摆在眼前就剩下第三种选择了。
剑走偏锋、独树一帜,不是典型的商业电影,也不是典型的艺术电影,反而是走出属於安森自己的一条路。
“蝴蝶效应”、“暖暖內含光”、“人类之子”,全部都是这样的类型。
旁人很难准確定位这些作品的属性,这给予安森一定的活动空间,探索自己的演员道路、带来不同的风格,“蝴蝶效应”和“暖暖內含光”的成功已经证明安森的独特性。
看看“暖暖內含光”,即使在“蜘蛛侠2”横扫千军登顶歷史的年份里也依旧熠熠生辉。
举一反三。
埃德加需要为安森找到下一个项目,在奥斯卡之外——不管得奖与否,进一步巩固安森的品牌形象,成为安森继续抗衡学院的资本,得奖了不意味安森被学院招安、没有得奖也不意味安森自暴自弃。
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埃德加在担心安森。
本来,“人类之子”拍摄完毕,埃德加不著急为安森寻找下一个项目,他真心希望安森能够休息一段时间;但现在,情况变了,如果安森继续在家里待著,容易胡思乱想,不如让安森投入全新的工作里。
想要不著痕跡地打动安森,埃德加需要一个眼前一亮的项目,所以,他可能需要动用创新艺术家的资源。
但是,谈何容易?
目前为止这三个项目,“蝴蝶效应”是编剧自己找上安森的、“暖暖內含光”是安森和编剧自己牵线的、“人类之子”则是安森自己在华纳兄弟淘出来的,全部都和埃德加没有关係。
而且,难得一见。
埃德加脑海里有了思路,但执行落地才是真正的问题。
埃德加没有前往自己的办公室,在欢呼和笑容的包围之中,一路前往创新艺术家最高管理层理察-洛夫特的办公室。
理察不在,他正在开会。
但埃德加没有转身离开,而是推门进入办公室,在里面等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