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7章 先来后到
其实,科林-法瑞尔才是真正的“天之骄子”,一次次毁掉自己的事业,却又一次次能够得到救赎的机会。
一直到五十岁的时候,好莱坞依旧在惊呼,他是一个天才,不应该被那些糟糕透顶的烂事彻底毁掉。
一切,正如“他还是一个孩子”一样。
显然,理察没有预见这样的未来,又或者说,他选择忽略这样的可能性,內心始终保留一个柔软的位置。
理察轻轻吐出一口气,“我知道,科林现在情况不好,他正在黑暗里与自己的魔鬼战斗,但他只是需要一个机会而已。一次就好。”
“这个项目,难得地,编剧亲自点名科林,他脑海里的第一人选就是科林,所以我想为他保留下来。”
某种程度上,埃德加能够理解理察。
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安森身上,他也会一样不择手段地把项目留下来,给予安森一次机会。
但区別在於,现在埃德加不在理察的位置上,他能够感同身受,同时也能够保持些许清醒。
埃德加犹豫一下——
要不要乾脆放弃,就把这个项目让给科林-法瑞尔?
“编剧为什么点名科林?”埃德加拒绝心软,在商言商,如果他不为安森爭取到最后,那就是他的失职。
理察一顿,“因为科林的才华。他是一位优秀的演员,你知道的?”
埃德加摇摇头,“不,理察,这个理由没有办法说服我。”
理察看著油盐不进的埃德加,但话语还是略显犹豫,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口。
埃德加停顿一下,“那编剧也是爱尔兰人?”
理察:……
埃德加敏锐地捕捉到理察表情里的些许迟疑,“啊哈,我猜对了。”
“爱尔兰人总是如此,这次也没有例外。”
在电影领域里,义大利后裔的团结是眾所皆知的,“教父”、“美国往事”、“好傢伙”等等聚焦纽约小义大利区域的电影已经成为影史经典;但事实上,他们的团结程度远远比不上爱尔兰人。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一小撮爱尔兰人在好莱坞打拼,他们从欧洲后裔、英国演员之中再分出一个小小的分支,紧密团结、资源共享。
西尔莎-罗南、麦可-法斯宾德、连姆-尼森、希里安-墨菲、皮尔斯-布鲁斯南,他们全部都是爱尔兰演员。
当然,还有科林。
埃德加的身体微微前倾,“理察,如果编剧只是因为爱尔兰人的关係选择科林,那这未必是好事。我相信安森更加適合,我相信他们能够意识到安森才是正確的选择。”
理察一噎——
就是因为他知道,所以他不希望这个项目落入埃德加手里。
在安森面前,科林著实没有胜算。
但理察还是需要为科林爭取,“埃德加,你怎么知道安森对这样项目感兴趣?这不是一个典型的类型片剧本。”
“电影拍摄完毕,应该走电影节路线,还是应该走院线发行路线,亦或者是应该像『猜火车』那样依靠录影带租赁打开市场,一切都难以判断,这样的项目著实难以定位,安森未必会喜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