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部长和郑国维看得目不转睛,脸上的震惊之色越来越浓。
朱红杰和吴青等人跟在后面,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见了,但每一次看,心中的自豪感都会油然而生。尤其是看到部里两位大佬那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心里就别提多舒坦了。
“李峰同志,我有一个问题。”姜部长突然开口,他的目光锐利如鹰,直指核心,“我看得出来,二期工程的整个设计思路,和一期相比,有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改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推翻了重来。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这个问题,问到了点子上。
所有人都看向李峰,等待着他的回答。
李峰微微一笑,似乎早就料到部长会有此一问。
他带着众人走到了生产线的中央控制台前,指着上面一排排整齐的按钮和指示灯,以及旁边一个用金属盖板封住的预留区域,不疾不徐地说道:
“部长您说得没错,二期工程在设计之初,我的理念就和一期不同”。
“一期工程的目标,是‘机械化’,是用机器代替人力。而二期工程的目标,是‘自动化’,是用系统控制机器。”
他顿了顿,伸手轻轻敲了敲那个被金属盖板封住的区域,发出清脆的响声。
“这个变化的核心,就在这里。”
“我们这条生产线,所有关键节点,都预留了标准化的数据传输接口和控制接口。现在,我们是用继电器和预设的机械程序来控制它运转。但是!这只是暂时的。”
李峰的眼中闪烁着一种超越时代的光芒,那是一种对未来的笃定和自信。
“等到我们自己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研发完成,就可以直接接入这些接口”。
“到那个时候,我们只需要在控制室里输入程序,就能对整条生产线的生产参数、产品类型、生产节奏进行实时调整和优化”。
“这!才是二期工程真正的完全体——数字化智能生产线。”
计算机控制系统!
数字化智能生产线!
这两个名词,对于在场的所有人来说,都像是天方夜谭一样。
计算机是什么?那是国家最顶尖的科研单位才有的宝贝,比黄金还珍贵,是用来算导弹弹道、算原子弹数据的国之重器!
用它……来控制一条生产线,来生产陶瓷碗和杯子?
这……这简直是闻所未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然而,当这句话从李峰口中如此平静而笃定地说出来时,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说服力。
姜部长和郑国维对视了一眼,都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难以言喻的震撼和激动。
他们之前只是觉得李峰是个技术天才,是个能干事的将才。
可直到此刻,站在这条闪烁着未来光辉的生产线前,听着李峰描绘的那幅宏伟蓝图,他们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可能还是远远低估了眼前这个年轻人。
他所掌握的,他所思考的,已经超出了“技术”的范畴。
这是一种全新的工业理念,一种足以颠覆现有生产模式的革命性思想!
郑国维只觉得自己的心脏在砰砰狂跳,一股热血直冲头顶。
他知道了,他彻底知道了!当初力排众议,把李峰推上这个位置,是他这辈子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
而姜部长,这位在工业战线上奋斗了一辈子的老人,此刻的内心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看着李峰,眼神复杂无比,有欣赏,有惊叹,更多的,是一种看到了国家工业未来希望的巨大欣慰。
他知道了,从今天起,从五星陶瓷厂这条二期生产线开始,整个轻工业部,乃至共和国的整个工业界,都将因为眼前这个叫做李峰的年轻人,而迎来一场翻天覆地的深刻变革!(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