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后。
两头的资金到账,张远按照约定,先去了一趟香江。
“孟广镁?”
张远将另一边的投资方告知了香江众人。
“她不是前几年被一个外国佬骗了。”
“是啊,我也听说了。”
“她这么有钱吗?”
“她愿意给你投那么多钱?”
香江大佬们心中有疑。
随后,众人齐齐将目光投向他,上下打量。
小伙长得挺带劲啊。
随即便露出了“你是个狠人”,“长得帅就是好”,“我们都懂”,“保重身体”,“就当是享受”的眼神。
张远:……
你们咋都和吴惊一样呢?
我筹点钱,就非得是出卖肉体?
再说了,若我真是靠卖肉,1000万美金,我得卖成啥样才能卖回来。
铁杵都得磨成针喽。
向他们大致解释了一下自己与孟广镁的交情,老板们这才明白。
“好人有好报,不错不错。”
香江人,尤其是他们这一辈人,还是有些“老派”情节的。
所谓的老派,其中包含了义气二字。
利益是很重要,但面对老兄弟时,他们还是偶然会展现出义气。
所以张远一说自己曾经帮过孟大姐一个大忙,他们便很好理解了。
只是这帮香江佬们一算。
2000万美金,15个点的利率。
也就是说,等片子上映后,张远除了本金,还得多还300万美金的利息。
这可是2000多万华夏币!
按照他提供的数据,这些老板大致算了笔帐。
8000万美金的总成本,按照他的分成,想要赚钱。
这片子的全球票房至少得2.5亿美金以上。
否则他想还上借款,就得变卖家产。
而介于《速度与激情3》的成本相似,可全球票房才1.6亿美金。
并且他之前出演的《尖峰时刻3》全球票房也才不到2.6亿。
这帮老板不太看好这笔生意。
他们认为自己采用借款而非一同投资承担风险,是正确的选择。
理论上来讲,他们想的没错。
可理论这东西本身就经常错……
张远知道,这帮香江老板不太看好这笔生意,还有一个原由。
那就是《速度与激情》与《尖峰时刻》一样,是动作片,而不是特效大片。
港圈的没落,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好莱坞特效大片的冲击。
因为死在这事上了,所以他更外相信,甚至有点崇拜特效。
这就像一场大战后,老中得了“火力不足够恐惧症”,老美开始拼命研发单兵作战装备,尤其是野战夜战装备一样。
都有心理阴影,都是人性。
《变形金刚》在大陆大卖,更让他们坚信这一点。
所以港圈最大的问题,还是思想观念没跟上。
结果就是后来的喜剧潮不赶趟,科幻潮不赶趟,爱国潮更是无从谈起,没有一样跟上脚步。
但这种思想观念上的落伍,对张远反而有利。
所以他并不打算纠正对方。
无淤泥焉有荷。
没有你们这帮臭子,怎么显得我枪法准。
拿着钱,转头就又飞了一趟北美。
最近的张远,都快成空中飞人了。
再次回到好莱坞环球影业,。
当张远掏出合同并表示钱已经准备到位后,迈克的眼珠子瞪得老大了。
阿远,你来真的!
我们环球凑几千万都得费大劲,你咋这么快呢?
不光是环球的人大吃一惊,就连同行顺便收账,来结介绍费的哈维都一脸懵逼。
觉得自己是不是小看了这个华夏年轻人。
见过有钱的,但没见过这么爽快的。
这种认准目标后的果断和直接,更是很少在华夏人身上见到。
相较于白人,华夏人还是比较内敛的。
但张远的表现比白人还狠。
就比如现在。
钱与合同就在放在面前,可在对方垂涎欲滴之时,张远立马改换态度,提出了几点新要求。
首当其冲的,便是国内取景和使用部分华夏团队。
这都是为了往合拍片上靠而做出的努力。
毕竟合同中,他能拿到这个系列在国内半数的票房收益,当然得为自己考虑。
“张,我知道你的想法。”哈维在旁劝道。
“我很熟悉华夏,也熟悉你们华夏的电影管理部门。”
“这件事,恐怕不容易。”
“交给我就好。”张远则自信满满的答道。
他想要靠国内票房分成,就把那2000多万的利息给挣出来。
俩老外耸耸肩,不知该说些什么。
这事不简单,因为华夏自有国情在。
但他连这么大笔钱都搞出来了,再有什么神奇的操作,他们也不会觉得奇怪。
“关于这件事,我还有一个要求。”张远接着提到。
“我需要一个剧组的实习席位。”
“得是剧组拍摄团队,核心位置的实习席位。”
“要能接触到大部分工作流程的那种。”
迈克面色稍稍严肃了一些。
这华夏小子,是想给我派监工?
这位抱怨几句后,发现张远嘴角带笑,用关爱的眼神看向他。
这是把我当傻子了……迈克闭上了嘴。
“监督是投资人的权力,这点在全球都行得通。”
“但我要的这个实习职位,并不是为了监督。”
张远告知了想要安排的人后,这两位即可反应了过来。
“我明白了。”迈克点头:“我会通知公司和剧组,对这位实习者进行全程接待。”
“很好,感谢您对我的支持。”
聊完后又吃了顿。
老美这边有点好,吃食虽然没有法餐精致,但胜在痛快。
又是牛排又是龙虾的,纯粹的大肉,极致的享受。
且这俩老白男都不玩素食,环保那套,对小动物的关注也仅限于烹调方式。
张远环顾四周,不得不感叹。
此时还没有那么多奇奇怪怪的组织和性别,街上的男男女女,真的就只是男男女女。
电影中也没有那么多的政治正确。
这是灯塔国的黄金时代,也是好莱坞的黄金时代,只不过已近尾声。
现在你们对华夏市场爱答不理,再过个十多年,可就要高攀不起喽!
把说好的50万美金打给哈维,这老小子乐的一脸贱笑。
他这一趟费的成本可不低,四处打点开销,攒局就了近百万美金。
再加上融资成本,张远可以很肯定的说,全华夏都没有第二个敢这么干的。
后几年华夏影视公司有往好莱坞大片中塞人的习惯。
但都是看人家系列作品成功了,顺势而为。
像他这样逆流而上的极其罕见。
几乎违背了圈内的常识。
与这两位聊完,隔天又去找了范迪塞尔一趟。
老哥上次分开时说要请他去家里吃饭。
呐,你说的,我可来了。
老哥已经从制片人那边听说了张远凑齐2000万美金,见他上门可热情了!
一通美式称兄道弟。
还热情的领着他参观了自家豪宅。
说实话,品味一般。
是那种偏老钱风,不太现代的流派。
但内部装饰搭配的有点奇奇怪怪,融合了很多宗教装饰。
结合神棍家庭出身,也不算太奇怪。
范·迪塞尔在如今的好莱坞算是一线,但不是汤姆克鲁斯这种超一线。
但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条件,已让他能够坐拥好几千平的大院子,游泳池,桑拿房,健身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