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止她,不是为了扭曲事实,而是让我们有弥补的机会。”勾陈大帝道。
南极仙翁摇头道:“此时谁都阻止不了羽凤仙。让你们回到几天前,也阻止不了她。
此乃天命。
道祖在守护这一天命,以至于你们都没能察觉到她的谋划。”
“道祖.难道是元始教主?祂老人家在替羽凤仙遮掩天机?”勾陈大帝先震惊,很快又恍然,“也对,如果她的大审判能对神道、对仙道造成这么大的影响,吾等应该提前有感。
结果审判都快结束了,我们还迷迷糊糊,对危险毫无知觉。
可道祖为何要帮羽凤仙?”
“元始天尊不是在帮羽凤仙。”玉帝感慨道:“是羽凤仙在帮我们。
帮我们发现了神道、仙道发展中出现的大问题。
她发现了,我们就该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发现问题的她。
元始天尊希望我们努力突破自我,让神道、仙道规则更加完善。”
听闻此言,之前还疑惑不解的大神大仙,立即露出了恍然之色,也都平静下来。
没有什么东西是一出现便尽善尽美、无法改进,只能逐渐残缺。
人道发展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想办法解决了问题,人道前进一大步。
神道、仙道也在不断向前发展。
此时的神道,与封神时期的神道,在规模上天差地别。
仅仅在三十万年前,连三百六十五个正神这一基础配置,天庭都无法凑齐。
在更早的上古时代,天帝甚至对人间的“大帝”坑蒙拐骗、威逼利诱,只为了让他们上天庭当个“天神”。
人间大帝,乃至部落头人,都不愿意当天神。他们觉得天庭太过“苦寒”。
普通神仙从出生到现在,处于同样的神道环境中,感觉不到神道的变化。
此时殿内的大神大仙,却是亲身经历过神道的逐步发展、逐渐完善。
比如麻姑娘娘,见证过三次沧海桑田。
事实上,“沧海桑田”这个成语,就来自麻姑。
她在装逼时说:我已经三次见证东海变为桑田。
她虽然装了一手好逼,却不是撒谎,她真的活了这么久。
所以,对玉帝这番话,她一听就懂。
“之所以出现咸阳大审判,全因为吾等平日教徒无方,管束不严。
我们有罪,请陛下责罚。”麻姑率先开口,主动认错认罚。
玉帝缓缓点头,道:“麻姑你说的没错,你们有大罪。
本来门人弟子犯了错,你们也会染上业力和因果,算是惩罚了。
可现在看来,那点业力不足以抵消你们的罪过。”
麻姑看向南极仙翁,问道:“不知道祖有何法旨?”
南极仙翁淡淡道:“道祖有旨,让天帝联合玄门大仙、灵山佛教,一起商量出既能解决问题、又被所有神仙接受的法子。
等你们讨论出结果,贫道将之呈递给道祖。
道祖阅后,若是认可,就会将新的天规打入‘天心’,使之成为三界通用的大道法规。”
众神仙先对视一眼,接着一齐看向天帝与王母。
王母娘娘道:“朕建议,走法家之路,修改天条,让天规天律更加严苛,更有威慑力。”
“走法家之路,莫非要学大秦?”紫薇大帝迟疑道:“可大秦都快亡了。”
王母道:“朕的确有向人道取经之意。却不会照着葫芦画瓢。
大秦走法家之路,是摸着石头过河,如今一脚踏空,跌入万丈深渊。
我们天庭可以吸取教训,摸着大秦的尸体过河。
当然,我们终究是神仙,与凡人不一样。大秦律法严苛,是为了驭民。
大秦的失败,在于过度压榨百姓,榨干了血脂与泪水,只剩下造反一条路。
我们天庭制定严苛律法,是为了提升神仙的德行操守,维护神仙在人间的神圣。不是一定要控制神仙,更不是想从神仙身上压榨什么。
神仙以香火为根基。
神仙德行越高,越得凡间生灵敬重,香火越多,神力越强。
这是有利所有神仙的好事。”
东华帝君深深看了妹子一眼,道:“王母的目的,肯定是希望天庭更好。
可香火神力并非神仙唯一的渴求。
对很多神仙而言,香火与力量,甚至不是主要需求。
神仙追求的是顺应自然、释放本性。
严苛的天律,必定会压抑人的本性,让他们变得不再是自己。”
王母表情肃穆,高声道:“有些本性,如果真的是本性,必须压制。
如果神仙自己压制不住,便让天罚来帮他解脱!
比如这次背叛天道誓言的仙人。
就连春秋战国时的凡人士大夫,他们若投奔别国,都会抱有‘若被接纳,必定忠心耿耿,尽职尽责’的信念。
仙人之操守,还不如凡人?
更别说这群罪仙参加了‘华山论道’。
华山之上,天在上,地在下,天帝在上,万灵在下,都亲眼见证了他们的承诺。
这是最高等的天道誓言,是在向老天起誓。
结果他们发现自己无法在武斗中战胜羽凤仙,没有半点迟疑,当场便打算反悔。
羽凤仙要他们遵守承诺,还拿出‘天誓’要挟他们。他们既委屈,又悲愤,觉得自己被强迫做出的承诺,可以不用遵守。
这样的神仙,朕恨不得一道神雷劈死他们。
对自己有利时,便坚守‘天誓’;对自己不利,便为自己找借口,心安理得地背誓。
如果这就是他们的天性,不用释放了。
释放出来只会祸害苍生。
还让天庭真正有道德、有信义的神仙,一起跟着蒙羞。
也让教导他们的师长,被众生质疑德行与资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