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美搞宣传需要的资金还得再翻个十倍都打不住,但那也没有明显的效果,毕竟其他地方哲通的厂区还在规划建设当中,目前没有供电能力和那么多的电力作业人员。
到时候宣传出去了客户也不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参与其中,最多只是打响一点哲通电力的名号。
但宣传这种东西,第一波往往是最重要的,而且客户大多数时候消费那是属于是冲动消费,他可能在第一次看到哲通的时候被广告和营销模式所吸引。
接着会付出实际行动,正儿八经的去哲通开户成为用户。
但如果客户发现一个电话打过去居然在他们当地还没有开通供电服务,那后续热情就会大大降低。
这营销费用什么的也基本上白了,而且还会消耗潜在用户的心理阈值。
这事儿林哲和手底下的各种营销自然分得清,所以只针对在美的五大厂区供电服务区域营销。
在第二天晚间的时候林哲就已经收到了后台数据分析报告。
哲通电力海外版的app一共注册用户已经突破二十万,并且这二十万新注册用户里面有超过一半的用户选择了开户。
成为了哲通电力用户的一员。
这个数字还是相当恐怖的,一天二十万app注册量,完全可以算是很成功了。
另外更别提这二十万用户里面超过一半的用户成为了付费供电用户,这个转换值就是相当恐怖的。
这一次,林哲很满意。
……
内湖大州,有一处巨大的半荒漠地区已经被哲通电力给租用了下来,租期五十年整具备法律效力,并且条款设置了哲通具备后续到期的优先租用权。
在这里,哲通电力招募了一大批林场工人,他们开着皮卡车甚至有些人选择拖家带口的来到了这里。
这一点就和国内不同了,像是林哲,无论如何有个老家那就是在林城,那是家乡,哪怕外出工作什么的隔三差五的还得回去一趟。
但这边的文化就是随遇而安,我心安处即故乡表现的淋漓尽致。
大部份人来到这里就带着家人来林场安家,对此林哲也不会吝啬,甭管黑皮白皮入了哲通电力集团那就是自己人。
林哲也为他们在林场安家提供了便利,直接在林场动工内部修建了一个全新的小镇,小镇名称林哲并没有选择给哲通打广告。
整出一个哲通小镇之类的,直接起名绿荫小镇,算是和林场的职能相得益彰。
修建工作全部用的那种比较容易搭建的木制结构,在这里提供给他们的家人居住,当然,绿荫小镇里面自然也少不了爱家超市。
另外诊所什么的也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一个酒吧用来可以给下班时间的员工们提供一个球赛观看地。
不过因为小镇的归属权完全在哲通的手中,所以小镇这边集团专门配备了类似于以前国内保卫科的安保,他们会负责小镇的安全。
小镇目前不是很大,一共就入住了三百六十多户人家,全都是哲通电力的员工带着家人过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