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一家人里面总有没有固定工作的,那要是能在家附近有个小买卖赚点补贴一下家用就很好了。
像是在家小区楼下摆个什么小摊。
买个烤肠之类的完全问题不大。
而且带动的经济这是有间接作用的。
因为这儿有总部和滨海厂区这么多人在,那开店的老板就多了起来。
这些冲着厂区这么多人来的老板什么的,他们本身也会在附近产生消费和经济往来。
说白了,就这完全带动的起一个小地方。
怪不得在很多小地方,像是林城那样的小县城。
别说一万多快两万而且还在高速增长当中的厂区,未来甚至是几万人。
在小地方,小县城之类的。
这几千人的大厂就足够维持住或者说带动的当地的经济发展。
这是在其他地方都是求着引进的。
……
程小龙,很普通的一个人。
他就是靠着家里父母的帮助,当然,还有自己的努力在这儿买了房子。
房子到手是在这么大个城市有个落脚的地方了。
也如愿和自己的恋人步入了婚姻殿堂。
但日复一日生活的压力还是让他不太轻松。
但谁知道转机出现,哲通一下子搬了过来,他们家这个偏僻的小区也热闹了起来。
周围商户什么的多得很,哲通这一万多员工提供了客流量。
所以在家的媳妇也动起了心思,她没工作没啥收入。
现在也推着小车,在哲通下班的时间点在他们总部附近买起了家乡小吃。
哲通这么大,一万多人里面来自五湖四海全国各地的都有,自然也有不少来自程小龙和他媳妇家乡的。
尤其是他们那地方还是个人口大省。
他们的家乡美食也很有销路,虽然没有新闻里骗人的那般夸张。
但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出去千八百块,差的时候几百也有。
抛除食材的进货成本和水电这些硬性成本,一个月下来也能落个万把块。
这甚至已经比程小龙的工资高了。
有了这笔收入,家里不光房贷一下子有的还了,顺便还能覆盖掉家里的生活成本还有的剩。
两口子再也不是月光族,日子过得紧巴巴。
每个月都能存进一笔钱,而且家里的房子也在跟着升值。
这也让程小龙轻松不少。
日子就这么一下峰回路转好了起来,这是拜哲通所赐。
……
这些间接对一些人造成的影响林哲当然乐意,这就是当初自己的做大哲通的动力之一。
不过现在的林哲,眼光已经着眼世界。
欧陆那边的厂区即将投入运营,巨大的发电量将覆盖南欧那一块区域。
要是北上的话架起一条输电主线路,沿途建设一些变电站。
接着厂区这边再加大发电量,冗余是足够的,厂区还有大片未启用的发电池。
一切就在眼前,林哲做好了准备,哲通也做好了准备。
滨海国际机场,林哲的飞机已经准备就绪。
车子缓缓停在飞机下面,林哲和言溪一起从车里走了出来在几个工作人员的护卫下登上了飞机。(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