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想了想,说道:“捉妖自然是有危险的,而且为时长久,一时半会儿可捉不得妖物。”
赵姝闻言,不由关心地问道:“那你为什么不让他们回来,歇息一下再去捉妖呢?”
唐僧笑道:“小姐,你好像很关心贫僧的几位徒弟?”
赵姝有些不自然地转过头去,说道:“没有啊,我只是有些奇怪呢。”
唐僧笑了笑,朝赵姝说道:“那小姐就请回吧,贫僧是和尚,不宜与小姐久处,还请小姐见谅。”
赵姝嘟了嘟嘴巴,说道:“我知道你们戒律多,你的徒弟好像都是妖怪?他们也要遵守戒律吗?”
唐僧笑道:“不论是人是妖,既然入了佛门,自然要遵守戒律。”
“哦。”赵姝点了点头,然后朝唐僧行礼道:“圣僧早些休息。”
唐僧连忙还礼,随后赵姝便转身离去了。
赵姝走后,唐僧又返回了屋中,但很快他便察觉到有些不对劲,转身一看,竟是一个身穿羽袍的道人不知何时出现在了门口。
唐僧心头一惊,但很快便平静下来,这一路上他见得多了,这般情形还吓不到他。
于是唐僧双手合十,朝门口问道:“施主从何而来?”
金蝉大王走了进来,朝唐僧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礼,说道:“我乃枯流山中修士,闻东土大唐圣僧在此,特来拜见。”
唐僧闻言赶忙还礼,说道:“原来是山中清修的高士,高士请进屋一坐。”
“多谢圣僧。”金蝉大王拜谢一声,然后随着唐僧进了屋中。
二人在椅子上落座后,唐僧便给金蝉大王沏了一杯茶,金蝉大王又道了一声谢。
接着唐僧问道:“敢问高士名姓?”
金蝉大王放下茶杯,拱手说道:“贫道金蝉。”
“原来是金蝉道友,贫僧法名玄奘。”唐僧合十道。
金蝉大王笑道:“久闻圣僧大名,今日幸得一见。”
“哪里哪里。”唐僧摆了摆手,说道:“都是虚名罢了。”
金蝉大王道:“不然,今日在市集听圣僧讲经,真是令人豁然开解,那种感觉真是叫人流连忘返。”
说罢,金蝉大王看向唐僧道:“圣僧,贫道这里有一本佛经,其中有许多不解之处,不知圣僧可否为贫道注解一二?”
“哦?佛经?”唐僧诧异地道:“是什么经籍?”
金蝉大王便将那《大品梵心经》取了出来,递给了唐僧,说道:“就是此经。”
唐僧接过经书一看,发现竟是一部此前从未见过的新经籍,眼睛一亮,当即打开经书便看了起来。
唐僧很快便沉入了经书之中,金蝉大王见他如此,心中喜道:“果然能看通此经!”
于是金蝉大王也不打搅唐僧,一边喝茶一边等待。
不知过了多久,月上中天时分,唐僧终于合上经书,抬起头来朝金蝉大王看了过去。
金蝉大王正要询问,却突然看见唐僧手中的《大品梵心经》腾起一道火光。
金蝉大王大惊失色,急忙从唐僧手中抢过经书灭火,但那火越烧越大,根本无法扑灭。
短短数息之间,那本《大品梵心经》便被烧得干干净净,化作一地灰烬。
“这!!!”金蝉大王看着那一地灰烬,猛地抬头看向唐僧,道:“圣僧,这是何故?!”
唐僧起身说道:“此经书末尾有咒言,若有人能看懂此经书,阅后便会自焚。”
金蝉大王愕然,接着他又听唐僧说道:“此经想来便是灵山众比丘圣僧传给赵员外的佛经,你就是那盗抢佛经的妖怪吧?”
金蝉大王见自己被唐僧戳破,当即也不隐瞒,直接显出妖气,手托琉璃瓶道:“既然唐长老猜出来了,那就请你将经书重新抄写一份,并附上注解于我。”
唐僧缓缓坐下,对金蝉大王道:“抄写经书容易,且还我三个徒弟性命。”
金蝉大王举起八宝琉璃瓶,说道:“若不抄写经书,便下去赔你那三个徒弟吧。”
唐僧岿然不动,面色淡然地道:“那就请你动手吧。”
金蝉大王大怒,但也并未真的动手将唐僧打杀,而是收起八宝琉璃瓶,笑着说道:“好,既然如此,那就只好请圣僧去贫道山府一叙了。”
说完,只见金蝉大王腾起妖风,卷起唐僧便飞出了锦屏镇,一路飞向了枯流山洞府之中。(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