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72章:封赏内幕  覆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吴广点点头,又转向楼台之外,看着远处景象,目露思索。

就像他对舒姣说的,他成事太快,根基浅薄,这个天下其实坐的并不稳。很多事情如果处理失误,就可能引起叛乱滋生,天下动荡。

比如汉高祖定天下,先封了一批大功臣后,其余臣子将领日夜争功不决,一时来不及封下去。刘邦同张良出行时便看到许多将领聚集在一起私语,刘邦问张良这些人在做什么。

张良回了句他们想要谋反,这话将刘邦吓了个够呛,连忙先封最恨的雍齿为侯,稳住人心,然后加急催促丞相、御史等议功,快速封赏群臣后,才将此事稳定下来。

历史上的刘邦成事比吴广晚,同麾下将领多有感情,这样都还需要大肆分封才能稳住人心。

吴广与诸将的接触时间甚至还不如刘邦与其麾下呢,若不及时大封,难保不会有人生出想法。

他必须要通过利益捆绑,将所有的功臣武将团结成一个利益集团,如此才能稳固。

大家都有了满意的封赏,这时候再有人想要造反,那造反者面对的敌人就是整个利益集团了,这样皇帝的位置才能真正安稳。

而且他吴广真的封太多了吗?

要知道刘邦定天下时,分封了七个异姓诸侯王,他们连跨数郡,占据天下大半。

秦末之时郡约五十,除去这七个异姓诸侯王,刘邦实际控制的地盘就只有二十郡左右,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光是列侯就封了一百四十三个。

其中万户以上的至少有吕泽、卢绾、刘泽、曹参、萧何、张良。

再往下还有八千一百户的周勃、七千八百户的丁复,六千九百户的夏侯婴,至于五千户级别的更是有多人,再往下两千户到四千户者众多,数百户、千户者更是数不胜数。

这还不算数量众多的关内侯,以及刘邦曾定七大夫爵位以上皆有食邑。

这位汉高祖只占据了二十郡左右的地盘,但光是食邑就封出去了三十多万户。

吴广实际控制的疆土,除掉四个诸侯国及百越四郡外,有四十多个郡。

他的地盘在刘邦的两倍以上,且因战争结束较快,天下人口保留的更多,经济更好。这样的情况下,他以四十多个郡封了约四十个列侯,分出去的食邑差不多十三万户。

和刘邦二十个郡就能分出去一百四十三个列侯,三十多万户相比,那真是少的不能再少了。

吴广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坐稳江山,能够用这点食邑就笼络住功臣们,是最划算的事情了。

等他彻底坐稳江山,掌握大权后。真想解决列侯问题,不管是搞推恩令,还是再度改革侯制,都可以从容处置,没必要全放到现在,一切以稳定优先。

除了分封外,在列侯的功勋名次上,他其实也多有操作。

比如武将中,韩信和岳成是功绩独一档的存在,比后面的司马卬高出一层,武将功勋第一和第二当是在他二人之间选择。

吕青、舒欣两位丞相在同皇帝议功排序时,都说岳成除去有破秦灭楚之功,还是元从老臣,当为第一。

吴广拒绝了,他知道众人的想法。

但开国后,他站在君主的角度上需要思考的东西就多了。

政治、派系、人性。

岳成是阳夏元从,他同罗云、阿牛、毋死、张婴等阳夏人是乡党,先天亲近。与吕青、舒欣、葛婴等楚人老臣多有交往,甚至和司马卬也有同袍作战之情,在唐营人脉极好。

他的能力不弱,且年龄比吴广和韩信还小。

一个拥有两位丞相看重,大量功臣宿将的友谊,且立下了大功的年轻武将,对上面的君主来说可不一定是好事。

刘邦封侯时,为何群臣皆认为曹参功大当为第一,刘邦却将萧何顶在前面,并说出“功人功狗”的理论,除了萧何确实有功勋外,也有抑制曹参的意思。

吴广将韩信拉出来也有类似的意思。

韩信的功劳和岳成不相上下,用来当第一也能说过去。最关键的是这小子性格太过傲慢,且是半道加入,在唐营中没有多少亲友。

相熟者最多也就是虞子期、郦食其、郦商、葛婴、韩忠等人,甚至这些人都不一定和韩信是真心友谊。

同岳成那深厚的人脉相比,“看谁都是垃圾”的韩信简直可称作一个孤臣了。

把韩信放在前面,或许会使岳成、司马卬等人心中略有不满,这正是一个上好的靶子。

对君主来说,武将首功是性格傲慢人脉一般的韩信。远比人脉极好,且极为年轻有力的岳成要好得多。

且除去名次外,吴广也并未亏待岳成,同样给了他万户之封,足以消弭他对皇帝的不满。心中就算有抱怨,更多的会转向韩信吧。

“呼。”

吴广长吐一口浊气,揉了揉发胀的脑袋。

由争霸转向守成,他日后的行事也要慢慢跟着转变,臣子间的平衡也是个让人头疼的事情。

而在封赏后,他还有其他大事要做。

吴广深深的看了眼远处的邯郸景色。

转头望向舒姣。

“姣儿,在这邯郸可曾住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