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9.第89章 请愿  大明靠山王,崇祯认我当大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上峰克扣军饷太厉,我等都快活不下去了!”

“请袁大人为我等做主,让孩子吃一口饱饭吧!”“求袁大人做主!”

袁崇焕紧绷的身子顿时松了下来,原来不是兵变。

看着眼前这些衣衫褴褛的军士,袁崇焕顿时生出了怜悯之心。

对于军中喝兵血吃空饷的恶习他不是不知道,只是三令五申总也是无法完全禁止的,况且辽东势力盘根错节,几乎人人背后都有这靠山,想要彻底清除并不容易。

不过眼下好歹是正旦,难道这些贪官污吏就不能让将士们大过年的吃口饱饭吗!

想到这里,袁崇焕顿时大怒。

正好重回故地,正缺个立威的机会!

“好好说说,怎么回事?”

见袁崇焕愿意管,众将士顿时大喜,纷纷七嘴八舌起来。

最后是袁崇焕不耐烦,随手点了一人回答,却正好点中跪在前面的张思顺。

张思顺立马便诉苦起来……

说起明代普通士兵的军饷,明初的时候是直接发粮食,分月粮和行粮。

月粮是直接给家属的,步卒一石、骑兵两石;行粮则是直接发给士兵,没有定数,视战事强度和训练强度不等,大体则算成银子在四到五钱银子左右。

除此之外,有家庭的每月发两斤盐,没有家庭的发一斤。

后来再此标准上又有增加。

宣德十年,明英宗命户部酌量增加,给有妻小者八斗,无者六斗,调至大同操备者五斗。八月,户部又上奏:大同军士既增月粮,宣府亦应一例加给。

但是到了后来,卫所军糜烂形成募兵制,粮食便发的少了,大多改为银子为主、粮食为辅混合发放。

譬如天启七年,户部宣称发给

标准其实不低,朝廷上定的标准折合银子大概每月二两,甚至客兵到辽东能给到三两的标准,但这也只是官面上的。

实际上到了地方,只有家丁能拿到一两五钱。

至于普通士兵,经过层层盘剥,最终能到手的也就四七到八钱银子。

再说回朝廷发的粮食,虽然少但其实还是有的,但到了官员手里,原本应该发八斗的粮食,落在士兵手里往往只有四斗。

少的四斗哪里去了,当然是被官员转手卖给粮商,粮商再以高价又卖回给士兵。一支大猪腿转了一圈,就剩根骨头,牛批的不能在牛皮。

不但克扣现银,还要少发粮食。

而宁远城中贪的最狠、贪得最凶的,便要属通判张世荣、推官苏涵淳为最。

虽然此二人表面看并不是武官,但宁远卫属于是实土卫所没有布政司,但是这片土地上除了士兵,同样是有普通百姓在生活的。

而这些普通百姓,则基本上是士兵们的家眷。

所谓的推官、通判便掐着这些家眷的脖子,或是克扣屯田所得,或是催逼钱粮,苛捐杂税是一点不少。

而且因着九边属性特殊,军民属性很难有清晰的界定。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