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江南的盐商,就以山陕徽三地盐商为主,相互间与乡党同族之谊互相抱团,外人想要插手极为艰难!”因为一直旁听的关系,魏忠贤的脑子早已乱成了一团浆糊,然而听到这段话还是不住的点头表示赞同。
王安继续说道:“盐业如此,边贸也是如此。”
根据《清实录》记载,在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之前(1618万历四十六年),当时在辽东抚顺就已经有一批来自山东山西以及辽东本土的商人狼狈为奸,向后金出售各类资源,这其中甚至包括铁器盔甲等军用物资。
而《清实录》记载,努尔哈赤对这些商人“皆厚给其资,书七大恨之言,付之遣还”。
也就是说,对于这些与努尔哈赤做生意的商人,努尔哈赤不但付给他们远超正常行情的价格,还要每人给一张写有七大恨的策反信让他们带回国内。
不仅如此,大明还勾结蒙古诸部,利用他们手中可以与大明互市的便利,直接派人伪装成蒙古人,与大明的商人购买物资。
最猖獗的时候,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光明正大的进行交易。
光明正大到什么程度,不止与他们进行交易的商人知道对方是建奴而非蒙古人,就连口岸的监管官员都对此心知肚明。
即便后来崇祯上位,宣布“尽革其赏”,建奴已经不能光明正大的利用蒙古族布的名义从大明获得物资,这些商人还是可以通过各种走私渠道,将建奴所急需的盐铁等物贩卖到辽东。
说到这个,不得不提一嘴毛文龙也是这渠道之一。
商人们通过贿赂诸如毛文龙这般的边关守将,将朝廷明令禁止售卖给建奴的物资运送过去。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发展到后来这些与建奴进行交易的商人出现了拔尖者,垄断了与建奴交易的渠道。
而这些拔尖者,便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八大皇商,山西八大家!
可以说,没有这些人对建奴的支持,后经绝对无法崛起的那么快。
他们的贡献大到什么地步,后金入主中原之后,这些人甚至被当时的顺治皇帝邀请到皇宫中的便殿吃饭!
而且这八大皇商的名头并不是后世人或者时人给他们起的“荣誉称号”,而是顺治亲封的!
可见,即便是建奴也对这些所谓的八大皇商的贡献十分认可。
如果要问八大皇商为何崛起如此之快,并且能够垄断与建奴和蒙古人的边贸交易,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地缘优势。
大明的九边重镇,其中有四个要么位于山西境内要么就离山西很近,晋商与蒙古人的互市存在着天然的便利。
其中明末朝廷特许的边贸城市张家口堡,更是离山西只有一步之遥,左边土默特右边喀喇沁。
原本是朝廷与蒙古诸部进行互市的重要口岸,却被八大皇商打造成了与后金进行交易的重要外贸口岸。
而八大皇商更是凭借着边贸生意积累了千万家财,试问如此暴利的行业,外人想要加入简直是难如登天。
等王安说明崇祯祥要做边贸生意为何是痴心妄想之后,崇祯又再一次的做出了王安所熟悉的表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