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47.第147章 连发中旨  大明靠山王,崇祯认我当大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当然,以上只是举个例子。

胆子大到李自成那个地步,连福王都干掉了自然也不会想到要给自己留条后路。但是天下流贼更多的只是啸聚一方的小股流贼,类似李自成这种终究是少数,大部分并不认为自己真的能推翻大明,只是为了求活而已。

这道中旨可以看作是崇祯的示弱,也可以看作是示好,有了郑芝龙的前车之鉴,大部分流贼作乱起来,至少不会搞的太过分,弄得无法收拾。

譬如以前所过之处,所有官兵全杀。但是现在,只要不是一心与朝廷不死不休的,至少能少杀几个官员。

然而最让王承恩震惊的是,崇祯居然真的听信了王安的话,下定决心废除辽饷。

要知道,从万历四十六年起,大明的辽东军费支出几乎都是依靠辽饷在供应。

每年几百万两银子的辽饷说不要就不要,这需要多大的魄力!

要不是因为王承恩知道,崇祯现在有钱了,就连他自己都要跳出来反对崇祯的决定。

就更不用说满朝文武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会是什么样的反应了。

一想到这一点,王成恩都要不禁为崇祯捏一把汗。

不过这到底只是中旨,是否能够得以实行还要看内阁的意见。

王承恩正这么想着,忽然便听崇祯说道:“立刻召见内阁首辅施凤来!”

王承恩一愣,随即知道从真正是下定决心要废除辽饷,打算提前知会施凤来,以期获得施凤来的支持。

大明的中后期,并非如后世人所想象的那般皇帝一言九鼎,实际上完全是受到制衡的。

皇帝的旨意如果不能得到内阁的认同,便无法实行。

而且即便获得了内阁的认同,如果遭到六科给事中的反对,这些七品官甚至有权驳回皇帝的圣旨。

当然,一般情况下并不会真的闹得这么难看罢了。

但废除辽饷之议事关重大,若是有哪个愣头青动用驳回之权,驳回皇帝圣旨也存在着可能。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施凤来急匆匆来到文华殿,带他来的小太监,一路上任他如何询问也不肯透露皇帝深夜召见的用意。

这让施凤来在见到崇祯之时,心中紧张不已。

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此时的施凤来已经被弹劾下岗,回家写曲谱了。

施凤来偷眼去瞟崇祯的脸色,然而这一看确实让他心中惊疑不定,与想象中的情况不同的是,此时的崇祯竟然微微带着一丝笑意,更是在他惊骇的目光中,抬手吩咐一边的王承恩道:“大伴,给施元辅赐座。”

直到一把凳子放在了施凤来的屁股底下,施凤来都没有想明白,为何崇祯会给他赐座。

自打黄立极下野、山阴监生胡焕猷上疏弹劾他“身居揆席,漫无主持”以来,施凤来就没有一天过得安稳。

总是半夜惊醒,梦见锦衣卫破门而入,手中拿着一份阉党名单,将他捉拿下狱。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