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67.第167章 崇祯的顾虑  大明靠山王,崇祯认我当大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其实甘油这东西,王安一直在生产,还当做保湿护肤精华油往外卖。

无论是口碑还是效果,都得到了千金小姐和窑姐的一致好评,只是受限于产能,始终无法大规模生产。毕竟这玩意儿说起来,只是肥皂的衍生品,想提高产量就得提高肥皂的产量。

可是就凭这他店里的那几个洗衣女工,根本没法大量消耗肥皂。

如果大量生产用不完的肥皂,不仅积压库存,对资金也是巨大的消耗。

别看肥皂这玩意儿在后世不值钱,甚至是处在被淘汰的边缘,但那是在生产力极大提高的后世。

说的难听点,连非洲黑叔叔都能吃上炸鸡和西瓜的年代,肥皂算什么?

可是放在大明,肥皂生产出来就代表着不菲的成本。

首先,肥皂的主要原料是动植物油脂。

动物油脂不说,不论是那种动物那都是肉,只要是肉就不便宜。

当然,要是有人提出再过个十几年,到时遍地饿殍全都是不要钱的肉这种地狱笑话,就当王安没说。

在大明,底层百姓一年也吃不上几回肉。

后世嫌弃的大肥肉,更是人人喜欢珍品,瘦肉反而是没人要的。

而植物油脂就更不用说了,现在的大明还没有引进棕榈油,植物油脂更不便宜。

好在肥皂的成本不便宜,但是肥皂本身和附属品甘油的售价也不低,所能带来的利润不小。

所以王安还是决定要想开煤栈一样,专门找个地方用于生产肥皂及甘油。

说干就干,王安立刻开始寻找场地。

因为不止是生产肥皂,同时也要对造化反应产生的甘油进行简单加工和包装,所以王安这次给新厂子起了个巨好听的名字——王记化工!

至此,以王记生药铺为起点,逐步建立起王记矿业(西山煤窑)、王记煤栈、王记化工等,一些列商业版图。

在王安的动员下,整个豆荚坊的群众们几乎都出动了,帮着王安寻找合适的场地,最后还是二狗给力,在离着煤栈不远的地方,找到一块跟煤栈大小差不多的货场,大概是十亩多点。

原先也是存煤的,只是东家不知为何要出卖。

当然这也不关王安的事情,唯一的麻烦就是对方不出租,只出卖。

彼时一亩较好的农田在江南地区可以卖到十二两上下,在北方虽然要便宜些,但也要七八两银子左右。

更何况就在京城左近,对方开价低于十两一亩不卖,也就是说整个货场拿下来是一百一十两银子。

虽然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或许是一辈子也赚不到的数目,但是对于王安而言,也就是毛毛雨。

不说魏忠贤给他的宝贝,只是煤栈赚到的就有几千两银子积蓄。

当然,这是还没有给崇祯分红。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