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72.第172章 崇祯捞人  大明靠山王,崇祯认我当大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若是此言出自金銮殿上,又不知该有多少趋炎附势之徒,会顺着皇帝的话上疏弹劾他。刘宗周自认清廉刚正,上任以来也的确大力整顿顺天府,只是上任时间到底尚短所以未见太大成效。

所以刘宗周心中是既委屈又惶恐,也不知道手底下的那些胥吏到底干了什么天怒人怨之事,竟然都传到了皇帝耳中,一时惶恐道:

“臣无能,辜负了陛下的栽培,还请陛下允许臣告老归田!”

崇祯闻言眉头微皱,不悦道:“当年你因为上疏弹劾魏忠贤而被削籍罢官,归乡之时也不过是通政司三品的右通政,朕念你清风峻节不愿同流合污乃是世间少有正直之臣,所以不顾众议,直接将伱拔擢为顺天府尹!”

“顺天府乃首善之都天子脚下,顺天府尹更是远超地方知府,位尊三品何等尊荣!你竟然不知珍惜?”

“且朕也坦言你上任时间尚短,未能面面俱到情有可原,不过是批评你两句未能尽快将治所拨乱反正,你便要扬言辞官?”

崇祯越说越怒,一拍桌案道:“当真以为朝廷离不开你、以为朕离不开你?”

刚从地上直起腰杆的刘宗周,立刻又趴倒在地,有些白的胡须颤抖着只觉心中憋闷。

想他苦学了一辈子的圣人之言,一心想要报效朝廷匡扶社稷,却没想到在皇帝心中是这么一个形象,一时心中凄苦,觉得崇祯非仁德之君。

若是有其他人在此或许会觉得崇祯的反应过大了一些,然而王承恩却是完全理解。

想那刘宗周初得负复起,便立刻给崇祯上了一封《面恩预矢责难之义以致君尧舜疏》。

洋洋洒洒通篇看下来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希望崇祯能够效仿尧舜以仁义为本、亲近儒臣行仁君之道,修德立心不必急于克复辽东。

然而彼时的大名天灾人祸,流寇、边患、粮饷等问题萦绕崇祯心头。

崇祯需要的,是能够切实拿出可行方案的务实能臣,而非是饱学诗书夸夸其谈却对时局毫无帮助的道德君子,因此认为刘宗周的言论过于迂腐空泛,所以心中本就不太喜欢他。

然而站在刘宗周的角度,他毕生所学都在告诉他,一名合格的皇帝应当是仁义之君,因此也希望崇祯能够成为一名仁义之君,而且牢牢地占据了道德制高点。

毕竟天下臣民,谁不希望自己的皇帝是一名仁义之君呢?

可是,仁义能够感化建奴吗?

能够满足蒙古鞑子的贪婪吗?

还是能凭空变出银子和粮草?

能够在天灾的时候填饱饥民的肚子吗?

还是说崇祯当一名仁义之君,就能令天底下的贪官污吏都心生惭愧,从而洗心革面两袖清风?

仁义可以是盛世明君的道德牌坊,却绝对不能出现在乱世帝王的身上。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