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崇祯便交代了一些细节,让王安去鸿胪寺找谁谁谁,报谁谁谁的名字云云,跟后世道没有太大区别。
末了,崇祯问道:“这桩生意倒是个好买卖,只是可能需要兄长先垫资。”
王安表示我懂,“应该的应该的,朝廷总不能先拨款给我。”于是崇祯便道:“第一批的货物大概需要采买价值八千两左右,再加上雇人雇车,路上的一应费以及伙计的工钱,大概需要个一万两的样子。”
崇祯说着从身上取出一张会票,递给王安说道:“这是天顺来的会票,他家在大同也有分号,兄长先拿着取银子方便。”
明代会票并非银票,只是个别商家顺带做的业务,约等于现在的邮政汇款单。
商号通过抽成赚取利润,一般会视距离远近及金额大小收取相应的佣金。
王安有些不好意思,将会票又退回给崇祯道:“怎么好老是用你的银子,如今为兄我也算有些家底,一万两咬咬牙还是能凑出来的。”
崇祯笑道:“既然兄长都说了是凑,那就说明这银子还是不趁手,左右我收着也是收着不如兄长先拿去用吧!”
王安心想,崇祯能把这么好的生意拿下来肯定是拖了人情走了关系,还不知了多少银子,就这么白白给了自己是人家的情义。
可自己却不能坦然受之,于是接过会票道:“那这桩生意就当是贤弟入股了吧,你我五五分成!”
“不好不好,”王安又摇头,道:“这桩生意前前后后都是贤弟在忙活,现在又出资,我看就七三分成吧。”
崇祯哪里看得上这点银子,无论七三还是五五于他而言都毫无意义,在他看来这不过是王安挣点小钱罢了。
不过王安既然坚持要给,崇祯也不好伤了他人自尊,于是摆手道:“你我兄弟之间说什么七三,既然兄长非要算我一份那便五五吧。”
王安顿时眉开眼笑,夸赞道:“就知道老弟是个大方人,五五就五五!”
两人又一番闲话家常,崇祯便起身告辞。
这一晚,王安兴奋的整宿睡不着。
这边化工厂已经到了筹备的最后阶段,那边崇祯又给自己带来了朝廷订单,这一看就是要飞黄腾达的节奏啊!
次日一早,王安便兴冲冲的到了鸿胪寺,只是来到鸿胪寺门口便被门子拦了下来。
门子一脸倨傲,抬手就要驱赶,然而刚抬起来的时候只觉得忽然一沉,崭新不知不觉多了一物。
门子不能什心领神会,隐秘的颠了颠,大约是一两银子的重量,顿时喜笑颜开起来。
“这位小哥来此何事啊?”
王安陪着笑脸的:“兄弟麻烦帮我找一下董令矩,就说是王信介绍。”
却不料那门子闻言,脸色微微一变道:“小哥你知道这位董大人是谁吗?”
王安顿时有些麻抓,昨天崇祯只是让他到鸿胪寺找董令矩,却没有说这种另据究竟是何职位。
于是挠了挠头,尴尬道:“这确实来得及只知其名不知其官位。”
那门子顿时大摇其头,道:“这可是咱们鸿胪寺少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