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怡青喝着奶茶,不等发问,率先开口。
对正常人来说,高小菲就是一个异类,亲戚都不怎么喜欢她,面上没人说,只有石怡青敢指着鼻子骂。
比如,易怒。
比如,暴力狂。
睢城警方当时将高小菲的表妹石怡青列为嫌疑人之一,就是从钱长东口中得到的首要信息,然后再去走访了高小菲其他亲戚,确定了两人存在矛盾,经常吵架。
真实的记忆永远是真实的,而虚假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发生错乱。
这条信息在卷宗里有,但不是通过钱长东得知的,而是通过高小菲的表妹。
三价砷不可能凭空变出来,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火灾发生后,石怡青和高小菲唯一的亲情纽带只剩下了家里的老人:石怡青的姥姥,高小菲的奶奶。
石怡青沉默片刻,迟疑道:“你……伱不会怀疑是我姥姥吧?绝对不可能,高小菲可是她唯一的亲人了。”
石怡青正在准备考研,看来是个热爱学习有上进心的女孩。
陈益:“每次回去,你姥姥对高小菲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刚才问询石怡青的时候他就在想这个问题,从作案条件的角度看,受害者的奶奶同样值得怀疑,不过伦理上说不通。
两人就是普普通通的大学情侣,不存在矛盾,也没有利益上的纠纷,钱长东虽然有着相对充分的作案条件,但却没有任何作案动机。
所以宿舍里的其他人,对高小菲多少有些惧怕,而林凯月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三四年的时间里和高小菲发生过多次冲突,甚至还闹到了辅导员那里,差点就换宿舍了。
以家人的死作为代价浪子回头,这在石怡青看来根本不值得原谅,她甚至还说过那场火灾死的人应该是高小菲才对,老天瞎了眼。
陈益靠在椅子上,看着石怡青说道:“我们愿意相信不是你干的,时隔一年,不知有没有新的情况可以提供?”
这是最后一个了。
陈益:“她奶奶和她的关系怎么样。”
暴力狂有点夸张了,高小菲没有打过人,只是初中的经历让她保留了玩世不恭,遇到看不惯的事看不惯的人不藏着掖着,直接开怼,还威胁过动手。
陈益抽了一口烟,说道:“查积案,要点在于是否有被忽略的人,此案的调查已经非常全面了,嫌疑人刚才我们都已经见过,说实话,我也没找到疑点所在。”
最先开口的是诸葛聪:“确实感觉不到什么问题,已经一年了,某些事的细节和卷宗都对的上,我个人觉得他们都没撒谎。”
虽然最终宿舍没有换成,但两人之间的火药味没有任何减弱,见面就没有好脸色,幸亏都是本地人可以经常回家,勉强还能忍忍。
四名嫌疑人都已经见过了。
石怡青:“一个月左右一次吧。”
陈益:“动过手吗?”
陈益:“先不说怀疑,我们仔细想想,高小菲实际经历过三次中毒,第一次是慢性铁中毒,第二次是海鲜和维生素反应,第三次是致命的三价砷。”
石怡青:“应该没有吧,反正我没见过,姥姥这些年有些抑郁,我们经常回去看她。”
客厅,出于礼貌林凯月的母亲端来了茶水,陈益道谢,开始了解林凯月这个人。
图书馆不方便聊,几人就近找了个开在校园内的奶茶店,门外有桌子。
睢城大学是二本学校,从一个问题少女考入二本,也算不错了。
陈益微微点头,要是全家都死了,没有哪个老人能受得了。
“上初中的时候,她挺叛逆的。”钱长东说。
秦飞:“我也觉得他们没撒谎,凶手也许不在这四个人里面?”
钱长东回答:“有一次小菲的心情不好,我问她怎么了,她说又和表妹吵了一架,大家都在一个学校里,偶尔还是会见面的。”
去年的时候,警方针对她的调查取证工作进行了很久,这对一个大学生来说影响还是很大的。
戏剧性的是,石怡青也在睢城大学上学,比高小菲低一级,见了面就吵矛盾很大,所以睢城警方才会将石怡青列为嫌疑人之一。
林凯月刚刚毕业还未找到工作,目前正在家里待业。
陈益吐出一口烟雾:“不要轻易下定论,只是见了一面而已还得继续查,我们要相信郑从亮的查案能力,蓄意投毒肯定有非常合理的动机以及作案条件,这四个人的嫌疑确实是最大的。”
这也没办法,实在是查不到有合理动机的人。
陈益:“怎么个叛逆法?”
那可是唯一的亲人。
石怡青想了想,说道:“很冷漠,自从火灾发生后,她对谁都很冷漠,对我也那样,其实我也有点庆幸高小菲还活着,不然姥姥很有可能想不开。”
陈益点头:“对,如果真的是人为,她奶奶的嫌疑很大,动机的话……也能猜一猜,比如因为儿子孙子的死迁怒高小菲。”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我们不能忽略,准确的说是一个人,那就是受害者的奶奶。”
两人的交谈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期间陈益一直在观察钱长东表情的细节变化,围绕高小菲聊了很多,包括睢城警方去年已经了解过一遍的,再次重复,得到了完全一致的回答。
说实话,动机和高小菲的舍友一样,都比较牵强。
四人之中,林凯月的作案动机相对比较合理,但办案人员并没有在林凯月身上查到疑点和线索。
陈益:“也许有关系,也许没有。”
睢城警方已经查过了,但一年前和现在肯定是不一样的,若当时有过撒谎行为,那么一年后谎言出现破绽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现在我提出一个假设,假设凶手是高小菲的奶奶,你们觉得她的动机是什么?”
几人沉默下来,这个假设还是比较大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