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舌战群儒
影片开始了。
陈诺跟詹姆斯·普利兹克一起从舞台边的侧门出去,他走在前面,结果刚一出门,就有一道壮实的黑影冲他冲了过来。
要不是他眼角余光瞥见了令狐在一边没有动作,他祖传的撩阴腿可就又要时隔n年重出江湖了。
直到一个熟悉的、带着微微喘息的老迈声音在耳边响起,他才知道是谁来了。
戴瑞斯·康吉也不知道是从哪里过来的,但应该是赶了很长一段路,身上带着一股风尘仆仆的汗臭味。
“陈!我真的没有想到,你居然一点消息都不透露给我!我接到我朋友电话的时候,我还在非洲拍纪录片……”
说完这句话,老头终于松开手,但双手仍旧牢牢抓住他的肩膀,脸上的胡子扑簌簌抖着,声音都有点发颤:“天哪!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陈诺拍了拍戴瑞斯的手,笑着说道:“为什么不?我知道,奥斯卡欠你一个奖杯。”
“陈,从来……我是说从来没有一部电影,会在fyc广告里,单独把摄影放在这么靠前的位置!不论是华纳、派拉蒙,还是迪士尼,大家永远只会宣传导演、主演和最佳影片,摄影永远是排在最后的最后,有时压根没有人会提。可是你——”
老头停顿了一下,深吸了一口气,又重重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谢谢你,今天的事,我不会忘记的。”
戴瑞斯·康吉的表现,让陈诺一下子想起了几天之前的文咏杉。
当女孩知道她的单人剧照登上了综艺的的内页广告,时候,电话也是第一时间打了过来,又是惶恐又是紧张,再三跟他确认是不是他搞错了,最后等他安抚了好一会儿,才相信,这是事实,她将代表他们的电影,去冲击本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配角提名。
那一刻,文咏杉的表现也跟戴瑞斯·康吉现在差不多。
但是,陈诺觉得,在这两个奖项上,真没有什么可比性。
戴瑞斯·康吉是在好莱坞各大片场混迹了快30年的老家伙,之前还曾经入围过,所以他拿到一个提名的把握,甚至可以说是drop这次准备冲击奥斯卡的七个奖项里,可能性最大的。
而文咏杉的最佳女配角嘛。
可能连查理兹·塞隆的最佳女主都不如。
甚至艾莉森他们最开始都没有考虑在这个奖项上投入什么,是他最后抱着反正又不是他的钱,硬加进去的。
要能提名,那真的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所以文咏杉这么激动,那真是大可不必。
关于这些,他又实在不好明说。
最后文咏杉问要不要她也来趟美国的时候,他只能委婉的劝住,表面上是让对方好好在香港拍戏,但其实呢,他是怕女孩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这些思绪说来话长,但在陈诺脑子里也只是一闪而过,拍拍老头的肩膀:“走吧,戴瑞斯,我们去休息室聊。”
“ok。”戴瑞斯答应一声,跟詹姆斯·普利兹克打了个招呼,随后好奇的往陈诺身后的小门看了看,问道:“现在电影已经开始了?汤姆·汉克斯真的来了?”
“是的,他来了。”陈诺说道。
……
在电影开始播放的时候,汤姆·汉克斯都不知道自己应该期待些什么。
对于他这么一个在好莱坞摸爬滚打三十年的老戏骨来说,
男主角的演技?不必了。
经过威尼斯电影节,又经过这几天的全球公映,关于陈诺的表演,已经被各大影评人剖析得干干净净,他不用亲眼看,就已经大致知道水准在哪个高度。
剧情?他虽然不怎么上网,但这几天关于这部电影的讨论,充斥着几乎所有行业刊物,剧情大体讲的什么,他凭借经验都能猜出来大体的脉络走向。
查理兹·塞隆?这位南非美钻的演技,并不是他的欣赏的类型。
所以,开场十五分钟,
汤姆汉克斯的心情都并没有任何波动。
虽然如此,但他不得不承认——
陈诺的确如影评中所说的那样,把一个背井离乡、孤身漂泊的年轻移民身上,那种深埋骨子里的孤独与失落,演绎得异常克制而准确。
从《蓝莓之夜》里的调酒师,到现在这个游走在新奥尔良阴暗街角的底层小人物,多年过去,汤姆·汉克斯能清晰地看到这个年轻的中国演员在大银幕上的成长。
镜头里,他的肢体更收敛了,眼神更内敛,情绪的波澜往往藏在一抹细微的呼吸、一丝不易察觉的眉眼颤动之间。
他已经不再是那个靠天赋、靠本能在镜头里乱跑乱撞的新人演员了,他的表演开始懂得调度情绪、掌控节奏,学会如何让角色用最简单的方式,在观众或者影评人的脑子里留下印象。
可以说,这个年轻人已经堂而皇之的走在了大师的道路上,甚至汤姆·汉克斯觉得,在他的前方,可能都已经没有几个人了。
但反过来说,汤姆却并不觉得这部电影里,陈诺无论在表现力还是爆发力上,完全超越了《蓝莓之夜》中的那个角色。
甚至相比之下,他仍然更欣赏那个完全依靠天赋、纯粹以直觉和本能塑造出来的纽约服务生。
因为演了一辈子普通人角色的他,始终觉得,技巧的成熟虽然是好事,但有时候,原始的冲动与未经雕琢的真诚,才是最难得的。
就像————
“噢,你就住在这里?我家的地下室?”
“是的,没错。谢谢老板愿意租给我。”
“哈哈,他?算了吧。不过现在看上去还行,挺干净的。对了,你是什么时候来我们餐馆的?”
“两周之前。你要喝什么吗?我这里只有啤酒。”
“就啤酒吧。”
咦?
汤姆·汉克斯有些惊讶。
他不由得坐直身体,微微前倾,把手掌撑在下巴下,换上了他最习惯的观影姿势,视线紧紧锁住了银幕。
“你多大了?”男主角用一种欲望压抑的眼神看着女孩。
女孩微微低头,眼神里带着羞怯,却很快又抬眼与他对视起来:“十九,你呢?”
“二十四。在美国,好像十九岁不能喝酒吧。”
“所以呢?你会阻止我吗?”
昏暗的地下室里,空气仿佛凝固。
女孩靠着一面漆皮剥落的墙壁,两只手松松地垂在膝头,她说着话,缓缓抬起眼睛去看男主角。
那一双眼睛——在汤姆·汉克斯的眼中,仿佛燃烧着火焰,或者说,是一簇赤裸裸的,未加修饰的,让他也无法找到一丝一毫表演痕迹的爱焰。
哪怕在他的演员生涯中,见过无数出色的表演,但这一瞬间,女孩所展现出来的真切与纯然,依旧欺骗了他的感官。
他几乎开始相信,她在这一刻,是真的爱着他。
百分之百,毫无保留,从身体到灵魂。
在这一刻,女孩之前的稚嫩表演都仿佛被赋予了一层新的含义——谁敢说,那会不会是一个故意的设计?
在这一瞬间,汤姆·汉克斯的脑海中蓦然闪过一行字:
是他在史蒂芬办公室里看到的那幅奥斯卡“最佳女配角”fyc广告上写着的句子。
如果他没记错,那是出自《滚石》影评人彼得·崔弗斯之口。这位以犀利著称的影评人,在那段评论里这样写道:
“比起塞隆,我更喜欢她和陈的对手戏。两个人在那间昏暗、狭窄的房间里,仅靠对视,仿佛就能点燃空气。”
——这居然是真的。
……
……
“……明天我就回去了。”
“哦?你不留在美国?”
“不了,这次本来就是因为罗杰的事情来的,结果没想到耽搁了这么久。”
“原来是这样……我看新闻上说,罗杰那老家伙是因为你才起死回生,是真的吗。”
“哈哈,戴瑞斯,你怎么也会相信这个。”
“哈哈,要是别人我当然不信,但是你,我不知道。”
“哈哈哈,事实上是,罗杰在我去医院的时候,就已经好转了,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么说起来,还真像是被神祝福过……我知道上周我们的票房卖了3000多万,这周呢?怎么样?”
“我记得好像还是3000万,对吗詹姆斯?”
“没错,这周扩映了大概500多家影院,这周上映影院大概有了2000家,所以,票房和首周基本持平。”
“哈哈,这么说起来,我们北美票房甚至有可能过亿?”
陈诺还没来得及回话,休息室的门被推开了,主持人说道:“陈,詹姆斯,放映结束了。”
“ok。”
陈诺当即站起来,“那我们进去吧。”
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总之,当陈诺和詹姆斯·普利兹克外加临时加入的戴瑞斯·康吉,三人重新走上舞台,掌声十分热烈。
虽然不像威尼斯电影节首映的时候,那种全体起立鼓掌十多分钟的风光,
但是,也响了20多秒。
别以为20多秒少,须知这台下坐的350个全都是学员会员,一个托都没有,更没有任何人的粉丝或者收了钱的影评人。
能来,那就算不错,能鼓掌,那都算给面子。
能在主创走上台之后,还响了20多秒,那绝对算给足了了面子。
随后,等三人在舞台上的高脚凳上入座,本场私人放映会最重要的交流环节开始了。
而这个时候,就没有什么给面子一说了,可以说,台下的每一个人,来的目的都绝对不是来给他们抬轿子。
果然,当主持人邀请凯瑟琳·毕格罗这个前妻姐发出的第一问,就特么暗藏杀机。
“作为导演,我想问问普利兹克先生,《drop》对美国社会底层的描绘非常直接,你把故事焦点放在非法移民、性产业、地下交易、种族歧视这些灰色地带。
所以,在电影里,新奥尔良几乎一直都是阴雨绵绵,没有一个晴天,这让镜头一直都呈现出一种相当压抑、阴暗的氛围,你使用了很多空镜头来表现这一点,我很喜欢这种拍摄手法。
ok,我的问题是,你是怎么想到这么拍摄的,你的意图是什么?”
坐在他身边的詹姆斯·普利兹克明显没意识到凯瑟琳的问题里埋了钩子,一听到“喜欢他的拍摄手法”,整个人就笑得像个第一次被老师表扬的小学生,
拿起话筒就说道:“凯瑟琳,谢谢你的夸奖。
的确,在这部电影里,我刻意让新奥尔良的天空保持阴雨,我在查资料的时候发现,在美国,这些非法移民、性产业、地下交易的存在是很普遍的,尤其是在南部城市,这些问题背后的系统性失职才是让他们陷入困境的原因。
我想,在这种情况下,雨天应该是一个合适的背景。”
凯瑟琳·毕格罗道:“所以,这部电影其实是一部.”
眼看詹姆斯还要顺着话题说,
陈诺轻咳一声,道:
“凯瑟琳,我想你误解了,我想导演不是这个意思。”
陈诺带着微笑,转头看着詹姆斯,道:“我从剧本创作阶段就跟詹姆斯一起讨论过你想的这个问题……”
詹姆斯一接触到他的眼神,微微一愣,顿时把话筒放下了。
陈诺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还算没有太傻。
他不知道凯瑟琳·毕格罗这个一向特立独行,敢拍《刺杀本拉登》的女人,是不知道还是根本不在乎,所以才问这些。
但要是再让詹姆斯来个yes,那这场看片会就算是白办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