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1章 皇后:这个千户陈墨当定了,谁赞成  我成了女魔头的心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321章 皇后:这个千户陈墨当定了,谁赞成?谁反对?

金銮殿内死寂无声,针落可闻。

群臣目瞪口呆的望着太子,神色满是不敢置信。

从太祖开国之日起,便定下了“皇权天授”的基调。

这个所谓的“天”并无具象,而是代表着宇宙秩序的绝对权威,皇帝则是“天”在世俗的代理人,承接“天命”治理万民。

天命和皇权彼此绑定,早已密不可分,而太子此言,无异于在瓦解皇室的权柄!

站在最前列的老臣们眉头紧锁,心中泛起惊涛骇浪。

太子尚且年幼,口无遮拦,偶尔说错话倒也实属正常。

可方才这番言论,条理清晰,头头是道,单凭那句“人言不足信,天命不足畏”,就不可能是出自太子之口,十有八九是有人教他这么说的!

目的是什么?

如今朝堂中多名官员折损,要职悬而未决,难道是想借着这次机会来个大洗牌?

几人目光隐晦的看向那道竹帘。

“殿下慎言!”

礼部尚书丁毅率先打破沉默,沉声道:“储君乃是天命所归,岂能逆天而行,如此一来礼法纲常岂不是全都乱了套?!”

宗正寺卿梅忠苍白胡须抖动着,颤巍巍出列:“太祖遗训昭昭,‘天命即国本’,若无天命护持,江山何以传承千秋?此乃大元立朝之根脉啊!”

说罢,还匍匐在地,高呼道:“臣以宗庙社稷请命,请殿下收回此言!”

哗啦——

丹陛下,群臣如潮水般伏倒,谏声如雷:

“天命不可违啊!”

“此乃亡国之言!”

“请殿下即刻收言!”

闾怀愚站在最前方,魁梧身姿纹丝不动,面色冷峻,斜眼打量着众人。

这群老家伙平日里稳坐钓鱼台,一副天塌不惊的模样,如今涉及到切身利益,全都急不可耐的跳了出来,思之令人发发笑。

太子被这阵仗吓了一跳,身子不由得往后缩了缩。

他自己也没想到,只是说了几句心里话,便能引起如此激烈的反应。

“肃静!”

金公公的声音在众人耳畔炸响,震得耳膜一阵刺痛。

喧嚣吵嚷的金銮殿这才安静了下来。

竹帘后,皇后淡然的声音响起:“闾太师,这些话是你教的?”

“……”

好大一口黑锅扑面而来。

闾怀愚眉头抖了抖,自然不愿意去接,摇头道:“老臣只讲治政,礼教一直是詹事府负责,而且最近忙于政务,还未得空进宫为殿下讲学……”

詹事府是东宫官署,这是又把皮球踢了回来。

太子犹豫片刻,主动说道:“这不是谁教孩儿说的,而是经历了祠庙动荡后有感而发……儿臣稚言无忌,还望母后莫怪。”

皇后沉吟道:“太子心性尚未成熟,又刚刚经历生死危机,能强撑着来上朝已是不易,岂能苛求太多?想来诸卿也是能够理解的。”

年纪小就是最好的护身符。

两人一番对话,便轻飘飘将那堪称“大逆不道”的言论消弭于无形。

丁毅微眯着眸子,说道:“殿下作为国之储君,上承宗庙之重,下孚兆民之心,言行举止当合礼法,不得轻忽失仪。还望殿下日后能养德修身,谨言慎行。”

“丁大人所言有理。”皇后说道:“这位是礼部主官,太子以后对于礼法有不懂之处,都可以向丁大人请教。”

丁毅闻言面露得色,腰杆都挺直了几分。

三公之中,太师实政,太傅授学,太保护身。

其中太傅、太保之位空缺已久,丁毅自然也动过心思。

作为礼部尚书,本就是中枢重臣,但距离更为核心的三公和首辅还是差了一步,那才是荣誉和地位的巅峰!说是一人之下都不为过!

而这次就是个难得的好机会!

“儿臣晓得了。”太子打量着丁毅,说道:“其实儿臣本宫对丁大人印象颇深……”

丁毅心中更喜,刚要顺杆往上爬,却听太子继续说道:

“当初在大祭之日时,本宫刚点燃祭炉,就听这位丁大人高喊着什么青烟凌霄、河清海晏之类的,然后祠庙就炸了,本宫还以为你是在给别人传递信号呢……”

?!

丁毅表情僵在了脸上。

随即,一股凉意顺着脊椎直冲后脑!

他不过只是喊喊口号罢了,谁能预料到祭坛下面有炸药?

这两件事本无因果关系,可经太子这么一说,彻底变了味道!可谓是诛心之言!

丁毅再难保持淡定,撩袍跪地,高声道:“臣对朝廷忠心耿耿,怎可能会与逆贼勾结?只是看天降祥瑞,有感而发罢了,还望殿下明鉴!”

太子哼了一声,嘀咕道:“一口一个天命,我还以为你很懂呢,结果连祥瑞还是凶兆都看不出来?要是只会喊口号就能当官,那还办什么科举,直接比谁的嗓门大不就行了?”

声音不大不小,恰好能让众人听得一清二楚。

“噗——”

一阵压抑的低笑传来。

青衣言官们肩膀颤抖,脸都憋成了猪肝色。

太子骂人不带脏字,听的他们都快要颅内高潮了!

要不是如今情况特殊,他们早就开始借题发挥、大做文章了,即便无法撼动丁毅的地位,也够他喝一壶的!

礼部侍郎冯瑾玉默默后退了两步,和丁毅拉开了距离。

而方才同样出头驳斥太子的宗正寺卿梅忠,则低垂着脑袋闷不吭声,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丁毅保持着伏地叩首的姿态,好似磐石般纹丝不动。

片刻过后,皇后出声说道:“天心莫测,难窥其旨,丁大人也是心系社稷,所以才认成了吉兆,倒不必上纲上线……起来吧,丁大人。”

“谢殿下。”

丁毅站起身来,退回了班位之中,背后官袍已被汗水浸透。

虽然猜到了东宫是要借机洗牌,却未曾想差点第一个就洗到自己头上……

“言归正传,金公公,把目前的情况和诸卿说一下吧。”皇后说道。

“是。”

金公公踏步而出,展开手中文书,声音在大殿内回荡:

“此次动乱中,禁军共有二百三十五人捐躯,朝中大臣薨者十五人……”

“自京澜街到南城门坊区尽数被毁,房屋倒塌无数,京都百姓死伤愈万……”

大臣们神色逐渐变得凝重。

此次动乱,朝廷蒙受的损失不可估量。

这个损失除了财产上的,还有人心……连天子脚下都不安全,那九州江山还谈何稳固?

“当务之急,是做好善后工作。”

“流离失所的灾民和伤员暂且先安置在了南郊的临时驻点,工部和京兆府统计好损失,尽快展开重建工作。”

“另外,对于捐躯的禁军、官员,以及城中被牵连的百姓,均已最高规格抚恤。”

“本月之内,这些事情必须落实,不得有误。”

皇后有条不紊的说道。

“臣,遵旨!”

大臣们轰然应声。

皇后手指敲击着扶手,道:“除此之外,关于此次动乱的元凶,身份也已经查明……”

听到这话,众人悚然一惊!

“什么?!”

“这么快就找到凶手了?”

“到底是何人所为?”

皇后淡淡道:“罗佥事,还是你来说吧。”

一身黑色官袍的罗怀瑾应声出列,说道:“经天麟卫彻查,于裕王府下方发现暗道,虽已用石浆堵死,但借由地震产生的裂隙,可以辨认出大致路径,正是通往南郊祠庙,而引起爆炸的烈燃粉就埋在其中……”

随着罗怀瑾陈述案情,金公公将一沓文书放在了御案上。

一旁的琉璃宝镜泛起华光,将案牍中内容一字不差的投射到空中。

包括裕王府这些年来大量招募劳工、从京兆府治中朱启铭处获取城防图、以及和周靖安之间的往来证据……内容十分详实。

至此,整个事件的脉络已经无比清晰。

“裕王府从数年前就开始策划此事。”

罗怀瑾沉声道:“先是借由修缮府邸的名义,在地下开凿隧道,并且指使周家挖掘赤砂,意图颠覆大元政权,证据确凿无疑!”

朝堂内安静片刻,旋即掀起轩然大波!

朝臣们知道楚珩手脚不干净,但没想到屁股竟歪到这种程度!

这可是赤裸裸的叛国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