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年轻人还是要多闯荡
让卫东最多走出去的时候,回看了眼。
根本就不在意对方怎么处理回应,扣住宝马只是起码的别一哄而散。
至于后续有什么资产划分方案,他都不在意。
孤儿寡母养了就是。
重新开车和老方聊的都是:“这楼还不错,要是给我就改成酒店,搞什么外贸进出口啊,国家严控进口外汇,不事生产的倒爷们又没生产出口外贸的能力,在这哄傻子呢。”
老方也随便瞅眼那楼:“你自己修呗,抓紧时间搞,眼见为实摆在那的东西才最有说服力!”
两人直到驱车回西区那边,都懒得再提这一片投机的城里局面。
集团公司本就是个约定俗成的说法,法律上没这玩意儿。
纯属某家公司做大做强了,下属关联投资一堆公司,就叫做集团。
实际上东升贸易早就是集团公司的架构。
下属各省分公司二三十家,那些自己投资搞的销售公司都没算在其中。
加上各种工厂制造公司,妥妥的超级集团雏形,放到二三十年后都是巨无霸的规模。
但还不能跟老方比。
这边下属一家国集就什么规模档次了。
也就集装箱产业才起步。
所以听让卫东解释了晶圆厂、封装厂、声卡厂、音箱厂之间的关系。
前两家是旗合资厂,实际上是真正的让卫东持股当控股股东,后两家是新坡加华裔投资,也是让卫东控股,但海外公司是林望复多点。
只要开始量产,芯片爆产能后就是动辄多少亿美元的出口,芯片这玩意儿说到底就是硅材料精加工,
除了设备和制作过程的光刻胶之类卡脖子,主要就是原料也卡。
目前都是旗运高精度硅砂过来,国内就两家厂产硅砂,精度不够,江浙这家只能用于玻璃,另一家好点也只能用于太阳能硅晶板。
硅砂提炼过程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所以国内就把这家厂放在水电丰沛的蜀都成为三线厂,顺理成章的也就被吸纳进西山厂产业群。
让卫东都是搞到了晶圆厂,才知道自己都有硅砂厂,所以不声不响的挑了好些人进厂打工。
现在就是想方设法要勾搭外资来建高品质的硅砂厂,还美其名曰为米帝服务。
要是搞定了,就基本一条龙自给自足,就算被封杀也能保证十年内芯片供应生产,也就光刻胶之类辅料还不得不进口。
而搞定这个一条龙,也就意味着是纯出口创汇。
硅砂就是沙石土里面提炼,最后卖成高科技价格,纯赚。
西区码头工业区的出口产值可不就上去了。
而帮助苹果电脑把高性能电脑卖好了,就绝对会带动声卡厂,音箱厂一起大卖。
这就是几倍的创汇,而且是把主要生产利润都留在国内的知识产权销售,不是仅仅赚点微薄加工费。
让卫东对坡仔也有算计:“都是华裔,尽量把利润留在国内,帮助他投资建设更多东西,何必肥了坡县呢。”
老方听得津津有味:“你对国际形势认知很清楚嘛,有些人就动不动以为华裔怎么怎么,或者坡县又怎么怎么,人家是独立主权国家,优先考虑他们的利益,争斗起来都是你死我活的关系!”
所以在岔路口都没忙着回厂区,先去另一边的集装箱厂看。
几天下来卫生巾厂的两条准自动化流水线已经开工,几十名员工已经可以达成日产二三十万包的效率,比之前的半自动包装线快了很多很多,资本家当然赚得也多。
只是原材料还要从江州运,好在这会儿从沿海朝内地可以运的东西很多,尽是空车出来,现在全力运卫生巾原材料。
两条化妆品线和洗发水线就更彰显出沿海优势,抢了集装箱厂的厂房后源源不断出品。
粤东分公司已经派人过来衔接销售工作。
但这边大部分是准备出口的,尤其是防晒霜。
明摆着就是要挣外汇。
所以老方对自己前两年搭建的集装箱厂被鸠占鹊巢也有点无可奈何:“你还是合适点,给我留点,他们好像接了些活儿要干。”
春节期间让卫东认真翻看了所有集装箱公司的文件资料,本质上国集就是家专门生产集装箱的金属加工厂。
然后是大型租箱公司买了去租给各家用,或者各大航运公司、码头自己买了给自己的船队用。
现在连全国出口航运都没多少,自然也没多少买卖可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