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罡感慨了一声。
这样的感觉很莫名,或许这就是“悟”吧。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练习就需要停一下了,继续练下去不会有突破,得从作品不对,得从我自身下手了。”
陈罡马上开始隨便的solo起来。
每位钢琴家都有自己最喜欢用的手法,都有最喜欢用的技巧。
比如轮指。
有的钢琴家就会比较討厌,一遇到轮指就难受,但有的钢琴家喜欢的不行,会极尽打磨轮指的颗粒感。
而有的钢琴家一遇到欢快的乐章,就会喜欢在演奏中,把一些正音弹出装饰音的灵巧感。
这都是个人特色,个人习惯。
这样的特色与习惯是从练琴时就养成的,有的演奏家可能小时候练半音的时候因为音准度被老师打手,產生阴影,那对於半音就会厌恶,哪怕能將半音磨链的很强。
也或许某位演奏家只是因为小时候弹到延音踏板的区域灵光一闪,然后被父母称讚,从此就会非常喜爱踏板延音。
但这些往往都是习惯养成,是下意识的。
就连本人都很难注意到。
陈罡要做的便是弄清楚自己最喜欢什么,最爱用什么,然后去剖析自己的三观与认知,以自己的角度重新解构作品,最后將两者结合,共同运用到作品的个人化演奏之中。
李灿满意的点了点头,便没有继续打扰陈罡。
待再次听到陈罡演奏起《爱之梦》时,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周。
龙场悟道是真实存在的。
当再次听到陈罡的演奏后,李灿发觉,陈罡的风格依然完全转变。
没有一丁点自己的影子。
如果说自己的演奏风格偏向於激情与热烈。
那么,陈罡的风格就是灵动而俏皮,不是那么严肃正经,没有什么苦大仇深或是撕心裂肺,也没有什么落泪高歌,缠绵婉转。
一个小楚南所演奏的《爱之梦》,居然產生了一种海王的质感,非常擅长调笑浪漫,从另一个角度勾人心弦。
在试图打分后,李灿惊愕的发现,陈罡的分数达到了惊人的72分。
虽然只是四分之差,但要知道,最后计算的係数是乘以0.8的。
如果是按照正常评分来算,陈罡起码是走入90分俱乐部的水准。
放在如此高度的比赛里,哪怕仅仅只是0.1分的差距,只是一个半音的处理,都很可能是晋级与落选的不同世界,进而拉开巨大的差距。
一丁点的灵性看似不起眼,但大师所追逐的就是这么一丁点的灵性。
全员备赛,但目前只有陈罡得天独厚,进步飞速。
反观其他人。
没有陈罡这么直接的指导,备赛上就显得更为紧张。
还好有贝斯。
崭新的贝斯笑话总能淡化一些紧张感,而这次的贝斯笑话则是
dp乐队的贝斯手赵泽选择去古典音乐界刷奖,但不是刷贝斯奖,而是刷小提琴奖。
是的,兼职乐队的贝斯手其实是弦乐仙人,而弦乐仙人的主业是拉小提琴的。
和李灿不太一样。
虽然李灿这个弹钢琴的跑去敲鼓了,但起码也都是打击乐。
但贝斯和小提琴那真的是相差极远。
大家一起开贝斯笑话。
就连赵泽也在开贝斯笑话。
时间便这么一点点的度过。
元旦將近,娱乐圈內业的动静也越来越大,相应的演出,通告,开始在音乐圈里变的密集了起来,如去年一样,待到此时,像是郑杰,林欣等圈內好友们,忙的不可开交。
聚会是绝对约不上的,晚上打电话聊一半甚至可能直接睡著。
网际网路上。
也能见到一些dp乐队的粉丝们在討论,dp乐队这次会出现在什么演出里。
到底是某个元旦晚会,还是什么纪念演出,个人演唱会,亦或是又他吗的跑去游戏演出了。
但实际上都没有。
唯一能算得上是演出的安排,那便只有1月份的鹅厂音乐娱乐盛典的颁奖典礼了。
其余的时候,便全都在准备比赛。
对於粉丝们来说可能不是什么好消息,但对於娱乐圈的歌手们来说,这个冬季,简直是无与伦比的梦幻春天。
歌手最怕的就是和dp乐队的表演撞上。
而遇到通告密集的高峰期里,无数歌手们在如饥似渴的追求更高质量的演出通告时,也在圈里不断的打听今年dp乐队的演出动向。
一开始打听不到,那真的是越没消息越心慌,总感觉dp乐队想玩一个大的,顺手把大家全都炸了。
直到钢琴圈传来噩耗。
那是源自於本届莫斯科国际音乐大赛的评委组名单公布。
评委的打分会保密,但评委的信息肯定要公布。
名单很长很长。
哪怕只是钢琴组的评委名单都有一大长串。
这其中,有俄文,有英文,有法文,有义大利文,有日文。
也同样出现了一个中文名字。
在钢琴圈的惊讶中,娱乐圈的一片欢天喜地中儘是嬉皮笑脸。
李灿在这个节骨眼上参加这样级別的国际赛事评委组,显然很难继续进行其他的演出了。
大家都在乐,大家都不说。
钢琴圈没觉得哪里不对劲,毕竟无冕之王当个评委那还不是手拿把掐?
只有不明就里的粉丝还在期待著那並不存在的冬季演出。
而此时。
李灿已然带著温妮,率先飞往莫斯科。
先去丈母娘家呆几天,便进入到工作状態,与赛事组委会进行对接。
温妮也是莫斯科国际音乐大赛的参赛者,只不过是古典吉他的参赛选手而已。
原本似乎没什么问题。
但標题党与新闻佬们却嗅到了与眾不同的味道。
从丈母娘家出来,两人赶往场地之一莫斯科大剧院,刚在附近的酒店开好房间,一则新闻便跨越了国家,出现在许多媒体的头版头条之上。
《震惊,国际音乐赛事的评委竟和参赛选手开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