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1章 经中的地缘政治学  向教皇发动十字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381章 经中的地缘政治学

【在那日,必有从埃及通往亚述的大道。亚述人要进入埃及,埃及人也要进入亚述;埃及人要与亚述人一同敬拜。】

【在那日,以色列将与埃及、亚述三国一起,使地上的人得福。】

——《圣经中的地缘政治学》by盖里斯·德·维勒罗伊

哈尔福德·麦金德在1904年提出了一份的地缘政治理论,也就是“陆权论”。

在陆权论中,他提出“控制了东欧就等于控制了心脏地带,控制了心脏地带就等于控制了世界岛,控制了世界岛就等于控制了世界”

心脏地带大致包括东欧、俄罗斯中部、西亚部分地区。

世界岛指的便是欧亚非三洲。

陆权论的问题,当然有很多,总的来说确实过于偏颇了。

但又并非完全没道理。

相较而言,尼古拉斯·j·斯皮克曼提出的“边缘地带理论”要更加完善与成熟。

作为对麦金德的追随者与批判者,他继续发展了陆权理论,但重心却与之不同。

“谁支配着边缘地区,谁就控制欧亚大陆;谁支配着欧亚大陆,谁就掌握着世界的命运”。

所谓边缘地区指的是欧洲海岸地区、阿拉伯-中东沙漠地区;以及亚洲季风地区。

这些地区,拥有世界上大多数人口和大量资源。位于心脏地带和边缘海之间,因此比心脏地带更为重要。

对盖里斯来说,当下他所面临的挑战与困境,用陆权论中的边缘地区理论,或许是最为合适的。

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所面临的挑战,便来源于心脏地带,要知道蒙古人是从中亚一路杀入东欧的。

将耶路撒冷视为弹丸小国的话,其地缘政治自然是稀碎,即便是再扩大一圈,囊括埃及与叙利亚,就算连两河都吃下来,其实也不过是复现阿拉伯帝国。

其东面临游牧民族的入侵,其西要处理来自欧洲的宗教十字军,内部绿洲孤岛政治格局显著,地方势力想要割据十分简单。

单纯以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三地而言,盛极而衰才更可能是未来。

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继续扩张地缘格局,彻底站稳中东-阿拉伯地区,并同另外两个边缘地带任一一个,达成战略上的互信,才足以不败。

当然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盖里斯纵然定下了长线的战略,却也要一步步来,才能将之实现。

而在安定了北方后,下一步自然便是准备彻底拿下叙利亚以及埃及。

……

盛夏的耶路撒冷,气温多少有些酷烈,同季风地区气候不同,在地中海气候环境下,越是暴晒的天,老天爷便越是吝啬雨水。

加上这座圣城,又并无河流从中穿过,即便是地下水,都不能轻易获取。

因此长久以来,对耶路撒冷城来说,供水都至关重要,且十分艰难。

早在公元前8世纪,希西家王时代便开凿地下隧道,这个隧道从城外的吉宏泉引水,穿过山脉将水引入城内,为耶路撒冷的居民提供相对稳定的水源。

要晓得这长达533米的隧道,可不是通过拓宽预先存在的天然喀斯特地貌而形成,而是两支施工队硬生生在地下开凿,最后汇合而成功修筑。

至于他们是如何做到能成功在地下汇合,这就更叫人疑惑不解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