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十月抬起头,出声打断了常海的话。
她放下笔,看著嚇得不行了的常海温和的笑了笑,“本將军不是黄万昌,不喜人动不动就跪。
募兵不利,非你一人之过。
是本將军先前思虑不周,未给建安百姓一个必须从军的理由。”
她拿起刚刚写好的那份文书,递给常海:“將此告示,誊抄千份,张贴於建安城及各乡、亭、里,各处渔村也要通知到。
並令所有书吏、衙役,给本將军敲锣打鼓的將上面的內容全都宣讲出去!”
常海站起,向前两步,双手微颤的接过李十月递过来的这份文书——募兵令!
他只看了几行,眼睛便瞬间就瞪大了,呼吸都为之急促起来。
那告示之上,赫然写著他不敢相信的条款,但白纸黑字,清晰无比,並盖著建安刺史那鲜红的大印。
“告建安百姓:倭寇猖獗,屡犯海疆,掠我財货,屠我百姓,辱我妇孺,此乃血仇滔天,人神共愤!
本將军李十月,奉王命,镇守兹土,临机专断,有先斩后奏之权。
今欲整飭武备,杀尽倭寇!
此举非为穷兵黷武,实为保境安民,护我桑梓。
然强贼需利刃以除,坚城需忠勇以守;
特颁此令,募我建安健儿,共组军阵,杀尽倭寇!”
其实常海他看到这里,就已经是觉得李十月她不愧是能以女子之身成就將军位的人了。
之前能有“杀寇令”,以民为海,溺杀倭寇。
这是当时李十月她手中人手不足,镇军又不听话之下的不得已之举,但此举確实是有奇效。
而今李十月她颁布“募兵令”,则是想要把“杀寇令”的化整为零变为化零为整,招募精锐,编练成军,以大军对倭寇,这是为未来的大战做准备。
常海他自然是个聪明人,他只看著这“募兵令”的前半段,就看出了李十月她是真的打算——杀尽倭寇!
这绝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常海顶著“砰砰”的跳得极快的心继续往下看去——“从军者,非止为国为民,亦为家室谋福;
享此恩赏,绝不食言:餉银必按月足额发放,军中自有监查,若有半分剋扣,斩执事者头,並偿十倍!
每户有一人从军者,其家可再择一健壮亲眷,入军需坊或盐场做工,日得工钱,享参军者余荫。
若有意者,也可入辅兵。
凡战歿者,是为国殤!
抚恤倍之,立碑以纪其功。
其家中父母妻儿,皆可迁入坊场安置,衣食住行,皆由本將军私產供给,必使生者有食,幼者得育。
其子嗣,无论男女,皆可入蒙学,习文识字,直至成年自立。
吾言既出,天地共鉴,若违此誓,人神共戮!
凡因战致残者,是为功臣!
可转任輜重营、训导营或各坊场职司,终身由军中奉养,赏田亩宅基,保其半生无忧。
训练刻苦、作战勇猛者,本將军不吝钱帛田宅之赏。
斩获倭首、攻城先登、缴获军资者,按功勋簿,即刻升迁!
队正、旅帅、校尉乃至將军之位,有能者居之,不论出身!
但凭手中刀,博个万贯家財,青史留名!”
感谢追日的女儿投了4张月票。
十分感谢你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