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小半个多月,李十月就以这种模式,不断主动出击。
凭藉金雕的高空视野和加了“灵力马达”的三艘“破浪”福船无视风向、速度惊人的机动性;
她在广阔的东海上,带领著三十几艘大小不等的海船精准的找到了一个个倭寇的巢穴、补给点和在岛与岛之间巡逻的倭寇船队;
然后她以绝对优势的力量,对倭寇他们予以毁灭性打击。
这一次,李十月她几乎带走了镇军和玄甲军的全部力量,只留了不到千人在建安城和沿海固守大本营。
要干,就干一把大的!
带著近三千兵,三十余艘大小船只,在东海之上,对待倭寇,时而分兵骚扰,时而合击围歼。
李十月她充分利用钢製福船的战术优势,打得倭寇晕头转向,闻风丧胆。
倭寇他们完全无法理解,汉人的船为何能来得这么快?这么准?
而且根本不怕风停!
往往他们刚刚发现敌踪,还没来得及扬帆起航,那可怕的钢铁怪船就已经衝到了他们的眼前,要么被“破浪”直接撞沉,要么被其他船只上站著的士兵一阵猛烈的箭雨和拍杆砸得晕头转向。
李十月的名字,在短短不到半月的时间里,就真正的成了东海各处散落倭寇的噩梦。
“血罗剎”、“驭雕的女將军”、“破浪铁船主”.种种令人胆寒的称號在倭寇之间流传。
他们惊恐的发现,以往他们是猎人,如今他们却是变成了李十月的猎物!
那支来自建安的船队,根本不按常理出牌。
就是靠著极致的速度、坚固的船体和精准的情报,对东海上这些藏匿在海岛上的倭寇,进行著高效的屠杀和掠夺。
以战养战,李十月的船队规模在一次次的胜利中悄然扩大。
从倭寇那里缴获的可用船只被编入序列,俘虏的倭寇中头目被当场处决,首级醃製收起,剩下的那些倭寇俘虏则被打散放在打下的小岛上充作苦力。
缴获的金银物资则源源不断的运回建安,一部分犒赏军队,一部分用於进一步打造军械、抚恤伤亡。
倭寇没了,李十月得到了金银,有钱养兵了;
沿海安全了,商船可以安全航行了,那就带来了繁盛的贸易和金银。
如此,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军队的士气愈发高昂,士兵们对李十月的崇拜几乎达到了盲目的地步——跟著將军,有肉吃,有功立,杀得痛快!
终於,在东南季风的最后时刻,窝藏在最大的蛇盘岛上的倭寇各大头目们集结到了一起。
这一次他们集结的目的,不再是轻鬆的去劫掠富庶的大隆沿海,而是为了应对那个不断东进、已经严重威胁到他们生存的“血罗剎”——李十月!
对马岛上的京观,一次次被袭击的据点,损失的人手和船只,都像一把把尖刀,插在这些倭寇头目的心上。
恐惧和愤怒交织,他们明白,若不除掉李十月,將其彻底击溃,他们在东海上將再无立锥之地,每年秋天的“盛宴”也將彻底成为歷史。
於是,一支规模空前的倭寇联合船队被拼凑起来。
大小船只超过五十艘,其中更有几艘是模仿汉人福船建造,算是倭寇手中的主力战舰。
他们纠集的浪人、海盗超过三千之眾!
他们发誓要一举歼灭李十月,洗刷耻辱,重新夺回东海的霸权。
九月底,这支庞大的倭寇船队,借著东南风,浩浩荡荡的向西驶来。
他们料定,李十月必然还在东海某处活动,他们试图寻找並与之决战。
然而,他们再一次低估了李十月,低估了金雕的厉害和安装了“灵力马达”的福船是碾压帆船的存在。(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