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6章 燕国现状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然后,他便回答起了何博先前的问题。

“我没有额外的意思,只是见到中央之国的强盛,忍不住想起了燕国的一些事情罢了。”

要知道,

建立燕国的黄巾军,当初在中原,是可以同今汉建立者光武帝相抗衡的。

之后立足辽东,却也有著不服输的心气,並对周边蛮夷,展开积极的教化活动,以至於前三十年间,得以迅速发展。

可惜的是,

燕国发展迅猛,衰败的也很迅猛。

以至於让还未老死的一代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故事,又瞧见身边的现状,生出恍如隔世的感觉来。

医者便是其中的一位。

他少年的时候,

前两代燕公的余暉还没有散去,故而还能听到开国之初的事跡,並读到当年之人执笔写下的书籍。

但及至长大,立下了要按照先贤教诲,成为一个对国家有利的人后,却悲伤的发现事跡已经被淡化,就连文章中的词句也被刪改。

经歷的事,也和自己年少时想的不一样。

“那你觉得为什么会这样呢?”

何博啃著菜包,目光落在这位失意的离乡之人身上。

“我觉得可能是『名实不符』导致的。”

对方仰头髮出一声嘆息,“镜中之物虽好,却没有根基,难以实现。”

“理念学说不能与事实相融,便要相衝攻杀,以至於兴也忽焉,亡也忽焉。”

“这话又是什么意思?”何博不耻下问。

对方便將自己通过二十年目睹之怪状,所总结出来的想法说了出来:

“社会公器自然为公,然而治理的肉食者却必然会维护自己的权力。”

“如此名实相对,没有大义名分伴身,即便是位高权重者,也会时时惶恐不安。”

要知道,

“人”是一种很神奇的生物,

他们的目光看著面前的事物,想法总是天马行空,会勾勒出一些超乎身边事物,看不见摸不著却能把人捏合在一起的概念来。

比如“家”,

比如“国”。

比如“天子”。

所以聪明人很轻易便能意识到,拿出一个可以说服他人,获得认同的理念,究竟能够取得多大的作用。

这是统治者面对文质彬彬,只有一张锋利口舌的学者们,也大多礼贤下士的原因。

这也是诸夏之所以成为诸夏,天子之所以统治天下的原因。

要不然,

皇帝为什么要给钱给爵位,维护好“孔门”的招牌呢?

但燕国却是不同。

因此,

燕国上下,便在这样的“不安”摧动下,发生了不少奇怪的情况。

心中不服、受了压迫、或者单纯就是想润的百姓,会想办法跨过长城,跑到中央之国,感受天子的温暖;

在国中位高权重,享受著荣华富贵的肉食者,也会想办法送儿女,或者自己跨过长城,跑到中央之国,感受天子的温暖。

究其原因,

无非是天子能给他们一个正经的名分,不至於在燕国当个拧巴。

再者,

既然是社会公器,

那损坏了,也跟自己没有关係嘛!

那些虚的都不好,只有手里有的,才最真实!

“……我真害怕自己在死之前,见到汉朝的军队也跨过长城,將燕国覆灭啊!”

而他心中更害怕的,

则是当那一幕发生时,国中无有抵抗之人,就连权贵都摆出一副“簞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姿態。

说到这里,对自己出生之国感到莫名恐惧,故而自我放逐到大山对面的医者抬起袖子,默默的哭泣起来。

何博安慰他,“没事的,你可以快点死。”

对方被何博安慰到,顿时流不出眼泪了。

他沉默了一阵,隨后又开口说道:

“我没用,既不愿接受现实,又无力改变现实,便只能將自己流放到这荒野之地,孤独终老。”

何博想起他刚刚那被牧民围绕的样子,“这可不像孤独的模样。”

“而且我来的路上,听说本部的大人在与人交谈,打算把自己丧夫的妹妹介绍给你。”

“嘿,那可是个生过孩子的壮妇!”

在荒凉的草原上,

物资很少,人也很少。

是以为了繁衍,很多时候不能像中原的君子那样讲究礼法,把人当做人看,只会想办法“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典型的例子,便是包括匈奴人在內的草原诸多部族,存在著“父死继其妻”的制度——

除了生自己和自己生的之外,都不允许守寡单身,必须拉出去跟人匹配。

至於那些年老到失去丈夫又失去孩子的老妇人?

草原上这样的人物,还是很少的。

总的来说,生过孩子,年龄又適宜的妇女,在草原上是极受欢迎的。

本部大人愿意把自己那个才三十来岁,死了两任丈夫,生了三个健壮孩子的妹妹嫁给面前的医者,可不是一般的仗义。

当然了,

引进汉人先进血统,改良自家落后体魄,这本就是周边蛮夷歷来的传统。

医者虽老了点,但身体还很坚挺,手上还有医马治羊的技术,部落中想要委身於他的妇女並不少。

算来算去,

头领还是赚了的。

“这个不好吧?”

被何博这一阵插科打諢,医者也无心再伤感,下意识的沿著他的话头说下去。

何博告诉他,“本部大人说会让妹子养成隔两天洗一次澡的习惯,让你能睡的安稳点。”

“这倒可以商量一下。”听到这话,医者便鬆了口。

何博哈哈大笑起来。

……

深夜,

月明星稀,

医者躺在毛毯上睡下,在梦中见到了自己一直相见,却又未曾见过的燕公孙恩。

他在梦中有些懵懂的说道,“我怎么会梦见您呢?”

孙恩便微笑回道,“念念不忘,必有迴响。”

“你既然想念我,又怎么不能梦见我呢?”

他在云雾中盘腿坐下,並拍了拍身边的地方,邀请医者也跟著坐下。

然后,

他们交谈起来。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