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63章 隱患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像当年竇宪勒石燕然那样的胜利,更是没有必要。

思来想去,皇帝还是只能徐徐图之。

“如果当年承清扫竇氏之威,对那些世家大族进行处理,也不至於有今日的烦恼。”

皇帝抬起头,发出一声嘆息。

邓绥安慰他道,“陛下当初年少,却能做到那样的事,已是超世之才,不能再苛求更多了。”

少年夺权亲政,尚有晋悼公前例可循。

少年革故鼎新,茫茫史册中又有什么例子呢?

拥有周公辅佐的成王是不能算数的!

皇帝对此仍旧没有展露笑容。

他只能祈求上天,给予自己再多些寿元。

……

“无论如何,也应该比我活得上一些吧!”

阴间,只活了三十出头的章帝也进行著类似的祈祷。

他曾多次请求阴司的鬼吏,窥探一下刘肇体內的生机,推测他的寿元。

但得到的结果不是很好。

鬼吏们都劝他做好父子团聚准备,转而为他推销起酆都或者蒿里的房產。

“阴间死鬼眾多,两都之地更是大不易居。”

“你先看好地皮,准备好宅院吧!”

既然父子如此情深,那地段好,相邻近的房子可是难找哦!

章帝气的在背后骂鬼。

“我已经与自己的父亲相聚了,实在没必要急著再与子嗣团圆!”

而且,

若早逝当真避免不了,刘肇无论如何,也得抖擞精神,留下几个健康的孩子再说啊!

他可是生了八个儿子呢!

“可堪称康健的也没几个啊!”

路过章帝的阴宅,並听到他抱怨的老医仲和周坚隨口回道。

这两个老鬼受到皇帝收集各地名医,以求生子之事的影响,对繁衍的法则生出了几分好奇,並建立起了相关课题。

如今正串联著新夏、西海等地的死鬼进行研究。

养猪圣手,可谓“太行野猪之祖”的老医仲就以自己照顾不知多少代猪崽的经验,告诉章帝,“子嗣会传承父母辈的某些特质。”

“考虑到你的子嗣多有早亡者,只怕刘肇如今的少子,还得追究到你的身上!”

周坚也以自己长久的,与人深入交流的经验说,“症状的確可以凭藉血脉进行流传。”

章帝没想到自己在家里发出抱怨,会引来两个老鬼从墙上探头。

他当即惊讶起来:

“你们这话……又是想要搅和些什么啦?”

怎么突然扯到自己身上?

骑在章帝家宅墙头上的周坚抚摸著自己的鬍鬚,没有回答对方的问题,而是先数起了章帝八个儿子的情况。

其长子刘伉早已在永元五年,刚刚帮助弟弟刘肇夺回权力后便去世了。

次子刘全在受封当年便夭折。

三子刘庆虽仍活在世上,却也缠绵病榻,形销骨瘦,一副病癆鬼的模样。

皇帝刘肇是其四子。

申贵人所生的五子刘寿、六子刘开继承了母亲的好运,至今还算康健,没有病容。

七子刘淑永元六年也早逝。

八子刘万岁永元五年去世。

“你儿子一个接一个的下来,你真的一点也没有注意到问题吗?”

老医仲等著周坚数完,昂著脑袋对章帝发出叫唤。

“你的种子当真不如何啊!”

章帝当即气红了脸,学著始皇帝的样子,抄来一根木棍,把这两个登徒老鬼从墙上捅了下去,並宣称要去阴司告他们污衊自己清白。

章德竇太后听说了这件事,赶紧对著章帝落井下石起来。

她与自己的闺蜜们说,“那傢伙还以为自己多威风有劲儿呢!”

“自己也不想想,要是真厉害,我怎么一直没有孩子?又怎么跟郭举暗中串联呢?”

旁边经验丰富的赵姬当即笑了起来。

空气中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这样的快活伴隨著章帝的恼怒,传到了阳世。

当来自於漠北的冷气一路南下,以至於使得洛阳也飘落下几朵雪时,

皇帝得到了一个很好的消息:

他的某个妃嬪,终於又有了身孕。

虽然月份还很小,

但这却是说明,他的精气的確在恢復。

不管会不会像先前那样流產,

也不管生下来的是男是女,身体如何,

只要能生就是好的。

他多播一些种子出去,再如何也能长出一棵结实一点的苗吧!

他心里实在欢喜,以至於选择性遗忘了自己身体的情况。

邓绥却不像皇帝那样充满希望。

她想起此前皇嗣或流產或夭折的事,对那个还未出生的胎儿有些忧虑。

为了让那位身形有些瘦弱的妃子得到更好的安养,同时也希望通过仪式祈福,得到一个健康的皇子,

邓绥说服皇帝,將妃子送到风景优美的別宫安胎。

那里是近些年新修的宫殿,

小巧精致,

比起使用了四代皇帝,风吹雨打了几十年的洛阳皇宫住起来,还要舒服一些。

皇帝自然不会拒绝。

他转而拉著邓绥,想要与之生下一个嫡子来。

这么多年,邓绥的肚子一直没有消息,这在皇帝心中也是一件颇为遗憾的事。

毕竟他和邓绥都聪慧过人,

优中选优的结果,想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如此,

即便他和邓绥的孩子同样身体不好,会像自己这样英年早逝,

但只要亲政的时间长久,也能做到延续和推行治国的政策。

他的父亲章帝在位十三年,

他的祖父明帝在位十九年,

而他从亲政的永元四年开始算,至今也有十二年之久。

对比起以前的君主来说,称不上长久,却也算不上短暂。

不过,

这一切的前提,

都得是后继之君,能像自己那样早慧。

邓绥知道皇帝对继承人的渴求。

虽然刘祜早早进宫接受起了培养,

可身为天子,谁不想將皇位传给自己的血脉呢?

从更深的角度来说,

她与皇帝在政策上早已达成一致,

想要保障后续的推行,拥有一个结合了两人血脉的子嗣,的確更好。

於是,

邓绥也配合的服用起了调理身体的药物,想要满足皇帝的期待。

奈何皇帝再怎么抖擞精神,也不能使得奇蹟再现。

永元十七的春天到来,冬雪消融,宫中仍旧没有好消息。

皇帝也逐渐从兴奋中缓过神来,意识到自己只能耕耘到这里,便將不多的精力,转移到了太学上去。

他希望通过太学培养自己所需求的人才,然后让那些通过太学而取得官职的人,去衝击数百年察举制之下,编织而成的紧密网络。

格物之学只是“技”,並不足以让那些世家大族重视。

但大汉朝由“技”而官的人,向来不少。

即便大多地位低微,不够清高受人追捧,

可人数只要多起来,有些事情便好做许多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