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68章 开海 海贸  大明第一国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吃力不討好唄。”常茂隨口说道,“出海海贸风险多大啊,常有船只覆没。再说了,一旦开海必然倭寇滋扰。海外蛮荒,有何好处?”

“糊涂!”马寻直接骂道,“也不用你那脑子好好想想,没好处的事情有人去做?”

马寻继续问道,“蒲家以大量香料为主,尚且巨富一方。松江府的沈家號称天下第一富,这是什么原因?”

常茂和徐允恭好像反应过来了,好像是的啊,这些海商不说富可敌国,不过確实是真正的巨富。

马寻继续说道,“我再问你,唐、宋、元,每年海贸都是以数千万贯白银或铜钱入国库,这些钱是哪来的?”

常茂有些不太信了,“数千万贯?舅舅,您是在说笑呢?”

“南宋时期,泉州市舶司就能年入百万贯。”马寻笑著解释,“你可知道宋朝时,铜钱不可出海?”

徐允恭和常茂都摇头,马寻开口说道,“那时东瀛、高句丽等地都以宋钱为货幣,南洋诸国也是如此。宋朝钱荒,是因为铜钱好多都流出去了。”

常茂不理解了,“那,那不是咱们的钱出去了,这亏了本啊!”

徐允恭都听不下去了,帮著解释,“这不是亏本,是咱们的钱太厉害了,咱们又缺铜,只是外头的人都用我们的钱罢了。”

常茂抓著头还是难以理解,“这怎么就是好事了?咱们的钱给他们用了,他们又不是咱们的子民!

马寻看著常茂和徐允恭,语重心长的说道,“你俩呢,以后遇著了大事不要擅作主张,得去问你们姐姐。尤其是你常茂,想不明白的事情就进宫去问。”

舅舅是嫌我们笨?

不过常茂也是欠打,小声嘀咕,“您那么聪明,大事不还都是皇后殿下定夺。”

马寻装没听见,继续说道,“铜钱一度是流出去了,但是別忘了还有金银流入,还有大量的香料进来。这些东西,就不是值钱的了?”

这一下常茂和徐允恭都愣住了,铜钱確实值钱,但是显然比不上金银。

而香料在如今这个年代更是硬通货,没有一定的条件还真用不起。

马寻隨即认真问道,“那你们再说说,海外还是莽荒一片?这些金银、香料,到底是从何处而来?”

在这两个小子还在思索的时候,马寻继续说道,“咱们运出去的货物,一向都是丝绸、茶叶、瓷器,这三样东西出去能卖不少钱,也不涉及咱们民生,明白吗?”

徐允恭好像明白了一些,“咱们这些东西是好,只是不是普通人用的东西。”

简单的来说这就是“奢侈品”,不需要费大量的粮食。

甚至就算是丝绸这些东西,也是有些身份的人在用,而不是说什么普通的麻布、布等等普通百姓在用。

常茂忽然又觉得不对劲了,“舅舅,陛下是严令禁止茶叶和铁器出境的!”

常茂说的也没错,朱元璋確实严厉禁止茶叶和铁器出境,尤其是向草原方向的流入。

这条政策本来是一直延续的,所以草原的一些部族总是南下,想要以此达成互市的条件。

原因就非常简单,因为他们没能力造出可靠的铁器。这不只是兵器的问题了,这也包括生活的问题。

只是歷史上也有不少达官显贵或者商人集团集体走私,对草原上的,或者辽东的女真,一个个的都走私。

“这就是我要说的,有些事情朝廷能做,不能让商贾来。”马寻严厉起来,“商人逐利,有些营生他们可以做,但是有些事情必须朝廷掌控!”

徐允恭忽然说道,“那真要是朝廷做了,必然有人说与民夺利。”

马寻笑说道,“与民夺利?朝廷收来赋税,不是给官员发俸禄,不是用来发军?

朝廷兴修水利等,百姓不受利?与民夺利,到时候我看谁敢在我面前提!”

常茂就忍不住在笑,与民夺利这个观点对一些人可能確实是比较有效果,但是眼前这一位绝对不算。

关於“民”这个概念,马寻没少和一些文官乃至大儒对喷。

那些人普遍认为的民,其实是士大夫、地主阶级。

不过也只敢私下里这么认为,心里这么想,绝对不敢当著马寻的面说出来。

马寻就继续说道,“看看歷朝的海贸都能赚大钱,商贾能不心动吗?一个蒲家掌著泉州市舶司就能富甲一方,这还得了!”

徐允恭就纳闷了,“按理来说,宋朝的市舶司也是三年换任,蒲家人居然一直占著。

元朝倒也罢了,本就是包税。”

马寻欣慰啊,徐允恭这小子不愧是能够在李景隆於白沟河之战中惨败损失十数万后,

还能率军殿后、全军而还的人物。

聪明有能力,不像常茂这小子脑筋都不愿意动。

马寻继续鼓励说道,“这就是利益所驱,蒲家人亦官亦商,这才赚大钱。这样的人做生意,只会损害朝廷的好处、只会让百姓利益受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