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朱鹤在长老院內举荐段融做裁决宗正司的副司座,虽然说了什么段融擅长破案云云,但那些长老不过就隨便一听,只当是朱鹤为了跟杨思鉉爭夺权力的託词罢了。
现在看来,朱鹤当初说的,竟没有丝毫夸大。
因为这是实打实的功绩啊!
傅易和秽血教祸害了青州近两百年,一直是宗门的心头大患,但这两百年间,换了多少裁决宗正司的司座,谁人能建功呢?
当日的会议中,杨思鉉便向长老院请辞了裁决宗正司的司座之位,朱鹤代替长老院接受了他的辞呈。
朱鹤当即就在长老院內提议段融接任裁决宗正司的司座之位,宗门的诸位长老,自然都无异议。
如此不世之功,可谓风头正劲,谁又能有异议呢?
至此,朱鹤彻底完成了他接任门主以来的权力整合,以杨思鉉退位,段融接任裁决宗正司司座为標誌,这不单单是拿下了裁决宗正司那么简单。也代表著他门主的威信,彻底服膺了宗门的诸位长老。
这样一来,他以后办起事来,在长老院內想推动一些改变,阻力就会小很多。这一点,对朱鹤来说,是颇为重要的。
长老院那边散会后,杨思鉉便回到了他在铁石峰山坳里的那座竹楼里,他已经开始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此地了。
杨思鉉抚过那张颇为古朴简陋的几案,轻轻笑了一下,自道:“在这住了数十年,倒还是有些感情的。”
杨思鉉站起身来,目光扫过这间竹屋,他一向別无长物,以后不做裁决宗正司的司座,那些卷宗资料,对他而言,已然无用。
唯一想要带走的东西,便是几本古籍和笔记罢了。
杨思鉉走到了墙角的箱笼里,开始翻找他欲带走的几本书籍,就在这时,隨著竹楼台阶上咯吱咯吱的声响,一个人影站在了竹屋的门口。
杨易走了进来,看著在箱笼前翻找的杨思鉉,刚欲说话,喉头竟有些哽咽,他压了下来,才道:“叔父,我听说你在长老院里已经辞去了司座之位?”
杨思鉉將一本书册抽了出来,放在了旁边另一个箱笼的盖子上,这才扭头看向杨易,笑道:“你消息倒灵通。”
杨易看著杨思鉉的那难得的笑脸,竟是心口一疼,道:“叔父,你做司座以来,勤勤恳恳,別人不知,我最清楚了。而你大半的心力都消耗在秽血教上……”
杨思鉉忽然打断了他,道:“杨易啊,你这是在为叔父鸣不平吗?”
杨易微微一愣,道:“侄儿为叔父不值。”
杨易说著,竟落下泪来。在他看来,杨思鉉是被朱鹤和段融他们逼退位的。
杨思鉉却是哈哈一笑,道:“傻小子,怎么还哭起来了?”
杨思鉉看著杨易,眼神里难得浮现一抹慈爱之色,说道:“你娘亲死时,將你託付给我。可惜你天赋有限,练武难有进益。倒是在破案办事上有些灵光,这裁决宗正司正適合你,叔父走了,你也得在这好好干。人活一世,爬不了高山,就爬低山,不可荒废!”
杨易听了杨思鉉此话,再想起杨思鉉过往对他的种种栽培,心头更是堵得难受,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杨思鉉道:“易儿,你不必为此事縈怀。所谓无官一身轻,叔父正该好好修行呢。你且去忙你的吧。等閒了,就去看看叔父。我这一去,就还住在我们来这铁石峰前的那座山里。你可还记得那地方?”
杨易道:“还记得。”
杨思鉉道:“那你去忙吧。”
杨易道:“叔父,让易儿送送你吧。”
杨思鉉道:“別婆婆妈妈的。我听说这段时间地牢那边血污横流,案子了结了,还得处理乾净,你別在我这里耗时间了。”
杨易看出了杨思鉉眼中的坚决,便心头嘆气,道:“那易儿过两日就去山中看望叔父去。”
杨思鉉道:“你有空隨时可以来。”
杨易道:“叔父,易儿告退了。”
杨思鉉道:“去吧。”
杨易深深作揖后,便退出了竹楼。
杨思鉉拿了一个包袱,装了几本书册,便往肩头一跨,就走出了竹屋。走时,他將屋门轻掩了,踩著咯吱的竹楼阶梯,缓步而下。
杨思鉉此时的模样,倒像个赶路的老秀才。
他走远了一段,回头看向山坳里的竹楼和林子,忽然感觉微风拂过,竹叶簌簌而响,风景竟很是秀丽。
杨思鉉的目中,闪过一抹异色,他以前竟从未发现,这竹楼和竹林竟这般好看。他虽在这里住了数十年,却总是无心赏景,满心堆著的都是破案和秽血教的事,现在想来,不过是自寻烦恼罢了。
杨思鉉心中似有所悟,嘴角却浮起一抹苦笑……
段融在裁决宗正司楼阁那自己的房间里,他刚成了裁决宗正司的司座,竟就有许多管事的到吕氏宅院那边给他道贺,还送了许多礼物和名帖。
段融回去后,便著西门坎坎和沈觅芷將那些礼物和名帖一一退了回去,自己则有些鬱闷地回到了裁决宗正司的楼阁那里。
之前,他是副司座的时候,想甩手走了也就走了,现在成了司座,他总要了解一下,这裁决宗正司到底日常都办些什么事务,然后再看看怎么安排,能让他再甩手走个一年半载,也不至於生乱。
毕竟他已经准备往西域法相宗,去寻找进一步提升精神力的功法,这一走,到底要多久,他也说不准,总要將裁决宗正司这边安排好,他才能走得踏实。
段融正翻看著裁决宗正司去年全年的卷宗目录,忽然一个人缓步走了进来,在门口处跪倒道:“属下杨易拜见司座。”
段融闻言抬头道:“是杨管事啊。有何事,起来说吧。”
杨易隨即起身,从袖口里掏出一封条陈,缓步而来,將那条陈放在了段融的几案前,然后退后两步,抱拳道:“属下愚钝,自感忝居管事之职,力有不逮,特向司座请辞。请司座恩准。”
段融眉头微蹙,向那封条陈一看,只见封面上写著辞呈二字。
段融拿著那辞呈走下几案,道:“杨兄,我还叫一声杨兄。想我还在做记名弟子的时候,你我就认识了。算起来,也打交道这么多年了。我知道,你叔父退位,你心头有气,但一码归一码。我也深敬你叔父的为人,但我更知你叔父栽培你的那颗心。我驳回你的辞呈,是替你叔父驳的。”
段融说著,便將那条陈摔进了杨易怀里,然后大步而去。(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