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不兴?
陆正听得眼前老者的说法,只是淡然一笑。
“大家喜好读书学习,並不代表有修儒的天赋,此地儒道文气不昌,非是什么让人难以理解之事。”
老者闻言道:“何不建立文庙?以你的儒道天资,想要培养出来一些优异的儒家弟子並不难。”
陆正目光平静地注视老者,轻声道:“老先生似乎很执著於儒道之事?”
老者笑了笑,说道:“只是有点好奇和不解。”
在太平域,他没有在任何地区看见一座文庙,甚至不见有任何儒家圣贤受人供奉。
陆正作为建造这片太平之地的主要人,本身就是出自儒道一脉,却没做什么措施让儒道兴起,实在耐人寻味。
陆正缓缓道:“不修儒,也是可以学习儒家圣贤们的思想品质。成为了儒生,未必真是学得了圣贤道理。文庙,应该是立在人的心中,而不是拿出来供人膜拜……”
“立不立文庙,真的有那么重要吗?这里儒道文气不兴,难道就不能发展吗?”
陆正看著老者,微笑道:“在下没有去过齐国,但听闻稷下学宫乃是世间顶级的儒道学府,儒道昌盛长久不衰,那其周边的千万百姓们,一定受到了圣贤们的庇佑、儒道学子们的爱护,生活过得很好吧?”
老者眼睛眯了眯,並没有做出回答。
毕竟稷下学宫周边的百姓是受大齐官府管治,而那些平民百姓的生活自然不可能有多好。
至於圣贤们的庇护?古之圣贤们活著的时候尚且不能使天下太平长久,而如今受人供奉的那点香火念,又能做到什么程度呢?
而当下活著的圣贤学子们,到底有多少作为,一时也难以论说。
齐国百姓的生活相比较於这里,可以说是没有可比性。
陆正见老者沉默不语,转而又道:“我以前听过一番话。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老者眼神微动,轻声道:“在这里的百姓眼里,你就是他们的救世主。”
陆正微微一笑道:“我只是一个发起者,和他们一样在用双手创造一片净土。我从不觉得自己比他们优秀多少,或许我学到的本事多了一点,自然而言也该多干些事,大家都是各司其职而已。”
老者闻言道:“你倒是很谦虚。”
陆正笑了笑,说道:“我看老先生应该是深究儒学的人物。在我看来,这天底下的学说,无论儒学还是佛学什么的,诸子之道都该是利民之法,而不是某些人用来奴役他人、维护自身特权的工具,这不符合圣贤诸子的初心。老先生觉得呢?”
老者不禁点头道:“此言有理,可这天下有私心的人太多,圣贤们的学问难免会成为某些人的工具,你以为该如何呢?”
陆正不假思索道:“以仁礼道德教诲他人,同时也当树立规矩,惩治那些不听话的人,保持绝对的公平公正,以使社会稳定发展。”
老者笑呵呵道:“这就是你修法家之学的原故?”
陆正闻言表情没有一丝变化,点头道:“算是吧。”
老者眸光闪烁,幽幽道:“老夫来此地一观,可知你的行事作风深諳法家之道……”
“当年稷下学宫也出过一些先贤弃儒修法,试图改变天下局面,但他们创立的法,终究也成了某些人压榨百姓的工具,你觉得你现在的这条路真走得通?”
陆正缓缓道:“我会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弥补往圣先贤们的不足。坐而论道容易,寻找出路很难,也许要一生一世,也许要数代人的努力……不过总要去尝试一下,才对得起诸圣的教导。”
老者道:“看来你当真要走法家之路?”
陆正笑了笑,说道:“有的道路足够宽阔,已经看得明白,便没有必要去尝试对与错。”
老者沉默片刻,轻声开口道:“你若一心修儒,老夫或许能帮助你一二,至於法家之道,恐怕得你自己去探究了,我也给不了你什么建议……”
老者顿了顿,又道:“前不久有法家经典出世,引得天下皆知……如果此事与你有什么关係,往后行事且万分小心吧,这世间可没什么人乐意看到法道创立。”
和陆正谈了这么一会儿,老者也是起了爱才之心,想著劝说提醒一下。
陆正闻言道:“多谢老先生提醒。”
老者目露和善的笑意,说道:“忘了说,老夫姓顏名珏。”
陆正平静道:“稷下学宫祭酒?”
他不曾见过稷下学宫祭酒的模样,但对方的鼎鼎大名,还是有所耳闻。
顏珏笑眯著眼,“正是老夫,不过你好像一点不感到惊讶。”
顏珏发现陆正的反应很是平淡,而且不是装出来的淡然。
陆正笑了笑,说道:“陆某见过很多人,无论是凡人,还是圣人。”
別说是稷下学宫的祭酒,就是一位真圣人在陆正的面前,他都不会感到惊讶。
顏珏眼眸微动,好奇道:“哦,是哪位圣人?”
陆正不紧不慢道:“比如孟圣。”
顏珏眸子闪烁异色,语气都带上了一丝敬意,“孟圣啊……你既见过孟圣,为何还选择现在的路?”
陆正道:“正是见过了,才坚定了我的一些想法。”
顏珏皱了皱眉,一时没有理清楚思路。
陆正道:“现在的儒家,已经不是圣人们所期望的儒家了。”
顏珏闻言心中一凛,一下子不免想到了很多。
对於当下儒家的一些现状,他作为稷下学宫的祭酒,哪里会不了解呢?
陆正又道:“祭酒可知魏国有佛祖真意降世?”
顏珏还在思索之中,听得陆正此言,脸上神色又为之微变,“竟有此事?”
他前不久从齐国出发来北域,並没有经过魏国,尚没收到这样的消息。
陆正微笑道:“无遮大会,有诸佛菩萨显圣立佛门正统,诛灭了不少走上歪路的佛门高僧。观礼的数十万信眾和各地宾客亲眼所见,估计要不了多久,此事便能天下皆知。”
顏珏眼神闪过一丝愕然,哪怕作为儒家近圣的人物,听到这样的事情也难以保持冷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